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嗜茶,殆與酒同;以為飲料,幾遍世界。原因茶含單寧酸,具激刺性。能令人啟迪思慮,更有文人高士,借為風雅逸致,凡在應酬交際,一經(jīng)見面,即行獻茶。
在商業(yè)方面,亦賴茶為重 要之輸出品。供之事實,茶與人類生活,非但占重要性、以為飲料,已屬特別。
惟潮人,獨擅烹制,用茶良而,爭奢奪豪,釀成“工夫茶”三字。
馳騁于域中,尤為特別中之特別。良辰清夜, 危坐湛思,不無念及此杯中物,實具有特別之素質與氣味在。
工夫茶之特別處,不在于茶之本質,而在于其具器皿之配備精良,以及閑情逸致之烹制。
潮地鄰熱帶,氣候常溫,長年需飲,以備蒸發(fā)。往昔民安物泰,土地肥美,世家巨族,野老詩人,好耽安逸,群以飲茶相夸 尚,變本加厲,對于“茶質”、“水”、“火”、“用具”、“烹法”,著著研求,用以陶情悅性,消遣歲月。
繼則不惜重資,購買杯碟。已含玩弄骨董性質;所以“工夫茶”之馳譽域中,其原因其多也。
錢塘陳坤子厚,詠工夫茶詩云:“何人曾識趙州來,品到《茶經(jīng)》有別裁,不詠盧仝詩七碗,金莖邑露祗聞杯”。
工夫茶之構造條件朗列如下:
茶之本質
中國產(chǎn)茶名區(qū),有祁門、六安。寧州、雙井、弋 陽、龍井、太湖、武夷、安溪,以及潮州之風凰山、待詔山等。而茶之制法,則有紅茶、磚茶、綠茶、焙茶、青茶等。
茶之品種,則有碧螺春、白毛猴、鐵觀音、蓮子心、老鳥咀、奇種、烏龍、龍 井等。潮人所嗜,在產(chǎn)區(qū)則為武夷、安溪,在制法則為綠茶、焙 茶,在品種則為奇種、鐵觀音。
取水 評泉品水,陸羽早著于先;潮人取水,已有所本。今之《茶經(jīng)》:“山水為上,江水為中,井水其下?!庇衷疲弧吧巾斎p清,山下泉重濁,石中泉清甘,沙中泉清冽,土中泉渾厚;流動者良,負陰者勝、山削泉寡,山秀泉神,其水無味?!?p> 甚且有天泉、天水、秋雨、梅雨、雪水、敲冰之別。潮人嗜飲之家,得品泉之神髓,每有不憚數(shù)十里,諸某山某坑取水,不避勞云。
活火
煮茶要件,水當先求,人亦不后。蘇東坡詩云:“活水仍須活火烹”、活火者,謂炭之有焰也。潮人煮茶,多用絞只炭 以其堅硬之木,入窯窒燒.木脂燃盡,煙嗅無存,敲之有聲,碎之瑩黑,以之熟茶,斯為上乘。
更有用橄欖核炭者。以烏欖剝?nèi)馊ト手?,入窯窒燒,逐盡煙氣,儼若煤屑.以之燒茶,焰活火勻,更為特別。他著松炭、雜炭、柴含煤等,不足以入工夫茶 之爐矣。
茶具 《云溪友談》云:“陸羽所造條器,凡二十四事”。茶具講究,自古已然。然此祗系個人行為。高人逸士,每據(jù)為詩料,難言普遍。潮人所用茶具,大體相同。不過以家資有無,精粗有別而已。
烹法
茶質、水、人、茶具,既—一講求,茍烹制拙劣,亦何能語以“工夫”之道。是以工夫茶之收功,全在烹法。所以世 胄之家,高雅之士,偶一烹茶應客,不論洗滌之微,納灑之細,全由主人親自主持,未敢輕易假人。一易生手,動見僨事。
【功夫茶介紹】所謂功夫茶,并非一種茶葉或茶類的名字。而是一種泡茶的技法。之所以叫功夫茶,是因為這種泡茶的方式極為講究。操作起來需要一定的功夫,此功夫,乃為沏泡的學問,品飲的功夫。功夫茶起源于宋代,在廣東的潮州府(今潮汕地區(qū))及福建的漳州、泉州一帶最為盛行,乃唐、宋以來品茶藝術的承襲和深入發(fā)展。蘇轍有詩曰:“閩中茶品天下高,傾身事茶不知勞。”品功夫茶是潮汕地區(qū)很出名的風俗之一,在潮汕本地,家家戶戶都有功夫茶具,每天必定要喝上幾輪。即使僑居外地或移民海外的潮汕人,也仍然保持著品功夫茶這個風俗??梢哉f,有潮汕人的地方,便有功夫茶的影子。 功夫茶以濃度高著稱,初喝似嫌其苦,習慣后則嫌其他茶不夠滋味了。功夫茶采用的是烏龍茶葉,如鐵觀音、水仙和鳳凰茶。烏龍茶介乎紅、綠茶之間,為半發(fā)酵茶,只有這類茶才能沖出功夫茶所要求的色香味。鳳凰茶產(chǎn)自潮州鳳凰山區(qū),茶湯色澤微褐,茶葉條索緊、葉質厚實,很耐沖泡,一般可沖20次左右。鳳凰單叢茶最有名,具桂花、茉莉、蜂蜜的風味,曾在福州舉行的全國名茶評選會上榮獲桂冠。功夫茶的茶具,包括爐子,是紅泯小炭爐,一般高一尺二寸,茶鍋為細白泥所制,鍋爐高二寸,底有碗口般大,單把長近三寸,沖罐如紅柿般大,乃潮州泥制陶壺,茶杯小如核桃,乃瓷制品,其壁極薄。【功夫茶茶藝】標準的功夫茶藝,有后火,蝦須水(剛開未開之水),捅茶,裝茶,燙杯,熱罐(壺),高沖,低斟,蓋沫(以壺蓋將浮在上面的泡沫抹去),淋頂十法。 潮汕功夫茶一般主客四人,主人親自操作。首先點火煮水,并將茶葉放入沖罐中,多少以占其容積之七分為宜。待水開即沖入沖罐中之后蓋沫。第一沖杯,以初沏之茶澆沖杯子,目的在于造成茶的精神,氣韻徹里徹外的氣氛。洗過茶后,再沖入蝦須水,此時,茶葉已經(jīng)泡開,性味俱發(fā),可以斟茶了。斟茶時,四個茶杯并圍一起,以沖罐巡回穿梭于四杯之間,直至每杯均達七分滿。此時罐中之茶水亦應合好斟完,剩下之余津還需一點一抬頭地依次點入四杯之中。潮汕人稱此過程為“關公巡城”和“韓信點兵”。四個杯中茶的量,色須均勻相同,方為上等功夫。最后,主人將斟畢的茶,雙手依長幼次策奉于客前,先敬首席,然后左右佳賓,自己最末。
工夫茶是潮汕一帶品茶的一種風尚,以其獨特、精細而聞名。所謂工夫茶,是指泡茶的方式極為講究,操作起來需要一定的功夫,而且操作時必須很“工夫”工夫茶的基本特征,可用一句話加以概括:用小壺、小杯沖沏烏龍茶。茶壺茶杯小不但可以使茶香不渙散,而且也是因為喝工夫茶往往不是為了解渴而是為了消遣、享受和作為迎賓敬客的重要手段。這一點外地人不知道往往很難理解,總怪異喝水干嘛不用大一點的杯子。
【工夫茶的起源】:
據(jù)考證,工夫茶起源于宋代的茶俗,由于士人品茶講究理趣,追求品飲過程中的精神、文化享受,茶具因此而日趨小巧精致。
【工夫茶沖泡的考究】:
工夫茶在全國可謂最精致、最考究、最著名的茶道,是茶文化的高峰。
工夫茶很講究選茶、用水、茶具、沖法和品味。茶葉要形、味、色俱佳;烹茶用水要求潔凈、甘醇,以山泉為上,江水為中,井水為下;盛茶器皿以江蘇宜興的朱砂泥制品為佳;瓷杯要選用細白透亮的精美小杯;泡茶講究“高沖低灑、刮沫淋蓋、關公巡城、韓信點兵”的手藝;品茶講究色、香、味外,還講究“喉底韻味”。
而飲茶程式、禮儀更是繁復。比如茶沖出來后,一般是沖茶者自己不先喝,請客人或在座的其他人喝,且一般是順手勢先拿旁邊的一盅,最后的人才拿中間一盅,還有如果喝茶的過程,來了尊貴的客人,就得撤換茶葉重新沖茶。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cha/4539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誰站在頂峰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