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茶具,目光往往會先落在最引人注目的茶壺上。原來看茶壺,除了看質(zhì)地、色澤,看器形時并不很注意壺嘴。后來發(fā)現(xiàn)關(guān)于壺嘴的曲直歷來還有不同看法,于是每次選壺賞壺多少會留心到壺嘴。
主張壺嘴直為上的主要代表是李漁。他在《閑情偶寄》卷四《居室部》有“茶具”一節(jié),其中具體說到茶壺嘴的制作和選擇標(biāo)準(zhǔn):“凡制茗壺,其嘴務(wù)直,購者亦然,一曲便可憂,再曲則稱棄物矣。蓋貯茶之物與貯酒不同,酒無渣滓,一斟即出,其嘴之曲直可以不論;茶則有體之物也,星星之葉,入水即成大片,斟瀉之時,纖毫入嘴,則塞而不流。啜茗快事,斟之不出,大覺悶人。直則保無是患矣,即有時閉塞,亦可疏通,不似武夷九曲之難力導(dǎo)也?!?/p>
他的意思很明確:制作茶壺,壺嘴一定要直,選購的時候也要按照這個標(biāo)準(zhǔn),壺嘴一曲其功能就讓人擔(dān)憂,曲兩曲簡直就成了廢物。因為裝茶的器皿和裝酒的不一樣,酒沒有渣滓,一斟就出來了,所以酒壺嘴的曲直可以不講究;而茶是有形體的東西,即使是星星點點的小茶葉,入了水就變成了大片,斟的時候,容易進入壺嘴,使壺嘴塞住。喝茶是愉快的事情,如果這樣斟不出來,就讓人非常不痛快。茶壺嘴直就可以保證沒有這個毛病,就算有時塞住了,也方便疏通,不至于很難辦。
李漁時常喜歡發(fā)人之所未言,所說未必都可當(dāng)真,不過這段話聽上去明確痛快。
《茶具》的前言中論及茶具改進,舉了兩個例子:一個是給碗形茶器加上蓋子,另一個就是將短而直的壺嘴,慢慢改成細而長的兩彎或三彎嘴。而這種改進的目的,是“為了茶香不泄”,“保持壺內(nèi)的茶味”。這就是認(rèn)為壺嘴彎曲的好,和李漁的看法不一致了。
壺嘴曲直,誰是誰非?仔細考慮,又可發(fā)現(xiàn)兩者看似針鋒相對,其實是各有側(cè)重。壺嘴直,是為了出水流暢,壺嘴曲,是為了茶香不泄。各有各的道理,有一利則有一弊。直乎?曲乎?頗費思量。也許,喜歡簡單痛快、注重“飲”勝過“品”的人,不妨選擇直壺嘴;性格溫和收斂、注重“品”的境界多于實用性的人,可以考慮曲壺嘴。
當(dāng)然,若是能找到一個兩全其美的方案,便是上上大吉。比如,茶嘴可以設(shè)計成曲的,但是在壺內(nèi)加一個大小恰與壺蓋口等大的金屬濾層,將茶葉和茶湯分成上下兩層,而壺嘴設(shè)在下層?;蛘咴趬厣砗蛪刈爝B接處加上一個嵌入式的小的塑料濾網(wǎng)。這樣都可以在保證茶香不泄的同時,確保茶葉碎末不會堵塞壺嘴。這兩種方法,日式茶壺中都可見到,似可借鑒。
清代的茶壺嘴很多是彎曲的。再看眼下的茶壺,直茶壺嘴成了絕對的主流??磥憩F(xiàn)代人是越來越注重實用了?;蛘哒f,為生計所迫、為快節(jié)奏所驅(qū)趕,性子越發(fā)的急躁了。然而,茶心即閑心,若要得茶中之樂茶中之清茶中之和茶中之幽,還是要緩一緩,靜一靜,定一定,才好。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cha/4740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印度茶葉的起源與發(fā)展
下一篇: 冷暖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