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白沙綠茶的歷史和成因,有一段民間傳說。
據當地人講,很久以前,居住在當地的黎族農民,農閑時有上山圍獵的習慣。有一次,眾人圍獵時追捕得很辛苦,身上攜帶的水也喝光了,口干舌燥又非常疲憊,便坐在一叢長勢蔥綠的小樹旁歇息。這時,一位老獵手信手摘了幾片嫩葉放在嘴里咀嚼,沒多久便不覺得渴了,精神也好了起來。眾人于是紛紛采摘這棵樹上的嫩葉咀嚼,休息片刻便消除了疲憊,又繼續(xù)打獵,最后滿載而歸。此后,當地的黎族人都學會咀嚼這種生津又止渴的樹葉。后來有一位聰明的小伙子將其采摘回去,經過烘焙、揉搓、烤干等一系列加工程序后,儲存起來以備平時之用。當地人發(fā)現,經過簡單加工的樹葉用熱水沖泡后飲用,不僅清醇爽口,而且具有消除腹脹、清肝潤肺、清熱降火等神奇功效。從此,當地的黎族同胞把這種樹當作“神樹”來保護,并移種于山寨周圍,以便平時采摘。后來,“神樹”葉子的神奇功效廣泛傳播,名聲大噪起來,栽培面積不斷擴大。
傳說終歸是傳說。其實,白沙綠茶的種植、加工時間并不長。
據了解,白沙綠茶種植、加工始于上世紀五十年代。1958年白沙農場建立后便開始墾荒種茶,種植的茶樹品種主要為海南本地品種,后來陸續(xù)從云南、福建等地引進云南大葉、水仙、烏龍、福鼎、福云6號等優(yōu)良品種在隕石坑范圍內種植。
令人稱奇的是,經過多年的培育、繁殖,引進的茶樹品種的長勢竟比原產地的茶樹更旺盛,芽芯更粗壯,葉片更鮮嫩肥厚,可謂“青出于藍勝于藍”。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cha/4678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名茶應具有哪些條件
下一篇: 包種茶之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