茶館,古代多稱為茗鋪、茶肆、茶坊,現(xiàn)在一般稱茶館、茶室、茶樓等。一般來說,茶館向人們提供了飲茶休閑、談天論地的環(huán)境,是將茶水作為一種商品的經(jīng)營場所。 自古以來, 茶館都成為當時社會生活的縮影。三教九流匯集,市井傳聞,家事國事,八方信息匯集。蕓蕓眾生中,有一杯清茶的文人墨客,家長里短的平民百姓,坐在茶館既有美茶的享受,還能受到文化的熏陶。
就目前看來,茶館在全國發(fā)展的趨勢是非常迅猛的,早前就有科學家預測,二十一世紀將是茶飲料的世紀?,F(xiàn)代人對于生活健康與身心健康的要求越來越高,緊張工作之余,現(xiàn)代人更需求的是健康休閑的休息場所,茶館營造出來的回歸自然、健康休閑、優(yōu)雅舒適的環(huán)境,在一定程度上很好地迎合了人們的需求。從另一個方面來說,茶館不同于一般性質(zhì)的服務場所,它更多地注入了文化的內(nèi)涵,注入了健康的觀念。
現(xiàn)在的茶館為了突出文化品位,在其中加入了一個“藝”字,稱為茶藝館,更多地突出了茶的藝術美。但是,在茶藝館如雨后春筍般在大街小巷出現(xiàn)的時候,隨之而被注入的茶文化、茶館文化,卻如陽春白雪一般。為什么說是“陽春白雪”呢?
茶藝館與其他服務行業(yè)一樣,是受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商業(yè)圈的形成而影響其在哪個地段開設的,這本身并無任何可圈點的。再看茶藝館的裝修,為了能突出茶文化的高雅與悠久歷史,多采用明清建筑中古典的飛檐,庭臺院落,高檔的紅木家具與裝飾,掛的是名家字畫,擺的是奇石異寶,等等的這些,無一不體現(xiàn)出茶藝館的上流品位?!罢勑曾櫲?,往來無白丁”,似乎茶藝館成為了有錢、有閑階層的出入場所。商家們也只是將這一個被定義為“有消費能力”的階層定位為他們的主要顧客群體。我們不妨觀察一下現(xiàn)在的一些茶藝館,出入這些場所的有多少是辛苦勞作了一天的平民百姓?有多少是家長里短、蓋碗旱煙袋、嗑嘮生活的人群?又有多少是清貧的知識分子和所謂上流社會以外的其他階層?似乎茶藝館成了讓一般市民望而卻步的“高檔即等同于高消費的場所”。清高的門階,富麗的燈光,高消費的定位,傲然的氣勢,現(xiàn)在的茶藝館將一般的平民百姓拒在了門外。事實上,這些人群卻應該是最大的群體才對。無怪乎要出現(xiàn)“曲高和寡”的清靜了。
讓我們回顧一下茶館的發(fā)展史。
在茶館的萌芽期,最早的雛形不是茶館而是茶攤。據(jù)《廣陵耆老傳》中記載:“晉元帝時有老姥,每日獨提一器茗,往市鬻之,市人競買?!边@應該是“柴米油鹽醬醋茶”的極為生活化的時期了。
唐玄宗開元年間,出現(xiàn)了茶館的雛形,《封氏聞見記》卷六“飲茶”載:“……大興禪教?!栽S其飲茶。人自懷夾,到處煮飲,從此轉相仿效,遂成風俗?!嚅_店鋪,煎茶賣之。不問道俗,投錢取飲?!睆拇瞬桊^興起。那時的對象不問僧俗。
至宋代,進入了中國茶館的興盛時期。張擇端的名畫《清明上河圖》生動地描繪了當時繁盛的市井景象,其中亦有很多的茶館。根據(jù)一些資料的記載,讓人感受到當時茶肆的興盛及茶館具有的很多特殊的功能,如供人們喝茶聊天、品嘗小吃、談生意、做買賣,進行各種演藝活動、行業(yè)聚會等?!皶r出入茶館的人較唐時更為廣泛,王公貴族、文人雅士、鄉(xiāng)野村民,甚至天下至尊的皇帝也會一時興起,來光顧一下……”。真是“上至皇帝,下至鄉(xiāng)村野民”。
再看近代的茶各地茶館:
廣東的茶館比較講究實惠,在茶館的布置上不象江南文人茶那樣講究十分雅致的氛圍,但在茶點、茶食的品味和品種上卻遠非其他地區(qū)可比。各種各樣的人們在茶樓里交流著各種經(jīng)濟、商品信息。
杭州城內(nèi)大茶館多為兩樓,建筑古樸高雅,氣勢不凡。一樓為普通大眾飲茶處,陳設簡單,茶價也低廉。二樓軒敞開闊,裝璜布置考究,才是有錢人品茗之所。茶客飲茶沒有時間限制,碗中茶一少,茶房便來續(xù)水,還不時遞上熱毛巾把,服務周到。
四川城市的大街小巷有茶館,小鎮(zhèn)的場頭場尾有茶館,渡口、橋頭有茶館,大道兩旁也開設有茶館,大小不等的茶館因地制宜、因陋就簡、不拘一格。茶館多用高低不等的竹制靠背椅、圈椅、躺椅,茶桌多用四方的小木桌、茶幾及舊式八仙桌等。茶具多用三件的蓋碗茶杯,用銅茶壺沖水。座位舒適,進茶館泡一杯茶,可以坐到茶館關門。茶館里匯聚三教九流,間或穿插些小販的往來,茶館成為人們休息、娛樂、會友、傳遞信息、進行交流的場所。
這些,都為我們描繪出了一幅幅與平民大眾生息相關的茶館風情畫卷,經(jīng)濟繁榮的茶風茶意。茶,從咀嚼藥用到作為上流階層的奢侈品,到形成“客來敬茶”的中華傳統(tǒng)待客禮節(jié),到成為“柴米油鹽醬醋茶”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在與廣大人民生活結合在一起的過程中,淵源流長地發(fā)展與變化著,因此,茶文化的發(fā)展,茶館的興盛,也要與廣大人民密切聯(lián)系才可以更長遠地發(fā)展。
作為老百姓日常生活的早餐,大大小小的粉店,各式各樣的早餐形式,為什么能有如此火爆的場面?我想應該是因為那些都是與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的。茶館,無論是從發(fā)展演變的歷史來看,還是從目前的城市經(jīng)濟來看,都應該放下高高的臺階,換下那清高的容顏,容納魚水情的百姓大眾,才是其生生息息的長久。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cha/3805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福建雪芽賞析
下一篇: 武夷巖茶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