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這一古老而文明的飲料,從發(fā)現并被利用至今,已有數千年之久。在這漫長的歲月中,中華民族在茶的生產、加工、應用等方面,為全世界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如今,茶已成為世界三大非酒精飲料(茶、咖啡、可可)之一,全世界有50余個國家種植茶葉,飲茶風尚遍及全球。
在中國,茶被稱為“國飲”。人們視茶為生活的享受、健身的飲料、友誼的紐帶、文明的象征。目前,我國是茶葉種植面積最大、茶葉品種最多、茶樹資源最豐富的國家。全國茶葉年總產量達70余萬噸,其中綠茶約占54%,花茶約占20%,紅茶約占6%,烏龍茶約占10%,其他茶葉約占10%。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fā)展、科技的進步和國民收入的提高,我國茶業(yè)必將進一步發(fā)展,茶葉產品質量將不斷提高,并逐步向高檔化、優(yōu)質化方向發(fā)展;茶葉加工技術不斷進步,推動茶葉行業(yè)生產水平的不斷提高;茶飲料業(yè)快速發(fā)展,有越來越多的大型飲料集團擴大茶飲料的開發(fā)和生產;茶室、茶樓、茶坊和茶道館等逐漸向全國擴展;茶多酚、茶色素、咖啡堿等茶葉深加工制品逐漸開發(fā)并廣泛應用于化學、食品、醫(yī)藥行業(yè);茶旅游業(yè)和茶文化逐漸興起和繁榮。為此,我們有理由相信,茶在中國將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歡迎。
根據加工方法不同,茶葉可分為紅茶、綠茶、黃茶、白茶、烏龍茶和黑茶等六大基本茶類,各茶類經過進一步加工后可以制成花茶、緊壓茶、速溶茶、袋泡茶、果味茶、茶飲料等再加工茶。我國茶葉的分類見下表。
茶葉的類別繁多,各種茶葉的品質特征各不相同。消費者可以從茶葉形狀、色澤、干茶的香氣等方面來鑒別茶葉品質,有條件的還可以經過沖泡,嗅其香氣、嘗其滋味、觀其湯色及茶渣嫩度、色澤等來鑒別優(yōu)劣。
色包括外觀的色澤及湯色。新茶外觀緊結、重實、干度足,色澤新鮮,高檔綠茶一般呈嫩綠色。陳茶則松散暗軟。選購茶葉時,外觀顏色應以純而潤澤為好,雜而暗為次。茶葉的湯色以明亮清澈為優(yōu),暗而混濁為劣。
香質量好的茶葉,一般都香味純正,沁人心脾。若茶葉香味淡薄或根本無香味的,或者有異味的,則不是好茶葉。茉莉花茶是許多消費者所喜愛的,這種茶有濃郁的茉莉花清香。如無這種香氣或有其他氣味,則說明該茉莉花茶質量較差。
味是指茶水的滋味。就綠茶、紅茶來說,質量好的綠茶入口略帶苦,飲后又感鮮甜,且回味久長。若苦澀味重,鮮甜味少或無的則為次茶。工夫紅茶口感甜爽為好,平淡為次;紅碎茶滋味以入口稍苦澀,回味鮮爽、有甜味為好。
形指茶葉的外形。各種名茶都有它的獨特外形,千姿百態(tài)。不同的品種有不同的鑒別方法:有的品種要看它的茸毛多少,多者為優(yōu),少者為劣;有的品種要看它的條索松緊,緊者為好,松者為差。質量好的茶葉外形應均勻一致,所含碎末茶和雜質少。
茶葉市場上常見的欺騙消費者的行為有:
以次充好這里主要指同一種茶中以低等級茶冒充高等級茶。消費者可從茶葉的色、香、味、形上加以鑒別,一般高等級茶外形條索卷緊,色澤光潤,香氣純正,滋味醇厚;低等級茶條索較松,色澤稍枯,香氣低或稍帶異氣,滋味苦澀或淡薄。
陳茶冒充新茶一般陳茶色澤枯黃發(fā)暗,香氣低悶或有陳氣或霉氣,滋味淡薄。值得注意的是有的不法商販把上年甚至更早的陳綠茶著色后出售,消費者在市場上如看到色澤特綠但身骨輕飄的茶要加倍注意,應拿到自然光線好的地方仔細辨別,這種茶沖泡無茶香或陳霉氣重。
原產地假冒具有獨特地方特色的歷史名茶如龍井茶、蒙頂茶、武夷巖茶、洞庭碧螺春茶等已經國家質量監(jiān)督檢驗檢疫總局批準實施原產地域保護。原產地生產的茶葉一般質量較好,具有獨特的地方風味,非原產地生產的仿冒產品不具有原產地風味。消費者購買這幾類茶時可購買貼有原產地域產品標志的茶葉,或者到原產地當地質量技術監(jiān)督部門認可的專賣點購買。
以普通茶冒充名優(yōu)茶
1.扁形茶冒充龍井茶。以非龍井茶產區(qū)鮮葉或沒有用龍井茶傳統(tǒng)加工工藝制成的扁形茶冒充龍井茶,香氣、滋味沒有龍井茶特色。
2.卷曲形茶冒充洞庭碧螺春茶。現在市場上有很多卷曲形多毫的茶葉冒充洞庭碧螺春茶。洞庭碧螺春茶外形條索纖細卷曲,香氣有清鮮花果香,滋味鮮醇回甘;假冒洞庭碧螺春茶一般條索較肥壯,香氣平淡,滋味濃而略澀。
3.其他品種烏龍茶冒充鐵觀音。閩南烏龍茶品種豐富,各有特色,尤以鐵觀音香氣滋味最好,有特殊觀音韻,賣價也最高。消費者可從香氣滋味有無音韻和沖泡后的葉底辨別品種。
以夏秋茶冒充春茶(綠茶)綠茶以春茶色澤黃綠潤,香氣較高,滋味醇厚鮮爽,品質好;夏秋季加工的綠茶色澤青綠欠潤,香氣低,滋味苦澀味重,品質較差,價格低。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cha/4058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你知道什么是茶壽嗎
下一篇: 品烏龍茶有三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