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茶藝古已有之,但在很長的歷史時期里都是有實無名。中國古代的一些茶書,如唐代陸羽《茶經(jīng)》,宋代蔡襄《茶錄》、趙佶《大觀茶論》,明代張源《茶錄》、許次紓《茶疏》等,對中華茶藝記載較詳。古代雖無“茶藝”一詞,但零星可見一些與茶藝相近的詞或表述。
皎然《飲茶歌誚崔石使君》詩有:“越人遺我剡溪茗,采得金芽爨金鼎。素瓷雪色縹沫香,何似諸仙瓊?cè)餄{”,“孰知茶道全爾真,唯有丹丘得如此?!别ㄈ弧安璧馈保恰帮嫴柚馈迸c“飲茶修道”的統(tǒng)一,使修行落實于飲茶藝術(shù)之中,藝不離道,道不離藝,由藝而進道。皎然的“茶道”兼有“飲茶之道”即“飲茶之藝”之意。
中唐封演《封氏聞見記》卷六“飲茶”條載:“楚人陸鴻漸為茶論,說茶之功效,并煎茶炙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以都統(tǒng)籠貯之。遠近傾慕,好事者家藏一副。有常伯熊者,又因鴻漸之論廣潤色之。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無不飲者?!边@里的“王公朝士無不飲茶者”的“茶道”,基本上屬于“飲茶之道”,亦即“飲茶之藝”。陸羽《茶經(jīng)》“四之器”、“五之煮”記煎茶二十四器并煎茶之法,對唐代流行的煎茶茶藝有詳細的描述。
五代宋初人陶谷《荈茗錄》“乳妖”條記,“吳僧文了善烹茶。游荊南,高保勉白于季興,延置紫云庵,日試其藝。保勉父子呼為湯神?!蔽牧松婆氩?,人稱湯神,其“藝”當為“烹茶之藝”。其“生成盞”條又記:“饌茶而幻出物象于湯面者,茶匠通神之藝也。沙門福全生于金鄉(xiāng),長于茶海,能注湯幻茶,成一詩句。共點四甌,并一絕句,泛乎湯表?!弊貌璩晌锵?,成詩句,這種“通神之藝”當屬“點茶之藝”。
北宋陳師道為陸羽《茶經(jīng)》所作序說:“夫茶之為藝下矣,至其精微,書有不盡,況天下之至理,而欲求之文字紙墨之間,其有得乎?……夫藝者,君子有之,德成而后及,所以同于民也;不務本而趨末,故業(yè)成而下也?!标悗煹肋€認為“茶之藝”乃下,為末,德才是本。盡管陳師道批評陸羽“不務本而趨末,故業(yè)成而下”,但也不否認“茶之為藝”的客觀存在。
明代張源《茶錄》“茶道”條記:“造時精,藏時燥,泡時潔,精、燥、潔,茶道盡矣?!睆堅吹摹安璧馈绷x即“茶之藝”,乃造茶、藏茶、泡茶之藝。
中國古代雖無“茶藝”一詞。但有“茶道”一詞,并承認“茶之為藝”。其“茶道”、“茶之藝”有時僅指煎茶之藝、點茶之藝、泡茶之藝,有時還包括制茶之藝、種茶之藝。中國古人雖沒有直接提出“茶藝”概念,但從“茶道”、“茶之藝”到“茶藝”僅有一步之遙。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cha/4690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什么是富貴茶藝
下一篇: 茶藝分為幾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