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足跡遍及大江南北,對于茶亦可謂見多識廣
,唯獨對玉泉仙人掌茶如此青睞,足以證明三峽地區(qū)出產(chǎn)茶葉品質(zhì)之魅力
。
14白居易的《琴茶》
兀兀寄形群動內(nèi),陶陶任性一生間
。自拋官后春多醉, 不讀書來老更閑
。琴里知聞唯淥水,茶中故舊是蒙山。 窮通行止長相伴,誰道吾今無往還
。
,
15皎然的《訪陸處士羽》
太湖東西路,吳主古山前
。 所思不可見,歸鴻自翩翩
。 何山賞春茗,何處弄春泉。 莫是滄浪子,悠悠一釣船。
17著名詩人鄭谷游歷三峽時
,曾親自品嘗了峽茶
,并即興寫了《峽中嘗茶》一詩:“簇簇新英摘露光
,小江園里火前嘗,吳僧漫說鴉山好
,菊里休夸烏嘴香,入座半瓶輕泛綠
,開緘數(shù)片淺含黃,鹿門病客不歸去
,酒渴更知春味長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
18北宋范仲淹作《斗茶歌》描繪了茶文化在當時的盛行。
19清鄭燮的詩句:“汲來江水烹新茗;買盡青山當畫屏
。
20茶圣陸羽和他的朋友耿湋歡聚時所作的《連日多暇贈陸三山人》詩:
一生為墨客
,幾世作茶仙
。 (湋)
喜是樊闌者
,慚非負鼎賢。 (羽)
禁門聞曙漏,顧渚入晨煙
。 (湋)
拜井孤城里
,攜籠萬壑前
。 (羽)
聞喧悲異趣,語默取同年。 (湋)
歷落驚相偶
,衰贏猥見憐
。 (羽)
詩書聞講誦
,文雅樓蘭荃
。 (湋)
未敢重芳席,焉能弄綠箋。 (羽)
黑池流研水
,徑石澀苔錢。 (湋)
何事重香案
,無端狎釣船
。 (羽)
野中求逸禮
,江上訪遺編
。 (湋)
莫發(fā)搜歌意
,予心或不然
。 (羽)
21午后昏然人欲眠, (唐伯虎)
清茶一口正香甜
。 (祝枝山)
茶余或可添詩興
, (文征明)
好向君前唱一篇。 (周文賓)
22唐代的政治家
、書法家顏真卿在浙江湖州刺史任上時
,曾邀請友人月夜啜茶
,與陸士修等人即興作《五言月夜啜茶聯(lián)句》:
泛花邀坐客,代飲引清言
。 (陸士修)
醒酒宜華席
,留僧想獨園
。 (張 薦)
不須攀月桂,何假樹庭萱。 (李 崿)
御史秋風勁
,尚書北斗尊
。 (崔 萬)
流華凈肌骨
,疏淪滌心原
。 (顏真卿)
不似春醪醉
,何辭綠菽繁。 (葉 晝)
素瓷傳靜夜
,芳氣滿閑軒
。 (陸士修)
23蘇軾的茶回文詩有《記夢二首》
。詩前有短序:
十二月二十五日
,大雪始晴
,夢人以雪水烹小茶團,使美人歌以飲
。余夢中寫作回文詩
,覺而記其一句云:“亂點余花吐碧衫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币庥蔑w燕吐花事也
。乃續(xù)之為二絕句。
序中清楚地記載了一個大雪始晴后的一個夢境
。在夢中人們以潔白的雪水烹煮小團茶
,并有美麗的女子唱著動人的歌
,蘇軾沉浸在美妙的情境中細細地品茶。夢中寫下了回文詩
。夢醒之后蒙眬間只記得起其中的一句
,于是續(xù)寫了兩首絕句:
其一:
酡顏玉碗捧纖纖
,亂點余花吐碧衫
。
歌咽水云凝靜院,夢驚松雪落空巖
。
其二:
空花落盡酒傾缸
,日上山融雪漲江
。
紅培淺甌新火活
,龍團小碾斗晴窗
。
這是兩首通體回文詩。又可倒讀出下面兩首,極為別致
。
其一:
巖空落雪松驚夢
,院靜凝云水咽歌
。
衫碧吐花余點亂
,纖纖捧碗五顏鴕
。
其二:
窗晴斗碾小團龍,活火新甌淺焙紅
。
江漲雪融山上日,缸傾酒盡落花空。
24清代的黃伯權(quán)(清本著名詩人黃遵憲之侄)還創(chuàng)作過一首《茶壺回文詩》
,其詩如下:
落雪飛芳樹
,幽紅雨淡霞
。
薄月迷香霧,流風舞艷花
。
其詩又可回讀為:
花艷舞風流
,霧香迷月薄
。
霞淡雨紅幽
,樹芳飛雪落
。
25此外
,清代詩人陳瓊仙曾以秋天的景物為名創(chuàng)作27首回文詩,總標題名為《秋宵吟》,其中《秋月》一首
,算是首茶詩,它寫詩人于月下泛舟,樹木與山巒在模糊的月光下移動著
,詩人品茗彈琴
,在竹聲中詩興頗濃。詩云:
輕舟一泛晚霞殘
,潔漢銀蟾玉吐寒
。
楹倚靜蔭移沼樹
,閣涵虛白失霜巒。
清琴瀹茗和心洗
,韻竹敲詩入夢刊
。
驚鵲繞枝風葉墜,聲飄桂冷露浸浸。
其詩可回讀為:
浸浸露冷桂飄聲
,墜葉風枝繞鵲驚
。
刊夢入詩敲竹韻
,洗心和茗瀹琴清。
巒霜失白虛涵閣
,樹沼移蔭靜倚楹
。
寒吐玉蟾銀漢潔,殘霞晚泛一舟輕
。
26在回文茶詩中
,最有名的要數(shù)清代張奕光的《梅》:
香暗繞窗紗
,半簾疏影遮
。
霜枝一挺干,玉樹幾開花。
傍水籠煙薄
,隙墻穿月斜
。
芳梅喜淡雅,永日伴清茶
。
其詩倒讀為:
茶清伴日永
,雅淡喜梅芳
。
斜月穿墻隙
,薄煙籠水傍。
花開幾樹玉,干挺一枝霜
。
遮影疏簾半
,紗窗繞暗香。
由于回文詩的用韻
、形式要求苛刻
,所以歷代留傳下來的絕大多數(shù)回文茶詩詩意不夠新鮮
、完整
,有的甚至莫名其妙
,辭意混亂,成為一種無聊的文字游戲
。
[批注] 玉連環(huán)
回文詩的一種
,由八字首尾連成環(huán)形
,每四字一句,或左或右
,以任何一字為起端
,皆可成文
。
竹枝詞
竹枝詞是原唐代巴蜀一帶的民歌
,自劉禹錫仿作后
,成為文士競相習用的文學形式。
竹枝詞專以泛詠地方風土為分,其中有不少是反映茶鄉(xiāng)
、茶市、茶俗的
。如以下幾首:
27范成大的《夔州竹枝歌》:
白頭老媼簪紅花
,黑頭女娘三髻丫
。
背上兒眠上山去
,采桑已閑當采茶
。
28元人馬祖常的一首竹枝詞:
紅藍染裙似榴花,盤蔬饤饾芍藥芽
。
太官湯羊厭肥膩
,玉甌初進江南茶
。
29明 王稚登一首
,專詠西湖龍井:
山田香土赤如沙
,上種梅花下種茶
。
茶綠采芽不采葉
,梅花論子不論花
。
30清康友祥一首專詠茶器:
州西陶老制茶壚,赤日行天雨傘舒。
一至官場人送禮
,陶壚名已傳江湖
。
31清佚名作《上海洋場竹枝詞》詠高大雅致的上海麗水臺茶樓:
臺名麗水上三層
,龍井珠蘭香味騰
。
楚館秦樓環(huán)四面
,王孫不壓曲欄憑。
32清周順侗《篿川竹枝詞》描寫了當時西鄉(xiāng)茶戶的生活:
三月春風長嫩芽
,村莊少婦解當家
。
殘燈未掩黃粱熟
,枕畔呼郎起采茶。
茶鄉(xiāng)生計即山農(nóng)
,壓作方磚白紙封
。
別有紅箋書小字
,西商監(jiān)制白芙蓉。
六水三山卻少田
,生涯強半在西川
。
故人寄茶
【唐】曹鄴
劍外九華英
,緘題下玉京
。
開時微月上
,碾處亂泉聲
。
半夜招僧至
,孤吟對月烹
。
碧沉霞腳碎
,香泛乳花輕
。
六腑睡神去,數(shù)朝詩思清。
月余不敢費
,留伴肘書行。
煎茶
【唐】成彥雄
岳寺春深睡起時
,虎跑泉畔思遲遲
。
蜀茶倩個云僧碾,自拾枯松三四枝。
焙茶塢
【唐】顧況
新茶已上焙
,舊架憂生醭
。
旋旋續(xù)新煙,呼兒劈寒木。
九日與陸處士羽飲茶
【唐】皎然
九日山僧院
,東籬菊也黃。
俗人多泛酒
,誰解助茶香。
酬友人春暮寄枳花茶
【唐】李郢
昨日東風吹枳花
,酒醒春晚一甌茶
。
如云正護幽人塹
,似雪才分野老家
。
金餅拍成和雨露
,玉塵煎出照煙霞
。
相如病渴今全校
,不羨生臺白頸鴉。
與元居士青山潭飲茶
【唐】靈一
野泉煙火白云間
,坐飲香茶愛此山
。
巖下維舟不忍去
,青溪流水暮潺潺
。
從弟舍人惠茶
【唐】劉兼
曾求芳茗貢蕪詞,果沐頒沾味甚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