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紅茶的世界里
,如果把正山小種比作風情萬種的歌女,把祁門紅茶比作高貴典雅的貴婦,那么,蘇紅工夫便是一位走出深閨的蘇南女子,溫文爾雅,淡淡的溫柔讓人回味無窮。這位蘇南女子的家在江蘇的宜興
,唐代陸羽《茶經(jīng)》記載江蘇茶葉產(chǎn)區(qū)甚詳,其中所指的常州,即是當今江蘇茶葉產(chǎn)區(qū)的宜興,古代宜興稱之為“陽羨”。陸羽第一個推薦給唐朝宮殿作為貢茶的就是“陽羨茶”,專供給封建王朝享用的一種茶葉,分為紅茶和綠茶。唐代著名詩人杜牧詩中有云:“山實東南秀
,茶稱瑞草魁”。詩中所指的“山”,就是現(xiàn)在宜興川埠鄉(xiāng)紅衛(wèi)村的唐貢下村。但說起宜興
,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都是如雷貫耳的紫砂壺但是,是金子總會發(fā)光的
;是好茶總會飄香的。民國時期,蘇紅工夫獲得巴拿馬金牌茶,成為其史上又一閃亮之筆。這段歷史時期,是蘇紅工夫從宮廷走向民間的歷史。有史載
,“陽羨貢茶”是江蘇商品茶之始,公元二世紀,江蘇茶葉已從貢茶進入到社會流通。晉朝,江南一帶有“做客競下飲”,敬茶已經(jīng)成為待客禮儀。到了明代宜興茶葉的年銷量已達414噸蘇紅的色澤是淡淡的,但很漂亮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cha/4594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
上一篇:
山東省茶協(xié)主席王裕晏視察海
下一篇:
夏侯愷與茶的傳聞:死了都要喝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