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有一種茶叫普洱。它猶如一首美妙的詩,向我們述說著歲月的變遷和人生的酸甜苦辣。普洱茶,一種源自云南的寶貴遺產(chǎn),歷經(jīng)千年的磨練和傳承,成為了中國傳統(tǒng)茶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品味著那杯彷如琥珀般的普洱時,歲月的痕跡仿佛也在舌尖上跳躍。它獨有的陳香與苦澀,仿佛訴說著歲月沉淀的智慧與歷練。普洱茶,如同一位智者,深諳人生百態(tài),溫暖的喻亦是一首關(guān)于生命的詩。在喝的那一剎那,它讓我們的思緒放飛,給予我們片刻的寧靜和內(nèi)心的洗禮。詩歌和普洱,因為溫潤而相得益彰,借此我們可以在繁忙的生活中停下腳步,聆聽內(nèi)心的聲音,品味真實的幸福。
余秋雨先生的《極端之美--書法、昆曲、普洱茶》列為中國、乃至東方的三大極品。
這極品的評價是有五個維度的:獨有性、頂級性、具體性、共知性、長續(xù)性。愛上普洱茶,會是一生的事情。
一是功效。最生活化的細節(jié)是《紅樓夢》,哪天哪位小姐公子吃多了,就有人勸“該燜些普洱茶喝”,可見清朝貴族中普洱的盛行?!捌斩栉犊嘈钥蹋庥湍?、牛羊毒”..........
二是口味。余先生認為,普洱茶絕非“至淡”、“無味”,它是有“大味”的,如果一定要用中國文字來表述,比較合適的兩個字是:陳釅、暖潤。
三是深度。余先生認為普洱茶豐富、復(fù)雜、自成學(xué)問的程度,在世界上,只有法國的紅酒可以相比。世上有許許多多的美食佳飲,品種單一,吃吃可以,卻缺少伸發(fā)空間,無法玩出大世面,也就成不了像模像樣的文化。號級茶、印級茶、七子餅,喬木、臺地、古樹,景邁、易武、班章,真的玩出了變化,玩出了花樣,玩出了文化。
茶,是一種生活方式,這種生活方式玩熟了,必有審美產(chǎn)生。中國茶沾滿了那么多的詩詞歌賦禪道風(fēng)雅的氣味,就成茶文化了。
中國古代,素來重視朝廷興亡史,輕忽全民生態(tài)史,更何況云南地處邊陲,幾乎不會有重要文人來及時記錄普洱茶的動靜。唐代《蠻書》、宋代《續(xù)博物志》、明代《滇略》中都提到過普洱一帶出茶,但從記述來看,采摘煮飲方式還相當原始,或語焉不詳,并不能看成我們今天所說的普洱茶。這就像,并不是昆山一帶的民間唱曲都可以叫昆曲,廣東地區(qū)的所有餐食都可以叫粵菜。普洱茶的正式成立并進入歷史視野,在清代。
清代帝王為了消食而愛喝普洱茶。由于他們愛喝,也就成了貢品,既然成了貢品,那就會風(fēng)行于官場仕紳之間,還要嚴選品質(zhì)和茶號,精益求精。普洱茶,由此實現(xiàn)了高等級的生命合成。從康熙、雍正、乾隆到嘉慶、道光、咸豐,這些年代都茶事興盛,而我特別看重的,則是光緒年間(1875年-1909年)。主要標志,是諸多“號級茶”的出現(xiàn)。
“號級茶”,是指為了進貢或外銷而形成的一批茶號和品牌。品牌意識的覺醒,使普洱茶從一開始就進入了“經(jīng)典時代”,以后的一切活動也都有了基準坐標。
早在光緒之前,乾隆年間就有了同慶號,道光年間就有了車順號,同治年間就有了福昌號,都是氣象不凡的開山門庭。我們今天還能夠“叫得應(yīng)”的那些古典茶號,像宋云號、元昌號,以及大名赫赫的宋聘號,都創(chuàng)立于光緒元年。由此帶動,一大批茶莊、茶號紛紛出現(xiàn)。說像雨后春筍,并不為過。
普洱茶流行,除了普洱茶的健康價值、品飲價值之外,普洱茶美學(xué),也就是普洱茶的審美價值也就隨之產(chǎn)生了。而普洱茶山,正是普洱茶美學(xué)的根基。那么多人愛到云南茶山,除了普洱茶這種純物質(zhì)的表面原因之外,內(nèi)心也必有其理由,那就是審美。
普洱茶的根基——云南茶山,是最為穩(wěn)固,最為優(yōu)越的。俗話說“好山出好茶”,云南具有得天獨厚的,全世界最適宜茶樹生長的地理氣候稟賦,云南茶山不僅出好茶,并且地域遼闊,出全國七大茶類中最多的好茶。近二十年來,普洱茶崛起,價格一路趨高,尤其近年來,全國其它茶類比較低迷的情況下,普洱茶崛起的勢頭依舊不顯頹勢,可謂一茶獨秀。
從原始森林出發(fā)的每一步,它都離不開草葉紛亂、林木雜陳、蟲飛禽行、踏泥揚塵、老箕舊簍、粗手粗腳的魯莽遭遇,正符合現(xiàn)在常說的“野蠻生長”。直到最后壓制茶餅時,也不能為了脫凈蠻氣而一味選用上等嫩芽,因為過于綿密不利于發(fā)酵轉(zhuǎn)化,而必須反過來用普通的“粗枝大葉”構(gòu)成一個有梗有隙的支撐形骨架,營造出原生態(tài)的發(fā)酵空間。這看上去,仍然是一種野而不文、糙而不精的土著面貌,仍然是一派不登大雅之堂的泥昧習(xí)性。
普洱茶之美,是一種原在之美,原本之美,山川、大地、萬物、眾生的原在,原本之美。生長著普洱茶的茶山,這片大地海拔多在1000米至1800米之間,緯度多在北緯22°至25°之內(nèi),這些地理氣候條件的聚合,不僅制造了適合好茶生長的得天獨厚的條件,也制造了這片大地萬千物種繁衍生長的蒼茫原在之美。這是大地之美、天地之美、造化有大美而不言的蒼茫原在之美。普洱茶山,有大地上最好的茶,有世界上茶樹的老祖宗。這片茶山是擁有自身獨特美學(xué)個性的,就是大地山川的原本之美。
當工業(yè)文明的鐵騎越來越深入地踏進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原生態(tài)的事物如新生兒般,更讓人們覺得珍貴與美好。云南大山深處,一條大江兩岸的普洱茶帶著人類童年的純凈與質(zhì)樸迅速征服了無數(shù)現(xiàn)代人。普洱之美,在于它源自山川、粗枝大葉的原生態(tài);普洱之美,在于它從一片鮮葉到一杯茶湯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能夠浸潤心田;普洱之美,在于它存留了唐宋遺韻的古典形態(tài);普洱之美,在于它能夠在時間中雕琢細節(jié),完成一場生命的修行;普洱之美,在于它讓一種身心健康的生活藝術(shù)深入人心; 普洱之美,在于它讓黃皮膚的中國人永續(xù)不斷地傳承……
萬物同根生。古茶山,古茶樹,以及生長普洱茶的這片大地,是人類的另一個爹和娘。原本山川,極命草木。這是漢代作家枚乘的賦《七發(fā)》里的句子。意思是說探索山川本原,為各種草木命名。普洱茶山,有大地上最好的茶,有世界上茶樹的老祖宗。這片茶山的美學(xué)個性,就是大地山川的原本之美。今天,普洱茶山聲名鵲起,但愿到這里來的人們,不單是為了好茶,還為了內(nèi)心的一種敬畏和感恩,對大地,對生命本原的敬畏和感恩。
文|普洱雜志
內(nèi)容整理普洱茶時代,侵權(quán)速刪!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cha/5826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安吉白茶和黃茶的區(qū)別
下一篇: 千兩茶是怎么計量的啊,千兩茶怎么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