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茶具
在夏日飲用綠茶
對于那些鐵觀音
、普洱之類的茶葉,在實際的泡制過程中,最好是選用那些紫砂壺來進行泡制。不過,在實際的泡制過程中,一定要注重洗茶的工序,如若不然的話,是很難以保持茶香濃郁的情況的。對于納西喜好花茶的朋友們來說
,最好是使用那些陶瓷茶具來進行相應(yīng)的泡制工作。不過,在實際的泡制過程中,一定要好好的注意水溫的情況,如若不然的話,是很難以保持茶水的色香味的情況的。這些都是對我們的實際飲用,有著非常大的影響的飲茶知識。泡茶的方法有很多
,一般茶壺泡茶的步驟為溫具、置茶、沖泡、倒茶、奉茶、品茶這些流程來進行沖泡茶和的茶具關(guān)系非常密切,好茶必須選用好茶具
,這樣才能沖泡出郁香甘醇的茶水。茶具的品質(zhì)對茶湯和茶境將產(chǎn)生直接影響,所以我們在選擇茶具的時候一定要了解茶和茶具的特性,茶與茶具只有配置好,泡出來的茶水才有茶韻,我們才能品味更醇香的茶水,今天我就為為大家介紹茶與茶具的選配。
中國六大茶類如何沖泡
萬能泡茶公式
6大茶類這樣泡,簡單易懂
綠茶
沖泡的溫度和方法:沖泡水溫以85℃為宜,沖泡時間約2-3分鐘
沖泡比例:數(shù)值:茶葉3q+水量130ml
沖泡次數(shù):以3-4泡為宜
出湯時間:卷曲型15秒出第一泡茶湯
茶具搭配:玻璃杯
常見品種:龍井
白茶
沖泡的溫度和方法:白毫銀針
沖泡比例:數(shù)值:茶葉5g+水量150ml,目測:占器具體積3/4或1/2
沖泡次數(shù):以7-8泡為宜,三
出湯時間:新白茶10秒出第一泡茶湯,老白茶15秒出第一泡茶湯
茶具搭配:玻璃杯
常見品種:白毫銀針
紅茶
沖泡的溫度和方法:沖泡水溫以90℃為宜
沖泡比例:數(shù)值:茶葉5g+水量110ml目測:蓋滿蓋碗底部
沖泡次數(shù):以8-9泡為宜
出湯時間:10秒以內(nèi)出第一泡茶湯
。茶具搭配:陶壺
,蓋碗。常見品種:正山小種
,祁門紅茶,云南滇紅。黃茶
沖泡的溫度和方法:少量90℃的水沖泡30秒到1分鐘
,沖泡至八分滿,2-3分鐘后即可飲用,在飲用后留1/3的水量以便沖第二泡沖泡比例:數(shù)值:茶葉5q+水量120ml目測:薄薄一層蓋滿蓋碗底部
沖泡次數(shù):以5-6泡為宜,第二
出湯時間:15秒以內(nèi)出第一泡茶湯
茶具搭配:玻璃杯
常見品種:霍山黃芽
黑茶
沖泡的溫度和方法:老茶宜煮著喝
沖泡比例:數(shù)值:茶葉8g+水量120ml目測:投茶量占蓋碗體積的1/5。
沖泡次數(shù):可以10泡次
出湯時間:洗茶后第一泡20秒出湯
茶具搭配:陶壺
常見品種:普洱茶
烏龍茶
沖泡的溫度和方法:沖泡水溫一定為100℃的沸水
沖泡比例:數(shù)值:茶葉8q+水量110ml目測:顆粒狀茶葉投蓋碗體積的1/5
,條形狀投1/3。沖泡次數(shù):可泡7-8次,第四泡才會散發(fā)出真正高香
。出湯時間:非球型5秒第一泡出湯
,球型10秒出第一泡茶湯。茶具搭配:紫沙壺
,蓋碗。常見品種:鐵觀音,武夷巖茶
,鳳凰單樅。“嫩茶杯泡,老茶壺泡”
,當(dāng)所泡茶葉不具有觀賞價值時,可以選擇瓷壺或紫砂壺、蓋碗泡茶。如忽略賞茶舞步驟,所有茶都可以用壺沖泡。壺泡時應(yīng)依茶葉的類型和特點調(diào)整沖泡細節(jié)
,如綠茶應(yīng)掌握水溫,沖泡白茶應(yīng)適度延長泡茶時間,功夫茶講究淋壺和巡、點的分茶方式等,黑茶類沖泡注意水溫要高等。下面操作為壺泡熟普洱茶
。①備具:準(zhǔn)備茶壺
、茶杯、茶葉罐、茶匙、隨手泡、茶巾
1 備具
②賞茶、賞具:介紹并展示茶葉
2 賞茶
2 賞具
③溫壺:將開水沖入茶壺
,溫燙后倒去廢水。④置茶:用茶匙將茶荷中備好的茶撥入壺內(nèi)
。茶葉用量按壺大小而定,一般以每克茶沖50~60毫升水的比例置茶。
3 溫壺
,倒去溫壺的水
4 置茶
⑤潤茶:沖水入壺
,之后迅速將水倒入公道杯,再依次將公道杯內(nèi)的水注入茶杯中,最后將茶杯中的水旋轉(zhuǎn)倒入水方。如用紫砂壺沖泡,余水可澆淋茶壺用以養(yǎng)壺。
5 沖水潤茶
將潤茶的水先倒入公道杯
再倒入茶杯溫燙
之后倒掉潤茶水
⑥沖泡:將75~80℃的開水先以順時針方向旋轉(zhuǎn)高沖入壺
,待水沒過茶葉后,改為直流沖水,最后用將壺注滿,蓋好壺蓋。⑦出湯:按照各種茶需要的時間泡好茶后
,倒入茶海。將茶海中的茶湯斟人茶杯。應(yīng)采用循環(huán)傾注法,一般以茶湯入杯七成滿為標(biāo)準(zhǔn)。看茶葉情況決定要否加過濾網(wǎng)。
6 沖泡
7 出湯
7 分茶
⑧奉茶:應(yīng)用雙手捧杯奉茶,示意“請用茶”
。⑨品飲:聞香
、觀色、品飲。
8 奉茶
9 品飲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cha/4014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
、清時期官窯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