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茶史第一人陸羽,字鴻漸,昵稱“漸兒”,當時人們把他煮的茶喚作“漸兒茶”。
他的身世凄苦。他是個西湖棄兒,被竟陵龍蓋寺住持智積禪師拾得收養(yǎng)。其貌不揚,還有些口吃,長大后不愿削發(fā)為僧,逃到戲班子當了優(yōu)伶……后來他采茶覓泉,頌經(jīng)吟詩,每每至日暮,才號泣而歸。唐代宗曾封他太子文學,他沒有接受,留在了民間,留在了他宿命的歷史位置上。
相傳,智積禪師是位嗜茶的和尚,而且非陸羽煮的茶不飲。后來陸羽云游他鄉(xiāng),智積就此停止飲茶。后來皇上(代宗)召智積進宮,每天命宮中煮茶名手奉上名茶,一再勸智積品飲,希望得到他的贊美,但智積總是嘗上一口,便默默放下了。代宗不服,密召陸羽進宮,由他烹茶,再端給智積,智積照例喝了一口,立即驚訝地說:“漸兒何時歸來?”代宗驚問何出此言,智積笑道:“方才飲的是漸兒茶。”代宗至此才心服口服,讓陸羽出來見過師傅。
宋代王讜《唐語體》和《新唐書·列傳》的《陸羽傳》:記載御史大夫李季卿把他召來,然后只因他衣著寒素,又沒有諂媚討好地玩炫目的茶藝花招,就看不起他,先是不行禮,后來又叫人用三十文打發(fā)他走了。區(qū)區(qū)三十文,簡直是打發(fā)叫花子,這樣的輕蔑無禮,使倔強清高的陸羽感到無比屈辱和憤怒,以至于寫下了《毀茶論》來發(fā)泄心中的憤慨?!恫杞?jīng)》的作者寫《毀茶論》,誰能想象他的尊嚴受到怎樣的傷害?
回頭再看那個漸兒茶的故事。多么溫暖,多么感人。原來最讓人感觸的,不是陸羽的神乎其技,也不是和尚的精于品茶,是哪位和尚更不重要,這個故事說的是:知音難覓。
世有千里馬,而伯樂不常有;世有漸兒茶,而禪師在何處?那樣的相知相重,那樣的知遇之恩,是多么的難得!都說漸兒茶好,可是好到什么地步?對真正的知音來說,是好到不可代替,好到不能容忍退而求其次。旁人也說漸兒茶好,皇帝也知道陸羽手段高,但是皇帝不相信,那種好是獨一無二的,他更不相信,精誠所至,茶能通神,有人能通過一口茶就辨認出陸羽和其他高手的區(qū)別。
我愿意相信這個故事是真的,因為孤苦的陸羽需要這種靈魂的溫暖,我們也需要。我還愿意想象,當皇帝叫人送上那盞茶的時候,陸羽——一路上備受辛苦、冷遇的陸羽,就站在側(cè)旁的帷幕之后,他懷著堅定的信念,又難免些微的擔心,側(cè)耳傾聽,他的耳朵甚至沒有放過茶具接觸的輕微的脆響,以及啜茶的聲音,皇帝和他都知道,他,只有一口茶的機會。然而,智積沒有讓他久等,他驚喜而清晰地說:“漸兒什么時候回來的?”一口茶,他就認出了陸羽,斬釘截鐵,不作他想。陸羽走出遮身的帷幕,對著師傅拜了下去,他的身子伏得那樣深,因為他要掩飾自己的熱淚。
皇上的賞識與靈魂無關,榮華富貴與內(nèi)心無關,只是人生在世,如果沒有這樣的知音該是多么寂寞,多么荒涼。千古之后,懷才不遇的人,如果看到這一幕,是否要替陸羽流下忍住了的眼淚?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cha/4395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陸納杖侄是怎么來的
下一篇: 分段修剪幼齡茶樹的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