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來佳茗似佳人”,這句話實(shí)在嫵媚,非深諳茶中三昧者不能道出。于古代詩詞名家中挑挑撿撿的猜,也只可出自蘇東坡之手。蘇東坡曾專門作過一首詠茶詞《水調(diào)歌頭》,顯然比之大為遜色,其中最好一句“兩腋清風(fēng)起,我欲上蓬萊”,在我看來,不痛不癢,有強(qiáng)自為歡的感覺。他自己可能感覺挺好,又在《行香子》里意思重復(fù)“覺涼生、兩腋清風(fēng)”。我便生疑:蘇氏可能只想著兩腋清風(fēng)去做神仙,譬如他把酒問青天時,也是欲乘風(fēng)歸去。
詩詞家好夸張,早已司空見慣。唐代盧仝之茶詩,有過之而無不及。他說“一碗喉吻潤,二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四碗發(fā)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說得真好。他又說“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xí)習(xí)清風(fēng)生。蓬萊山在何處?玉川子乘此欲歸去?!憋@然醉得一塌胡涂,落入蘇氏作派。盧仝早于蘇東坡,“盧仝茶詩唱千年”。蘇氏“兩腋清風(fēng)起,我欲上蓬萊”之句,疑是襲自于此。我覺古代詩詞家寫茶,于此窺一斑見全豹,明明說的茶,到后面往往成了酒力。古人吟詩作賦,大多于歡宴送別之時,一般地以酒為佐,我估計他們都喝醉了,醉眼挑燈看酒,卻當(dāng)作茶來吟,醒來不好說破。所以,后人讀著讀著,冷不丁地就聞到酒氣了。
自然也有例外。鄭板橋之《滿庭芳》就作得一點(diǎn)酒氣也沒有,中有“寒窗里,烹茶為雪,一碗讀書燈?!闭媸墙^妙的佳句。我對“一碗讀書燈”愛不釋手,此句可出“從來佳茗似佳人”之右,其境界極為清悠淡遠(yuǎn)。但我于其“烹茶為雪”大是疑惑,茶神陸羽之《茶經(jīng)》有曰:“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這雪水卻是不在列舉之中,猜來是次下之品。可清朝人大是歡喜,除鄭板橋外,曹雪芹算一個?!都t樓夢》三十二回,賈寶玉作《冬夜即景》,有“卻喜侍兒知試茗,掃將新雪及時烹。”,說的是新鮮的雪好煮茶。又,妙玉將貯藏多年的雪水煮茶,待客于黛玉、寶釵、寶玉三人,據(jù)說乃五年前取自梅花之上,著實(shí)費(fèi)心。寶玉飲罷,頓覺清涼無比。說的是舊雪好煮茶。說來說去,無非在說雪水宜煮茶而已,我等南方人沒這福氣,不敢妄說。但歐陽修的《大明水記》有說,雪水大抵排在第二十種,可見是次之又次。話又說回來,宋時的天空,清時的雪,時過境遷,自然有別。況且“蘿卜青菜,各有所愛”,北京人喝大碗茶,廣東、閩南人喝工夫茶,牛飲抑或品茗,能喝出一種好心情來,就算是茶中人物了。
本省仙游人蔡襄有著《茶錄》,這部著作我沒有見及。仙游鄰近安溪,猜來言及烏龍茶篇幅較多。閩東這一帶出產(chǎn)綠茶,以茉莉花茶著名。但近些年,嗜好鐵觀音的人多了起來。《群芳譜》有道:“上好細(xì)茶,忌用花香,反奪其味,是香片在茶中,實(shí)非上品也。然京、津、閩人皆嗜飲之?!逼渲虚}人大概單指福州以北一帶人,不包括閩南。但那“忌用花香”之說也太絕對,茉莉花茶的味道可以對其進(jìn)行反駁。我竊以為,烏龍茶比較適合男性,而茉莉花茶比較適合女性。冰心文中曾言及她的飲茶,乃是將她父親杯里的濃茶,倒一些于白開水中兌著喝,可見女性大多不勝茶力。彼島作家三毛道:“人生有三道茶:第一道苦若生命,第二道甜似愛情,第三道淡如微風(fēng)?!彼朴小安柽^三巡”的說法,《說文解字》段氏注里也有“三口為品”之說,可見飲茶以三為限,而品茗乃飲茶之最佳境界。閩西友人曾送我一罐苦丁茶,飲罷感受恰如三毛所言,然人生終究不同于飲茶,那“淡如微風(fēng)”之境界,豈可易得?所以,便有“煙嗜頭口,茶飲二道”之說,誰都愿意飲那香甜的第二道。
有道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茶雖末位,卻也是生活之必須,所謂粗茶淡飯,便是這意思?,F(xiàn)代人對古人把茶列入“七件事”之中,可能難以理喻。有的人就喝白開水,日子過得不比喝茶的人差??梢姴柚械览?,現(xiàn)代人知之甚少。因而,漸漸自“七件事”的末位退出,成了飲食男女之外的事。酒醉后喝茶,已經(jīng)擺到酒的后頭去了。我比較不喜歡“寒夜客來茶當(dāng)酒”這句話,好像茶真是不如酒似的。且,這話也是窮家人氣質(zhì),底氣不足。
晏殊有“一曲新詞酒一杯”之句,卻不是“一曲新詞茶一杯”。疑心茶道之衰,從那時就開始了。其實(shí),茶之于我們十分親近。各人桌上都有一杯茶,茶道實(shí)非衰,而是淡。近些年,茶道大興,可自各類茶苑林立、生意興隆見現(xiàn)代人之趣好的改變。這種改變,是否可認(rèn)定為飲食文化品味的提高?若此,茶就慶幸地擺到酒的前面去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cha/4627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shí)真實(shí)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shí),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中國茶文化中特有的茶歌
下一篇: 心中有杯愛的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