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濯塵根心地潤,餐中尋道壽長生。誰能識得杯中趣,壽齊南山不老松。"詩中贊美的就是滇西瀾滄江畔鳳慶縣的生日茶宴。在別的地方過生日,大多是點蠟燭,吃蛋糕,作壽辭,而在著名的"滇紅之鄉(xiāng)"鳳慶,過生日卻是煮茶飯、做茶肴、品茶飲。
生日吃茶宴形成于什么年代我們無從得知,從上了年紀的老人口中得到的點滴答案,始終無法拼湊成一個完整的故事。"茶是長命水",鳳慶人都愛這么說,茶在鳳慶人的心目中,歷來都是與長生不老藥聯(lián)系在一起的。在鳳慶縣境內(nèi)的瀾滄江兩岸高山密林,優(yōu)良的鳳慶大葉種茶遍布每一個村莊,茶是這些村莊最燦爛的風景。有一株3200年的世界茶王之母,茶樹高達10.6米,樹冠南北11.5米,東西11.3米,基圍5.84米,雖歷經(jīng)數(shù)代滄桑,依然枝繁葉茂,生機盎然。鳳慶人都知道,"千年柏木,萬年紫金杉,不如古茶一片葉!"他們摘來茶葉,要等過生日才飲用,祈盼一年四季身體少病無災,更祈盼能像3200年的古茶一樣長壽。
以前,鳳慶生日茶宴都是給年紀上了花甲的老年人過的,宴席設在堂內(nèi),室內(nèi)懸掛名人字畫,擺設上鮮花。沖茶的水要現(xiàn)燒,宴請前要生好爐子,宴請開始,邀客人上座,在客人坐席前擺好瓜子、果品。在茶碗里放入茶葉,水沸后沏茶,有專人將茶恭恭敬敬放在每位客人面前。碗中水不能沖滿,只半碗。這時主人起身敬茶,客人們便喝茶。如此三四次后再觀茶色,聞茶香,以茶會友,以茶論經(jīng),達到平心靜氣的境界。
如今,鳳慶生日茶宴已經(jīng)被賦予了更豐富的內(nèi)涵,以茶入菜成了時尚,生日全茶宴成了鳳慶老年人過生日的最高禮節(jié)。
飯叫做茶飯,顧名思義就是用茶水煮出來的飯,簡簡單單的幾個步驟,一碗碗泛著金紅的茶飯就做成了。茶飯色澤鮮艷,茶葉的清香融入米飯的香甜,不僅色、香、味俱佳,而且具有諸多保健功能。茶飯不僅色澤明亮,圓潤爽口,而且有去膩、潔口,化食和防治疾病的食療的功能。
菜叫做茶菜,生日茶宴不僅飲茶,更要吃茶。每道菜肴、點心或含茶葉、茶湯、茶粉,不見茶葉者為上,見茶葉者為下。
"童子敬壽星"是主打菜,色澤呈棗紅色,茶香濃郁、外觀豐滿,皮酥脆,肉細嫩。"富貴有余"是對壽星的祝愿。此菜鱖魚色澤紅亮,茶香味濃,肉質細嫩,入口鮮美。而紅茶做菜一般只取茶湯,適用于口味重、色澤重的菜肴,可以去腥解膩,還具有一定的養(yǎng)胃作用。"福壽雙全"是人生的美好追求,此菜佛手瓜為主料,茶香濃郁,素味爽口。而佛手瓜如兩掌合十,佛手即有"福壽"之意。當然,一桌全茶宴還有茶香牛肉、三絲茶葉羹、茶香腸、茶酥餅、茶香豆腐"八碗"組成,意喻四季平安,八方聚財。
慢飲杯中茶,細品茶菜點。以茗味之馨雅入柴米油鹽之人間煙火,雅俗共賞,也算是一種境界了。
散文 ▎人間煙火
她總是讓自己端坐在云上,俯瞰人間煙火,那份詩情和畫意,始終讓她與紅塵疏離。雖然這種疏離是要付出代價的,她亦心甘情愿。若她肯放下一些包袱,那她的生活便會輕松許多,可是,那些枷鎖一旦帶上,豈是那么容易就摘得下的?她一個人背負了這么久,讓沉重已然成為了習慣。
近日看白落梅的文字,一本接著一本,像食罌粟一般,中毒上癮。這樣多情善思、文采斐然的文字,不是一般人可以寫出。從唐詩到宋詞,從倉央嘉措到納蘭容若,從林徽因到張愛玲,從蘇曼殊到三毛,一字一句,一頁一章,凝結了多少才思和心血,收斂了多少孤獨和時光。
看這些文字,感覺自己的心一點一點隨著閱讀而蒼老,走過了很多路,看穿了很多事,然后洞悉人生。上帝從來就是公平的,富貴如納蘭容若,也有寫不盡的憂傷感懷,至情如倉央嘉措,也有唱不完的疼痛無奈。
外人看來無比幸福的人,實際上他們也有不為人知的不幸和苦楚。世人看傳奇,羨傳奇,卻不知身在傳奇中的人是怎樣一種滋味?好在白落梅用她的慧眼看穿了一切,她把歷史與傳奇解剖開來給你看,讓你看見它們的赤裸裸,看見華麗袍子下隱藏的虱子。
這段時日,我的生活平靜,宛若冰下之水,所有的熾熱和澎湃洶涌都被冰涼的溫度冷卻。每日只是閱讀和睡眠,偶爾做些瑣碎的家務:買菜、做飯、炒菜、拖地這雙執(zhí)筆的手開始學會在灶臺和水盆中飛舞,它嗅覺靈敏,白天知道尋覓柴米油鹽的味道,夜里懂得吸納書籍之香氣。
縱使如此,我依然時常會追問自己,此生來紅塵走一遭,究竟是為了什么?意義何在?如此日復一日看窗外瀲滟的時光隨陽光的黯淡而消逝,春來秋往,滄桑世事,萬物都在屬于自己的界限里安穩(wěn)的生長,人亦如此。只是,這顆心時常雀躍,不愿受束縛,想自己去尋覓一個自由廣闊的天地。
直至日漸看到生活的本質,才知自己的想法想實現(xiàn)起來并非易事。哪怕你隱匿于深山古剎,常伴青燈古佛,是否真的能心無雜念,像一朵出淤泥而不染的蓮,超脫于塵世之外?當一個人富有到捧著大把大把光陰可以任意揮霍的時候,是否會覺得以任何一種方式生存都是無味和虛空?然而當一個人貧瘠到連一粒一粒粉塵都想要珍惜時,是否會覺得世間萬物的一起一滅都是誘惑和美好?
任何人,只要嘗過了人間煙火,都不可能做到至真至純,敢說自己這一生都不為名利所擾,不為俗事所困。哪怕自己可以拋卻虛名浮利,但是再怎么樣,能逃得過一個?情?字嗎?親情友情愛情,總有一樣會將你的心束縛住,糾結一生。
無論身在何處,人都會被?情?所牽絆。它是一張絲薄的紙,被似水的年華打濕,就算拿到陽光下晾曬,也還是會有褶皺的痕跡。這是它存在的證明。
今日我牽起了他的手,不管貧窮或富貴,決定此生與他相伴到老,或攜手游人間,或平靜淡泊的棲息,擁有最平凡的幸福。既如此,我便要將一些往事和思緒暗藏。只是,因為寫作,我似乎不能擁有很深的秘密,一些隱匿的小情緒和小故事,他能通過我的文字去了解、洞悉。這就像把自己暴露于陽光之下,不隱藏,透明如水。
可是,我又不能不寫,因為它們需要一個出口,需要釋放,否則會在體內(nèi)積蓄成傷,傷筋動骨。這是自我療傷的最好方式。
就這樣,讓文字出賣自己的生活。
有個詞叫 ?情深緣淺?,如今我倒是深刻品悟到了它的意味。情至深處,愛一個人,它就是塞北飛花,江南煙雨;愛一個人,就愿意為他提壺煮茗,紅袖添香;愛一個人,漂泊的歲月亦是安穩(wěn),清苦的日子亦是甘甜;愛一個人,愛到不去問前塵來世,只珍惜今生已擁有的繾綣。可是啊,緣分原來這么有限,當一切皆成為過往時,很多感覺只能靠回憶去挽留、體味。
某人很聰明,懂得將自己最美好的一面展現(xiàn)給我。于是,在我的心中留下絕版的美麗。這種美麗因為永久的分別而日趨濃烈,銷魂蝕骨。他成功的讓自己成為了我此生牽掛的人之一。
他的笑容,陽光中帶著狡黠,像深潭一樣讓我沉下去了,也像一杯美酒,我喝下去,不愿醒來??墒俏医K究是要醒的,并且不忘卻。我知道此生我是不能忘卻的,當追憶成了生活的一部分,那日子便變得飄忽綿長,如絲線編織額上的細紋和滿頭的銀發(fā)。我從一只美麗的蝴蝶變成一只老去的秋蟬,被時光褪去了華麗的衣裳,帶著傷痕立在緣分的肩膀上,等待一場寂滅的荒涼。我用殘翅裹住心中的柔軟,隱藏靈魂中的神傷。轉身,說一句?縱使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但此情只可成追憶?,淚流滿面。
請原諒我時常的追憶,只因我不是一個無情之人。某年,我在遙遠的某地,燃燒完了我一生的激情。某人帶走了我最美好的一段年華,這段年華名叫?青春?。而另一個人,平靜的伸出手,許一句?貧富與共,歲月靜好,現(xiàn)世安穩(wěn)?。
人生有太多難圓之事,不是喝幾碗烈酒就能擺平,就像是荒原的草木,不是放一把野火就可以燒盡。其實,人生就是一部戲,那些歡鬧的喜劇,總是讓人歡喜的看過之后就又漸漸忘卻,倒是悲劇可以流傳千古,在世人心中永不謝幕。可是,真正又有幾個人會愿意把自己的一生放進一個悲劇里?我們向往永垂不朽,但肉身卻一晌貪歡,這便是人生的矛盾。
我們都是沿著生命一路拾荒的人,在充滿迷幻的塵世找尋自己需要的溫暖和風情。一路走來,是時候放下一些包袱,從云端走出,暫且在這平淡的日子里,品嘗一縷人間煙火,并努力讓自己在粗糙里活得優(yōu)雅,在喧鬧里活得清寧。
最欣賞人世間的因人民生火做飯而被燃起的煙火樣子,就暫且讓自己用美食來安撫下旅途的勞頓吧!
解析:
1、最食人間煙火色:食本是“吃、食物”的意思,但在這句中應該引申譯作欣賞、喜歡;人間煙火指我們煮飯的炊煙;煙火色就是指做飯時柴火燃起的冉冉升起的炊煙。
2、且以美食慰風塵:
且可以譯作暫且;以可以譯作用...來;美食可直接翻譯成美食;慰可以翻譯為慰藉、安撫;風塵在本句中應該翻譯成旅途中的艱辛、勞頓。
3、整個句子的表達思想:
整個句子都表達了對美食的贊美,人間之最好的不過是美食。所以無論人生旅途中有多勞累,只有可以吃到美食就會頗感滿足和欣慰,勞累感就能被一掃而光。
擴展資料
人世間唯愛和美食不能辜負,人生、煙火與美食是不可分割、相輔相成的。不管是過去,還是現(xiàn)在,不管是日常生活還是值得慶祝的節(jié)假日都免不了美食,每個人都是在吃吃喝喝中度過的。相聚在一起要吃,揮手告別也要吃。
如果我們在鍋碗瓢盆日常生活中感到疲倦了,那是因為我們的內(nèi)心缺少了平和、淡然的心境。在平凡的日子里,我們只有保持內(nèi)心的平和和從容,才能守住生活的煙火色,不被世俗渾濁的氣息所湮沒。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cha/4278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讀蔡瀾《普洱頌》
下一篇: 茶葉題材電影《龍頂》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