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的茶為什么出名?因為它的味道獨特,香氣撲鼻,滋味鮮爽,回味無窮。這就是武夷巖茶的魅力所在。但是,你知道嗎?其實,除了武夷巖茶,還有很多好喝的茶。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那些不容錯過的好茶??纯茨愫冗^幾種?如果全喝過,那你一定是個茶癡!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第一種,西湖龍井。這是杭州的特產(chǎn),也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它的制作工藝非常復雜,采摘也很講究。所以,它的價格自然不便宜。
武夷山最有名的茶當數(shù)武夷巖茶,因茶樹生長在巖縫之中而得名,具有綠茶之清香,紅茶之甘醇,是中國清茶中的極品。
奇秀的武夷山,出產(chǎn)了很多名茶,如天價的大紅袍,桐木關(guān)的“世界紅茶鼻祖”﹣正山小種,“填補紅茶高端市場空白”的金駿眉,“巖韻”顯著的武夷肉桂、閩北烏龍,茶中的著名品種﹣閩北水仙等,這些品質(zhì)優(yōu)異、風格獨特的茶葉共同為武夷山在中國茶葉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說到武夷山的名茶,就不得不提大紅袍,武夷山大紅袍之所以會被國家博物館收藏,不僅是因為母樹大紅袍不再采摘,更是因為以它為代表的烏龍茶,在中國乃至是世界茶葉史上都有著極其深遠的影響。歷史上的大紅袍本來就少,而被公認的大紅袍,僅是九龍窠巖壁上的那幾棵,其茶葉產(chǎn)量最高的年份也不過幾百克。2009年至2010年初,大紅袍茶葉的價格被炒到每公斤20萬元,后來才逐漸恢復正常。2013年5月,武夷山市政府就大紅袍正式向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申報世界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
紅茶鼻祖正山小種產(chǎn)自福建省武夷山市。正山小種紅茶又稱拉普山小種紅茶,它是世界上最早出現(xiàn)的紅茶,首創(chuàng)于18世紀后期。2005年,在正山小種工藝基礎(chǔ)上研發(fā)出的金駿眉,帶動了整個紅茶產(chǎn)業(yè)的發(fā)展。
金駿眉是武夷山紅茶正山小種的一個分支,是福建省高端頂級紅茶的代表。金駿眉首創(chuàng)于2005年,是采用創(chuàng)新工藝研發(fā)的高端紅茶,它的誕生填補了國內(nèi)市場無高端紅茶的空白。
武夷肉桂自1982年以來連續(xù)五次獲得國家級名茶光榮稱號;1992年在首屆中國農(nóng)業(yè)博覽會上又榮獲金獎。1994年7月,武夷肉桂在蒙古國烏蘭巴托國際博覽會上榮獲金獎;1994年10月,參加在漳浦舉行的由臺灣省天仁集團主辦的海峽兩岸秋季烏龍茶展示會上,由該公司茶葉研究所選送的品種武夷半天腰、武夷肉桂雙雙榮獲頭等獎和金鑰匙二等獎?,F(xiàn)出口東南亞、日本、英國等地區(qū)和國家。
水仙茶是閩北烏龍茶中的著名花色品種之一,品質(zhì)別具一格。水仙茶樹品種適制烏龍茶,但因產(chǎn)地不同,命名也有不同。閩北產(chǎn)區(qū)用南雅水仙制成的條形烏龍茶,被稱為閩北水仙。
閩北地區(qū)除了武夷山產(chǎn)茶外,還有著名的“福建三大工夫”一白琳工夫、坦洋工夫、政和工夫。閩北地區(qū)還是中國白茶的主要產(chǎn)地,白茶有白牡丹、貢眉、壽眉、白毫銀針等。
大紅袍
采收地點:福建省武夷山。
采摘時間:采摘時間集中在每年5月中旬。
制作工藝:包括采摘、萎凋、殺青、揉捻烘干、毛茶、初揀、分篩、風選、初焙、勻堆、揀雜裝箱等多道工序。
香茗品質(zhì):大紅袍外形緊結(jié)壯實、稍彎曲,色澤褐綠油潤,香氣瑞、濃長,湯色深橙黃,滋味醇厚,巖韻明顯,葉底軟亮勻齊。
金駿眉
采收地點:福建省武夷山市桐木關(guān)。
采摘時間:一般在清明前采摘。
采摘標準:待茶樹新梢長到3~5葉將要成熟,頂葉六七成開面時采下2~4葉,俗稱“開面采”。所謂“開面采”,又分為小開面、中開面和大開面。小開面為新梢頂部一葉的面積相當于第二葉的1/2,中開面為新梢頂部第一葉面積相當于第二葉的2/3,大開面為新梢頂葉的面積相當于第二葉的面積。采摘要求采取新鮮的茶芽,摘取芽頭最鮮嫩的部位。
制作工藝:通過萎凋、搖青、發(fā)酵、揉捻等步驟精制而成。
香茗品質(zhì):外形細小而緊秀,顏色為金、黃、黑相間,條索緊結(jié)纖細,圓而挺直,有鋒苗,身骨重、勻整,香氣清爽純正。
大紅泡的歷史傳說
大紅袍的歷史傳說有很多,其中最廣為流傳的是,明代有一位上京趕考的舉人在路過武夷山時,突發(fā)疾病,腹痛難忍,當時有一位來自武夷山天心巖天心寺的老僧取出采摘自寺旁巖石上的茶葉泡給舉人喝,喝過之后腹痛消失,不藥而愈。
后來舉人中了狀元,為了感謝老僧,專程到武夷山答謝。聽老僧說此茶可治百病,便請求采制一盒進貢給皇上。第二天清晨,寺廟開始燒香點燭、鳴鐘擊鼓,召來寺內(nèi)和尚,向九龍窠出發(fā)。眾人在茶樹下焚香燒拜之后,齊聲高喊“茶發(fā)芽”......然后便采下芽葉,精心制作后裝入錫盒中,讓狀元帶著茶葉進京,恰巧遇皇后肚疼鼓脹,臥床不能起身,狀元便將茶獻給了皇后服下,果然飲過茶之后,病痛即好?;实鄞髳?,并將一件大紅袍交給狀元,讓他回到武夷山代表皇帝去封賞。狀元回到到武夷山后,就有同眾人來到九龍窠,命一當?shù)亻苑蚺郎习肷窖?,將皇帝賜的大紅袍披在了茶樹上,以示皇恩。說也奇怪,等到掀開大紅袍時,三株茶樹(原僅有三棵母株,20世紀80年代開始利用母株無性繁殖出另外三棵,所以目前有六棵母株)的芽葉在陽光照射下閃著紅光,眾人說這是大紅袍給染紅的。后來人們就把這三株茶樹叫作“大紅袍”。從此,當?shù)氐拇蠹t袍成了年年進貢的貢茶。
金駿眉價高的原因
金駿眉在2005年由江元勛先生(其家族世代經(jīng)營“正山小種紅茶”)及其團隊研發(fā)制成,他們在武夷山正山小種傳統(tǒng)的制作工藝上進行了改良。這款采用創(chuàng)新技術(shù)研發(fā)的高端紅茶,其價格比普通紅茶要高很多,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金駿眉的原料價格高:金駿眉是正山小種的一種,其原料采摘于武夷山國家自然保護區(qū),種植茶樹的面積并不大,其茶樹種植分散,采摘的成本很高,所以正宗的金駿眉原料成本也相對較高
全駿眉人工成本高:金駿眉所用的原料全是芽尖,在采摘時要求工人從茶樹上手采,0.5干古金駿眉需要6萬~8萬片芽尖,所以金駿眉在制作成本上是比較高的。
市場需求導致價格高:金駿眉是運用創(chuàng)新技術(shù)研發(fā)的高端紅茶,既保留了傳統(tǒng)正山小種紅茶的優(yōu)良特征,又在此基礎(chǔ)之上創(chuàng)新了外形和茶葉內(nèi)質(zhì),所以金駿眉較大地滿足了高端市場消費者的需求。金駿眉的誕生不僅填補了國內(nèi)紅茶市場無高端紅茶的空白,也讓紅茶市場更加豐富多彩。
武夷肉桂
采收地點:以武夷山茶區(qū)為主產(chǎn)區(qū)。
采摘時間:一般武夷肉桂在每年 4月中旬茶芽萌發(fā),5 月上旬開采,通常每年只采一季,以春茶為主。
采摘標準:選擇晴天采茶,待新梢長到駐芽頂葉中開面時,采摘二三葉,俗稱“開面采”。不同地形、不同級別的新葉,應(yīng)采取不同的技術(shù)和措施進行采摘。
制作工藝:包括萎凋、做青、殺青、揉捻、烘焙等工序。
香茗品質(zhì):外形勻整緊實,味甘澤而香馥郁,無綠茶之苦,無紅茶之澀,性平不寒,久藏不壞,香久益清,味久益醇。
閩北水仙
采收地點:以福建省的建甌、建陽兩市為主。
采摘時間:采摘時間分四次采摘,春茶、夏茶、秋茶和露茶,每季相隔約50天。
制作工藝:包括萎凋、播青、殺青、揉捻、初烘、包揉、足火等多道工序。
香茗品質(zhì):條索緊結(jié)沉重,色澤溫潤鮮嫩,香氣濃郁悠長,味道醇厚,葉肉肥壯,湯色清徹橙黃,葉底厚軟。
鐵羅漢
采收地點:福建省武夷山。
采摘時間:采摘在每年的春季進行。
制作工藝:經(jīng)過曬青、涼青、做青、炒青、初揉、復炒、復揉、走水焙、揀簸、攤涼、揀剔、復焙、再揀簸、補火等多道工序精制而成。
香茗品質(zhì):外形條索緊結(jié),色澤鮮潤,葉片紅綠相間,沖泡湯色橙亮,香氣持久馥郁。
白雞冠
采收地點:福建省武夷山。
采摘時間:一年可采摘三季,在晴天采摘。
制作工藝:包括涼青、曬青、搖青、炒青、揉捻、包揉、烘焙、篩分、風選、揀剔、勻堆、包裝等工藝。
香茗品質(zhì):外形芽葉軟薄,卷曲成條,形似雞冠,色澤黃褐,有蘭花的清香,湯色清澈明亮,滋味醇厚甘爽,葉底嫩勻。
正山小種
采收地點:以福建省武夷山市桐木關(guān)為主。
采摘時間:一般在清明至谷雨之間。
制作工藝:包括萎凋、揉捻、發(fā)酵、烘干等工序。
香茗品質(zhì):條索緊結(jié)勻齊,色澤烏潤,內(nèi)質(zhì)香氣芬芳,湯色紅亮,滋味醇厚,香氣悠長。
坦洋工夫
采收地點:福建省福安市白云山麗的坦洋村。
采摘時間:選擇睛天采摘。
采摘標準:一芽一葉或一芽二葉,鮮葉要求芽葉肥壯、不帶魚葉和鱗片、無病蟲傷害。鮮葉還要無異物、無損傷。
制作工藝:包括采摘、萎凋、揉捻、發(fā)酵、干燥、精制等工序。
香茗品質(zhì):外形條索細薄而飄,色澤烏黑有光,有白毫,香氣稍低,湯色深金黃,滋味清鮮甜和,葉底光滑。
政和工夫
采收地點:福建省北部政和縣。
采摘時間:采摘在春、秋季,以春茶為主。
制作工藝:包括萎凋、揉捻、發(fā)酵、干燥等四道工序。
香茗品質(zhì):外形條索緊細、卷曲,色澤灰黑,香氣高而帶鮮甜,湯色鮮紅,滋味醇厚,葉底肥壯尚紅。
白琳工夫
采收地點:福建省福鼎市白琳鎮(zhèn)。
采摘時間:春、秋季采摘,選擇在晴天或陰天采摘。
制作工藝:包括采摘、萎凋、搓揉、解塊、發(fā)酵和烘焙等工序。
香茗品質(zhì):外形條索細長彎曲,色澤黃黑,白毫多,香氣純,帶甘草香,湯色淺而明亮,滋味清鮮稍淡,葉底鮮紅帶黃。
白毫銀針
采收地點:福建省福鼎市、政和市。
采摘時間:采摘期在春分前后,采摘時間
約10-15天。
制作工藝:白毫銀針制作過程中,不炒不揉,只有萎凋和焙干兩道工序。
香茗品質(zhì):外形芽頭肥壯,挺直,茸毛厚,色澤白、有光澤,香氣清淡;湯色清碧,呈淺杏黃色,滋味清鮮醇爽葉底肥嫩明亮。
白牡丹
采收地點:福建省政和縣。
采摘時間:白牡丹采摘時間在白毫銀針后
15天左右,也就是清明后至谷雨前采摘。
制作工藝:不經(jīng)炒揉,只有萎凋及焙干兩道工序,烘焙火候要適當,過高香味欠鮮爽,不足則香味平淡。
香茗品質(zhì):外形自然舒展,一芽二葉,色澤灰綠,香氣清純,湯色橙黃清澈明亮,滋味醇和,葉底成朵。澤灰綠,香氣清純,湯色橙黃清澈明亮,滋味醇和,葉底成朵。
壽眉
采收地點:福建省政和縣。
采摘時間:壽眉采摘時間長,產(chǎn)量大,谷雨前后采摘到立夏前才結(jié)束。
制作工藝:包括萎凋、烘干、揀剔、烘焙、裝箱等工序。
香茗品質(zhì):干茶顯毫,色澤翠綠,湯色橙黃至深黃,香氣鮮純,滋味醇爽,葉底勻整、柔軟。
貢眉
采收地點:福建省南平市建陽區(qū)、政和縣、松溪縣以及福鼎市。
采摘時間:清明至谷雨期間是貢眉采摘的黃金時節(jié)。
制作工藝:包括萎凋、烘干、揀剔、烘焙、裝箱等工序。
香茗品質(zhì):貢眉有時也被稱為壽眉,通?!柏暶肌笔潜硎旧掀?,其質(zhì)量優(yōu)于壽眉。外形芽心較小,色澤灰綠稍黃,香氣鮮純,湯色黃亮,滋味清甜,葉底黃綠,葉脈帶紅。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cha/5933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勐庫戎氏木葉醇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