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分辨茶葉品種的優(yōu)劣?如何挑選適合自己的茶葉?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下。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首先我們要知道什么是綠茶?綠茶是一種采用茶樹樹鮮葉為原料,經殺青、揉捻、干燥等工藝制成的茶葉。綠茶的特點是色澤翠綠,香氣清高持久,滋味鮮爽甘醇,湯色嫩綠明亮,葉底嫩綠勻齊。綠茶是我國傳統(tǒng)的六大茶類之一,也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
如何選購茶葉
我國茶葉采摘、加工與飲用的歷史十分悠久,茶葉種類繁多,制作工藝各不相同,品質風格千差萬別。茶葉選購時可運用一看、二摸、三嘗、四聞等技巧,確保選到色、香、味、形俱佳的茶。
(1)選購技巧一:用眼看
主要看茶葉的外形、湯色和葉底。在選購茶葉時,視覺判斷占有重要地位,應盡可能沖泡茶葉對茶湯和沖泡剩余的葉底進行觀察。在選購時應盡量在相同的光照條件下進行視覺判斷。
①看外形。外形包括形狀、嫩度、色澤、勻度(整碎)、凈度等要素。形狀指茶葉的造型、大小、粗細、寬窄、長短等,嫩度指產品原料的生長程度,色澤是指茶葉表面顏色的深淺程度,勻整度指茶葉的大小均勻度和完整程度,凈度是指茶梗、茶片及非茶葉夾雜物的含量。另外,細嫩的茶芽上有細密的茸毛,加工成成品茶后稱為茶毫,白茶、綠茶毫色銀白,黃茶毫色嫩黃,紅茶毫色金黃,是從外觀辨別茶葉嫩度的重要手段之一。
②看湯色。對沖泡后瀝出的茶湯顏色、亮暗程度、清濁狀況等進行評定,茶湯一般應以清澈、明亮為好。如名優(yōu)綠茶湯色以嫩綠、嫩黃、綠為好,黃、黃綠稍差;明亮度以清澈明亮為好,部分細嫩茶葉含毫多,沖泡后茶湯表面浮有一層茸毫,俗稱“毫渾”,也是好茶的標準之一。
③看葉底。主要對沖泡后茶葉葉底的嫩度、色澤、完整度和均勻性等方面進行評定,一般以色勻亮、形完整、質地柔軟為佳。如好的名優(yōu)綠茶一般以單芽至一芽二葉芽葉為原料,嫩度較高,葉底勻齊,葉色鮮亮。
(2)選購技巧二:用手摸
是通過人手表面接觸茶葉產生的感覺來分辨、判斷茶葉質量的一種方法,主要感覺和判斷茶葉的光潔度、軟硬、冷熱、干濕度等。如通過觸摸干茶,可以初步判斷干茶的含水率是否達標。除曬青綠茶外,成品紅綠茶干茶含水量要求低于7%,此時茶葉觸手稍刺,用手捻碎茶條,呈粉末狀或碎末狀;如觸手彈性明顯,不易捻碎,則干茶含水量過高,存放過程中易變質。另外,摸葉底主要是感覺葉底的軟硬度,嫩度好的名優(yōu)茶摸起來厚軟有彈性,低檔茶觸手薄硬。
(3)選購技巧三:用鼻聞
茶葉的香氣分為干茶的干香和沖泡后的濕香,一般所說的茶香指的是沖泡后的香氣。在選購時主要對沖泡后茶葉所散發(fā)香氣的純異、香型、高低和持久狀況等進行評定。一般分為三步聞香,分別是熱嗅、溫嗅和冷嗅,即在不同溫度和時間段分別感受每泡茶葉的香氣特征及其變化,其中熱嗅辨純異、溫嗅辨香型、冷嗅辨持久性。日常選購時通過對干茶注入少量沸水激發(fā)茶香后進行嗅聞,可達到更好的效果。
(4)選購技巧四:用嘴嘗
選購茶葉不同于日常沖泡或者茶藝演示,需使用沸水,適當加大投茶量并確保一定的浸泡時間,一般以1∶50的茶水比為宜,浸泡時間不低于3分鐘再行品嘗,使得茶葉中的內含物質得以充分浸出。品嘗時主要關注茶湯滋味濃度、甘度、鮮度、苦澀度4個方面。濃度是指茶湯入口的刺激性,甘度和鮮度是指飲茶時口腔中感受到的甜味和鮮味,苦澀度包括苦味和澀味。好的名優(yōu)茶口感一般要求甘鮮度高,澀味低或無澀味,頂級茶不應出現(xiàn)澀味,其次茶葉的甘度、鮮度、滑度(與粗糙感相對)、厚度(與淡薄感相對)等方面必須有獨特之處,濃度不是好茶的判斷標準,但亦不可過于淡薄。此外香氣和滋味必須協(xié)調,口感清淡的茶湯如果香氣過于濃郁,可能讓人覺得不太舒服。但不論如何,如果是消費者自己選購茶,應該以自己喝茶后感覺舒服為最終指標。
參考文獻:茶吃個明白/尹軍峰主編.—北京:中國農業(yè)出版社,2018.10(2019.05重?。?/p>
單位:中國農業(yè)科學院茶葉研究所
作者:張穎彬
內容來源:農安科普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cha/5541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羊巖勾青茶葉級別
下一篇: 普洱茶是年份越長越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