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沖泡的茶道步驟
市面上所賣的大眾化的茶餅,其價格多在百余元左右
,讀者可根據(jù)自己之需及經(jīng)濟(jì)實(shí)力相應(yīng)選擇
。
挑出茶餅
,接下來則是進(jìn)入“茶道”程序
,我們?nèi)粘o嫴璐蠖嗍菫榱私饪剩凡鑴t不同
,它是修身養(yǎng)性
、陶冶情操的一個過程,能提升人們的生活品位
。一道完整的
普洱茶散茶的沖泡程序
,要經(jīng)過12個步驟,從備器皿開始
,到溫茶器
、鑒茶、投茶
、沖茶等都有相應(yīng)的規(guī)范
,從靜心開始,到茶湯入口體會普洱茶的潤滑和甘厚
,與其說這是在品茶
,倒不如說這是在品味人生,從品味普洱茶的順柔和陳韻的開始
,讓人心洗盡鉛華
,在動靜間參悟人生哲理。
普洱茶道
普洱茶道共有12步驟
,從備具開始
,其間“茶道組”是必不可少的。
茶道程序 :
1
、候湯選具(備具):沖泡茶時
,茶具需備好,同時要把水燒上(以山泉水為佳)
。
2
、禮賓獻(xiàn)茶(行禮):拿起茶荷,把即將要沖泡的普洱茶
,示以賓客
。
3、溫杯熱盞(溫壺):用沸水把杯盞燙一遍
,既燙洗了杯具
,同時也使杯具有一定的溫度。
4
、三才迎圣(投茶):傳統(tǒng)文化中以茶為“圣”
,把普洱茶投入三才杯(茶杯)中
,稱其為“迎圣”。
5
、醒茶開顏(潤茶):為使普洱茶茶香更加純正
,需進(jìn)行溫茶,即將沸水把杯中的茶沖燙一遍
。
6
、精茗蘊(yùn)香(沖茶):普洱茶浸泡時間,可根據(jù)個人喜好程度來調(diào)整
,一般情況下
,每次沖泡的時間為1~3分鐘。
7
、凈湯入海(倒茶):把泡好的茶湯過濾到茶海中,
8
、分茶奉賓(分茶):把茶海中的茶湯
,分到品茗杯中,以八分滿為宜
。
9
、鑒賞真色(辨茶):示意賓客觀賞茶湯亮度及色澤(普洱茶色分為“寶石紅、瑪瑙紅
、琥珀紅”三色
,其間以“寶石紅”最為難得,為茶中極品)
。
10
、聞辨真香(聞茶):聞普洱茶特有的陳香,只有“色真
、香真
、味真”的茶,才可稱為真茶
。
11
、過喉探玄:喝下一杯茶,入口時體會普洱茶之韻味
。
12
、回味悟參(品茶):從回味中品覺普洱茶特有的神韻,以各人的悟性參悟各人的造化
。
相關(guān)鏈接:普洱茶的泡法
普洱怎么沖泡更好喝?
特級宮廷熟茶典藏普洱七子餅
普洱茶是我國的特色茶類
,口感豐富
,風(fēng)味獨(dú)特
,獲取了一大票茶友的心。愛茶的你也喜歡喝普洱茶嗎
,知道應(yīng)該怎么沖泡才合適嗎
?俗話說,人要俏靠妝扮
。泡茶也是一樣
,茶要好喝看泡法。
特級宮廷普洱熟茶典藏普洱七子餅
唐茶時期茶文化
、茶道大盛
,但說到泡茶之法,主要還是煎茶和煮茶兩種
。一直到了明朝后期
,才有了成熟的制茶工藝和泡茶茶藝,包括我們現(xiàn)在的壺泡
、工夫茶都是始于明朝
,讓喝茶更好地走進(jìn)了百姓人家,成為今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內(nèi)容
。
特級宮廷普洱熟茶典藏普洱七子餅
如何沖泡普洱茶
?以及普洱生茶與普洱熟茶泡法有何技巧與區(qū)別是眾多新茶友關(guān)心的問題。如何沖泡普洱茶是一門學(xué)問卻也是一種嘗試的藝術(shù)
,然而泡茶品茶本是一件美事
,我們又何必帶著這么多的顧慮呢?
茶餅
在嘗試如何沖泡普洱茶之前
,首先要向你說明普洱茶有生茶和熟茶之分
,兩者在口感和色香味上都有較大的區(qū)別,請根據(jù)個人的喜愛選擇
。
茶餅
如何沖泡普洱茶
?標(biāo)準(zhǔn)飲用法
1.沖泡水溫:最佳水溫應(yīng)為100度,至少應(yīng)保證95度以上
。注:煮水時不宜過渡沸騰或沸騰的次數(shù)太多
,這樣水中的氧氣過少會影響茶葉的活性。
2.置茶量:一般情況茶水比例為1:50
,或置茶量為容器容量的2/5左右
。此外,可根據(jù)泡茶的器皿和品茗人數(shù)等而定:
(1)如用蓋碗沖泡
、小蓋碗一般為3―5g/3?5人
,而若用大蓋碗沖泡則5?10g/5?8人;
(2)辨別茶是緊壓茶還是散茶:一般散茶可多投一點(diǎn)
,而緊壓茶因緊壓投茶量上可相對略少一點(diǎn)
!現(xiàn)在市場上的普洱茶一般茶餅
,茶磚等緊壓茶居多,所以在泡這類茶的時候要先用茶錐或者茶刀撬成小塊
,然后可以用紫砂罐放好備用
,也可以喝的時候在撬開。
特級宮廷普洱熟茶典藏普洱七子餅茶餅
3.浸泡時間:第一泡10秒左右
,第二泡10~20秒
,后每泡時間遞增10~15秒。此外還可考慮以下因素:
(1)視茶葉的情況而不同
,一般緊壓茶可以稍短些
,散茶可以稍長些;
(2)投茶量多可以稍短些
,投茶量少可以稍長些
;
(3)根據(jù)個人口感而定,常喝濃茶重口感的可多泡一會
;反則縮短
;
(4)根據(jù)水溫和沖泡次數(shù)而定,水溫較高
,可縮短浸泡時間,而頭幾泡一般快沖快泡
,后面則可隨著沖泡次數(shù)的增加而延長沖泡的時間
,方可泡出普洱佳味!
茶餅
如何沖泡普洱茶
?普洱茶泡茶器具選擇
1.紫砂壺(熟茶較宜):在沖泡普洱熟茶時選擇紫砂壺
,紫砂壺具有吸附性,有利于吸去熟茶在發(fā)酵過程可能產(chǎn)生的異味以及灰塵
,這樣就可以泡出湯色更為透亮
,滋味更為醇厚的茶來。另外
,沖泡熟普洱一般要求水溫較高
,應(yīng)盡可能保證每一次沖入的水都是滾沸的,而紫砂壺的氣密性較好
,這也有助于水溫的保持
,沖泡熟茶如果水溫較低泡出的茶湯喝起來就會有“水氣”感覺茶味不純,如在茶湯里摻了水
。
2.蓋碗杯(生茶較宜):生茶則選擇蓋碗較好
,沖泡生茶,出湯后不宜用蓋悶著
,如果悶著就可能悶出煙熏味
,尤其是如果碗中茶湯沒有完全倒出的
,更是容易悶出酸味。蓋碗因開口較大
,只要不蓋著蓋子
,熱力就比較容易散發(fā),就可避免悶出異味
。
小貼士:生茶對水溫的要求沒有熟茶高
,甚至有的生茶苦澀味較重,沖水時可采用吊水線的方法適當(dāng)降低溫度
,這樣可以達(dá)到降低茶湯苦澀程度的效果
。
3.土陶瓷提梁壺(實(shí)用便捷):由于普洱的沖泡適宜使用大一點(diǎn)的茶具以更好的表現(xiàn)出普洱的色、香
、味等品質(zhì)特征
。土陶瓷提梁壺一般體積較大,其特有的古典粗獷的美更符合普洱茶深厚的陳韻
,且適合多人
,朋友之間一起飲用,故土陶瓷提梁壺已經(jīng)成為一新的時尚
。
普洱茶分為生茶和熟茶兩種
。普洱生茶經(jīng)過曬青后味道收斂,通常喝散茶或緊壓撬餅而飲
;普洱熟茶經(jīng)過渥堆發(fā)酵后
,內(nèi)部物質(zhì)發(fā)生變化且容易浸出,多以緊壓茶為主
,有餅形
、沱形等。通過工藝
,我們可以簡單發(fā)現(xiàn)
,生茶泡飲時怎么樣將它的氣味和滋味釋放,熟茶則是怎么樣讓它緩慢的優(yōu)雅的浸出
。
茶餅
如何沖泡普洱茶
?普洱生茶與普洱熟茶泡法步驟:
1.選器:普洱茶沖泡宜選腹大的茶器,容量大的茶器可避免茶湯過濃(可按以上普洱茶泡茶器具選擇進(jìn)行選器)
。
2.溫壺滌具:先用滾水燙熱茶具
,主要起溫壺溫杯的作用,同時可以滌具
。
3.投茶:將普洱茶葉置入茶器中
,鋪滿杯底略高(一般熟茶應(yīng)該增加投茶量,生茶適當(dāng)減少投茶量)。
4.洗茶:沖入約茶具容量1/4的滾水
,然后快速倒去
,以此清洗茶葉中的雜質(zhì),并且喚醒茶葉(生茶1~2次
,熟茶2~3次
,熟茶最好用剛煮沸的100度的水,生茶95度以上即可)
。
5.泡茶:再次注入沸水
,靜置10~20秒(此乃第二泡),后每泡時間遞增10~15秒
。(熟茶可悶泡
,生茶不建議悶泡)
6.出湯:取出公道杯,濾網(wǎng)放到公道杯上過濾碎茶
,將茶湯倒入公道杯中
。
7.分茶:將公道杯中的茶湯分到杯中,于此眾人可品味普洱茶的醇美了
。
茶餅
泡生茶
,要讓茶隨水轉(zhuǎn)
通常容量在125-150cc,投茶8克
。水燒開后
,等壺里的沸水平息,然后采用定點(diǎn)注水
,壺嘴離蓋碗3厘米
,同時壺嘴與蓋碗內(nèi)壁成15-30度斜角,剛注水時
,水流要沖在碗底收腰處
,出水要粗要急
,當(dāng)水流沿著蓋碗旋轉(zhuǎn)時就會帶動茶葉也旋轉(zhuǎn)起來
,茶葉的香氣隨即散發(fā)出來,連坐在對面的你都會聞到普洱茶天然的花果香和茶香
。
特級宮廷普洱熟茶典藏普洱七子餅茶湯
泡熟茶
,要茶不動,水位平緩上升
定點(diǎn)注水
,壺嘴離蓋碗約4-5厘米
,與蓋碗內(nèi)壁幾成90度直角,注水時
,細(xì)水恒流
,讓水流沿著蓋碗內(nèi)壁緩緩地往下漫溢,慢慢滲透進(jìn)熟茶里面,又慢慢溢出茶面
,茶湯也隨即慢慢變得紅潤
,陳香暗生隱現(xiàn)。
特級宮廷普洱熟茶典藏普洱七子餅茶湯
這樣泡出來的生茶
,香氣明顯
,滋味豐富,變化多樣
;熟茶則香氣含藏
,口感醇厚順滑。如此
,即得普洱生茶和熟茶的好喝之法
。
生茶和熟茶的沖泡各有學(xué)問,記住了這些小技巧
,以后泡普洱才能更“夠味”
!是不是想馬上拿起普洱茶來“實(shí)驗(yàn)”泡一下呢?
特級宮廷熟茶典藏普洱七子餅茶湯
茶道知識中泡茶的步驟_泡茶的基本步驟
茶道泡茶是茶道知識中的一個重要內(nèi)容
,那么茶道知識中茶道知識中泡茶的步驟你們知道嗎
?下面我為你講解茶道知識中泡茶的步驟,讓大家對于日常的泡茶步驟有個簡單基礎(chǔ)的了解
。
茶道知識中泡茶的步驟:泡茶要素
茶葉中的化學(xué)成分是組成茶葉色
、香、味的物質(zhì)基礎(chǔ)
,其中多數(shù)能在沖泡過程中溶解于水
,從而形成了茶湯的色澤、香氣和滋味
。泡茶時
,應(yīng)根據(jù)不同茶類的特點(diǎn),調(diào)整水的溫度
,浸潤時間和茶葉的用量
,從而使茶的香味、色澤
、滋味得以充分的發(fā)揮
。綜合起來,泡好一壺茶主要有四大要素:第一是茶水比例
,第二是泡茶水溫
,第三是浸泡時間,第四是沖泡次數(shù)
。
茶道知識中泡茶的步驟一:茶水比例
1.茶的品質(zhì):
茶葉中各種物質(zhì)在沸水中浸出的快慢與茶葉的老嫩和加工 方法 有關(guān)
。氨基酸具有鮮爽的性質(zhì)
,因此茶葉中氨基酸含量多少直接影響著茶湯的鮮爽度。名優(yōu)綠茶滋味之所以鮮爽
、甘醇
,主要是因?yàn)榘被岬暮扛吆筒瓒喾拥暮康汀O牟璋被岬暮康投瓒喾拥暮扛?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所以茶味苦澀
。故?春茶鮮、夏茶苦?的 諺語
。
2.茶水比例:
茶葉用量應(yīng)根據(jù)不同的茶具
、不同的茶葉等級而有所區(qū)別,一般而言
,水多茶少
,滋味淡薄;茶多水少,茶湯苦澀不爽
。因此
,細(xì)嫩的茶葉用量要多;較粗的茶葉,用量可少些
,即所謂?細(xì)茶粗吃精茶細(xì)吃?
。
普通的紅、綠茶類(包括花茶)
,可大致掌握在1克茶沖泡50~60毫升水
。如果是200毫升的杯(壺),那么
,放上3克左右的茶
,沖水至七八成滿,就成了一杯濃淡適宜的茶湯
。若飲用云南普洱茶
,則需放茶葉5~8克。
烏龍茶因習(xí)慣濃飲
,注重品味和聞香
,故要湯少味濃,用茶量以茶葉與茶壺比例來確定
,投茶量大致是茶壺容積的1/3至1/2
。廣東潮
、汕地區(qū)
,投茶量達(dá)到茶壺容積的1/2至2/3 。
茶
、水的用量還與 飲茶 者的年齡
、性別有關(guān),大致說,中老年人比年輕人飲茶要濃
,男性比女性飲茶要濃
。如果飲茶者是老茶客或是體力勞動者,一般可以適量加大茶量;如果飲茶者是新茶客或是腦力勞動者
,可以適量少放一些茶葉
。
一般來說,茶不可泡得太濃
,因?yàn)闈獠栌袚p胃氣
,對脾胃虛寒者更甚,茶葉中含有鞣酸
,太濃太多
,可收縮消化黏膜,妨礙胃吸收
,引起便秘和牙黃
,同時,太濃的茶湯和太淡的茶湯不易體會出茶香嫩的味道
。古人謂飲茶?寧淡勿濃?是有一定道理的
。
茶道知識中泡茶的步驟二:沖泡水溫
據(jù)測定,用60℃的開水沖泡茶葉
,與等量100℃的水沖泡茶葉相比
,在時間和用茶量相同的情況下,茶湯中的茶汁浸出物含量
,前者只有后者的45%~65%
。這就是說,沖泡茶的水溫高
,茶汁就容易浸出;沖泡茶的水溫低
,茶汁浸出速度慢。?冷水泡茶慢慢濃?
,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
泡茶的茶水一般 以落開的沸水為好,這時的水溫約85℃
。滾開的沸水會破壞維生素C等成份
,而咖啡堿、茶多酚很快浸出
,使茶味會變苦澀;水溫過低則茶葉浮而不沉
,內(nèi)含的有效成分浸泡不出來,茶湯滋味寡淡
,不香
、不醇
、淡而無味。
泡茶水溫的高低
,還與茶的老嫩
、松緊、大小有關(guān)
。大致說來
,茶葉原料粗老、緊實(shí)
、整葉的
,要比茶葉原料細(xì)嫩、松散
、碎葉的
,茶汁浸出要慢得多,所以
,沖泡水溫要高
。水溫的高低,還與沖泡的品種花色有關(guān)
。
具體說來
,高級細(xì)嫩名茶,特別是高檔的名綠茶
,開香時水溫為95℃
,沖泡時水溫為80℃~85℃。只有這樣泡出來的茶湯色清澈不渾
,香氣純正而不鈍
,滋味鮮爽而不熟,葉底明亮而不暗
,使人飲之可口
,視之動情。如果水溫過高
,湯色就會變黃;茶芽因?泡熟?而不能直立
,失去欣賞性;維生素遭到大量破壞,降低營養(yǎng)價值;咖啡堿
、茶多酚很快浸出
,又使茶湯產(chǎn)生苦澀味,這就是茶人常說的把茶?燙熟?了
。反之
,如果水溫過低,則滲透性較低
,往往使茶葉浮在表面
,茶中的有效成分難以學(xué)浸出,結(jié)果
,茶味淡薄
,同樣會降低飲茶的功效。大宗紅
、綠茶和花茶
,由于茶葉原料老嫩適中,故可用90℃左右的開水沖泡
。
沖泡烏龍茶
、普洱茶和沱茶等特種茶,由于原料并不細(xì)嫩
,加之用茶量較大
,所以,須用剛沸騰的100℃開水沖泡
。特別是烏龍茶為了保持和提高水溫
,要在沖泡前用滾開水燙熱茶具;沖泡后用滾開水淋壺加溫,目的是增加溫度
,使茶香充分發(fā)揮出來
。
至于邊疆兄弟民族喝的緊壓茶,要先將茶搗碎成小塊
,再放入壺或鍋內(nèi)煎煮后
,才供人們飲用。
判斷水的溫度可先用溫度計和計時器不測量
,等掌握之后就可憑 經(jīng)驗(yàn) 來斷定了
。當(dāng)然所有的泡茶用水都得煮開,以自然降溫的方式來達(dá)到控溫的效果
。
茶道知識中泡茶的步驟三:沖泡時間
茶葉沖泡時間差異很大
,與茶葉種類、泡茶水溫
、用茶數(shù)量和飲茶習(xí)慣等都有關(guān)
。
如用茶杯泡飲普通紅、綠茶
,每杯放干茶3克左右
,用沸水約150~200毫升,沖泡時宜加杯蓋
,避免茶香散失
,時間以3~5分鐘為宜。時間太短
,茶湯色淺淡;茶泡久了
,增加茶湯澀味
,香味還易喪失。不過
,新采制的綠茶可沖水不加杯蓋
,這樣湯色更艷。另用茶量多的
,沖泡時間宜短
,反之則宜長。質(zhì)量好的茶
,沖泡時間宜短
,反之宜長些。
茶的滋味是隨著時間延長而逐漸增濃的
。據(jù)測定
,用沸水泡茶,首先浸提出來的是咖啡堿
、維生素
、氨基酸等,大約到3分鐘時
,含量較高
。這時飲起來,茶湯有鮮爽醇和之感
,但缺少飲茶者需要的刺激味
。以后,隨著時間的延續(xù)
,茶多酚浸出物含量逐漸增加
。因此,為了獲取一杯鮮爽甘醇的茶湯
,對大宗紅
、綠茶而言,頭泡茶以沖泡后3分鐘左右飲用為好
,若想再飲
,到杯中剩有三分之一茶湯時,再續(xù)開水
,以此類推
。
對于注重香氣的烏龍茶、花茶
,泡茶時
,為了不使茶香散失,不但需要加蓋,而且沖泡時間不宜長
,通常2~3分鐘即可
。由于泡烏龍茶時用茶量較大,因此
,第一泡1分鐘就可將茶湯傾入杯中
,自第二泡開始,每次應(yīng)比前一泡增加15秒左右
,這樣要使茶湯濃度不致相差太大
。
白茶沖泡時
,要求沸水的溫度在70℃左右
,一般在4~5分鐘后,浮在水面的茶葉才開始徐徐下沉
,這時
,品茶者應(yīng)以欣賞為主,觀茶形
,察沉浮
,從不同的茶姿、顏色中使自己的身心得到愉悅
,一般到10分鐘
,方可品飲茶湯。否則
,不但失去了品茶藝術(shù)的享受
,而且飲起來淡而無味,這是因?yàn)榘撞杓庸の唇?jīng)揉捻
,細(xì)胞未曾破碎
,所以茶汁很難浸出,以至浸泡時間須相對延長
,同時只能重泡一次
。
另外,沖泡時間還與茶葉老嫩和茶的形態(tài)有關(guān)
。一般說來
,凡原料較細(xì)嫩,茶葉松散的
,沖泡時間可相對縮短;相反
,原料較粗老,茶葉緊實(shí)的
,沖泡時間可相對延長
。總之
,沖泡時間的長短
,最終還是以適合飲茶者的口味來確定為好
。
茶道知識中泡茶的步驟點(diǎn)四:沖泡次數(shù)
據(jù)測定,茶葉中各種有效成分的浸出率是不一樣的
,最容易浸出的是氨基酸和維生素C;其次是咖啡堿
、茶多酚、可溶性糖等
。一般茶沖泡第一次時
,茶中的可溶性物質(zhì)能浸出50~55%;沖泡第二次時,能浸出30% 左右;沖泡第三次時
,能浸出約10%;沖泡第四次時
,只能浸出2~3%,幾乎是白開水了
。所以
,通常以沖泡三次為宜。
如飲用顆粒細(xì)小
、揉捻充分的紅碎茶和綠碎茶
,由于這類茶的內(nèi)含成分很容易被沸水浸出,一般都是沖泡一次就將茶渣濾去
,不再重泡
。速溶茶,也是采用一次沖泡法
,工夫紅茶則可沖泡2~3次
。而條形綠茶如眉茶、花茶通常只能沖泡2~3次
。白茶和黃茶
,一般也只能沖泡1次,最多2次
。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cha/4300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shí)真實(shí)出處
,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
,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
,我們會立即處理
,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