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井,作為中國傳統(tǒng)名茶之一,是我國的一個著名茶葉品種。它以產(chǎn)于浙江杭州西湖龍井村而得名,其葉色墨綠明亮,形似早春之嫩芽。它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更是被譽為“中國綠茶之王”。龍井茶不僅在國內(nèi)享有盛譽,也在國際茶葉市場上擁有廣泛的知名度。龍井以其獨特的香氣和口感而受到喜愛。它帶有淡雅的清香,仿佛帶人置身于茶園的明媚早晨。入口綿甜且滋味鮮醇,不帶任何苦澀的感覺。茶湯清澈明亮,滋味回甘,仿佛澄澈的泉水般,給人一種清新飲品的享受。喝上一口龍井茶,宛若置身于山谷間,感受到大自然的寧靜和清新。
“韻”這個東西,說起來還真是有些玄學,它不像香氣那般聞到什么味就是什么味,也不像湯色那樣看一眼就知道色號。
在小懂看來,“韻”是一門偏向自學的科目,能不能喝得出來、喝出來是什么感覺,全靠緣分。
但今天小懂就是要用這三寸不爛之舌,給大家講清這茶中玄學——茶韻。
“茶韻”是什么?
茶韻存在嗎?答案是肯定的。盧仝七碗茶中的“兩腋習習清風生”就是茶韻的見證之一。
茶韻與茶葉的品質(zhì)有關(guān),但又不等同于茶葉品質(zhì)。
區(qū)別在于茶葉品質(zhì)可以量化,甚至標準化,屬客觀存在的物種。
而茶韻是精神產(chǎn)物,科學實驗和分析都無法對它定性定量。就如同人的思想,雖然存在,但你卻看不見也摸不著。
影響茶葉品質(zhì)的只有客觀因素,而影響茶韻的,既有茶葉本身的客觀因素,又有喝茶的人的主觀因素。
“茶韻”的前世今生
“韻者,味也”。簡單來說,茶韻就是各路名茶的獨特韻味。善于品茗的茶人,都講究欣賞茶韻。
唐 代
以“韻”評說茶葉品質(zhì),最早見于唐代楊華所撰的《膳夫經(jīng)手錄》:“潭州茶、陽團茶(麄惡)、渠江薄片茶(有油苦硬)、江陵南木茶(凡下)、施州方茶(苦硬),以上四處,悉皆味短而韻卑?!?/p>
宋 代
宋代就有朱摩《謝故人惠建茗》“左金歷沸香殊有韻,走瓷涵綠更懷空?!?/p>
趙佶《大觀茶論》的“沖淡簡潔、韻高致靜”。
元 代
元代李德載《陽春曲·贈茶肆》中曾寫到“風韻美,喚醒睡希夷”、“風韻煞,到底屬陶家”。
明 代
明代李時勉《章郎中送茶》:“玉堂曾是夸風韻,何以陶潛樂醉眠”。許次舒《茶疏》“韻致清遠,滋味甘香,足稱上品”。
清 代
清代的“君不可一日無茶”的乾隆皇帝更是鐘情于茶韻,“滋因賡韻識造詣,弗在渝甌及烹鼎”。
現(xiàn) 代
武夷巖茶是現(xiàn)代最早使用“韻”評價品質(zhì)的茶葉,也就是所謂的“巖韻”。
早期茶韻這類的詞語只在烏龍茶品嘗中使用。如安溪鐵觀音有“音韻”,鳳凰水仙有“山韻”,凍頂烏龍有“喉韻”,嶺頭單叢有“蜜韻”的說法。
后來發(fā)展到其它茶類也講茶韻,如普洱茶的“陳韻”,黃山毛峰的“冷韻”,西湖龍井的“雅韻”等等。
“茶韻”具體是指什么?
茶韻有兩種含義:一是文化層面上的茶韻,這種“韻”是精神產(chǎn)物。還有一種就是作為評茶術(shù)語的“韻”,這是一種味覺的感應(yīng)。
1、水韻
良好的茶湯能表現(xiàn)出“爽、活、順、厚、飽、結(jié)、稠”,而不良的茶湯則表現(xiàn)出“水、青、薄、散、利、悶、雜”。
2、涎韻
指生津的現(xiàn)象。良好的茶湯可形成“澀化”或“酸化”的生津反應(yīng),此現(xiàn)象的產(chǎn)生展現(xiàn)出茶湯豐富內(nèi)含物與茶品良好的自然性,它能使品飲者飲后感到舒坦與悠然。
3、喉韻
良好的茶湯能表現(xiàn)出潤滑性、回甘性與涼性,而不良的茶湯則表現(xiàn)出燥性。
4、回韻
回韻指茶的持久性與自然性。持久性是指茶葉內(nèi)含物所形成的色、香、味、韻之間的均衡感,持久性良好的茶湯,能展現(xiàn)出豐富的滋味,并且十分耐泡。
自然性是指茶喝下之后人體產(chǎn)生的體感反應(yīng),它是茶的“真性”。
一般品質(zhì)優(yōu)異的茶,它的自然性源自于茶園良好的管理,這些令口腔愉悅的茶湯回味無窮,品飲后常會令人感覺“騰然”與“骨輕”。
雖說在評茶時,茶韻確實符合以上所說,但由于每個人對味道的感知有差異,再加上有些感受又不易表達,所以哪怕兩個人同時喝同一款茶,對茶韻的描述也會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cha/6078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龍井能泡幾次每次泡多久
下一篇: 普洱紅茶沖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