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茶樓是享譽(yù)全國的早茶文化發(fā)源地,除了有傳統(tǒng)的豬腸粉、腸粉、豆?jié){、油條等特色早餐之外,還有許多美味的早茶菜品,如鮮蝦腸粉、牛肉餡餃子、荷葉飯、芝麻球等。廣式早茶以小點心、粵菜為主,小籠包、糯米雞、蝦餃、燒賣、蒸排骨、鳳爪等都是經(jīng)典的早茶菜品。在廣州茶樓,您可以品嘗到地道的廣州早茶,而價格也不會超過200元。
一:廣州茶樓有什么早茶嗎
都知道廣州美食如云,一提起廣州的美食,你首先能想到什么?我想一定是早茶。俗語道:“食在廣州”,廣州人口味清淡,而早茶又最是聞名。那么來廣州早茶應(yīng)該怎么吃,去哪些地方吃呢,請收好這篇攻略!
在廣州,在茶樓嘆“一盅兩件”是老廣不可或缺的日常。一壺茶配兩個點心,三五個好友就可以坐在一起,聊一整天。因此,對于老廣而言,早茶是美食,也是文化。那老廣都是在哪里喝早茶的?怎么“喝”才最地道?答案就在這篇文章里哦!食在廣州,還記得《舌尖上的中國》講述的廣州的早茶嗎?清早坐下,慢悠悠的品嘗著精挑細(xì)選的美味,跟窗外匆忙的上班族形成鮮明的對比,廣州就是這樣,年輕人有著自己的節(jié)奏,老人們也自有打算,窗外全是理想,窗內(nèi)全是享受。
廣州早茶怎么吃廣州人喝早茶多是“一盅兩件”,一壺?zé)岵瑁瑑扇c心,是廣式早茶的“標(biāo)配”。雖然說是喝早茶,但是茶點才是主角。據(jù)說,廣式的早茶有上百種茶點,有葷有素有糕點有面食,主要分為以下的六大類,每一類都精心為你推薦了必點哦(此處有掌聲)!
豉汁鳳爪:茶樓必點的鳳爪,雖然看著有點“恐怖”,但口感松軟,狀若無骨,吃在嘴里,簡直美上天!而且據(jù)說鳳爪美容養(yǎng)顏,美少女都愛,是三大“廣式早茶當(dāng)家花旦”之一。
豉汁排骨:鮮嫩多汁的排骨,配著入口綿滑、肉香四溢的香芋,好吃又有營養(yǎng),真叫人百吃不膩。
金錢肚:酥而不爛的“蜂窩肚”,有嚼勁又鮮美,吃一口就叫人沉醉!
糯米雞:清香沁鼻的荷葉包裹著熱氣騰騰、軟糯潤滑的糯米,糯米里又藏著雞肉、叉燒肉、排骨、咸蛋黃、冬菇、馬蹄等豐富的餡料,每吃一口,都是舌尖上的享受。
其他推薦:陳皮牛肉丸、蔥姜牛百葉、南乳蒸豬手、黑椒牛仔骨
蝦餃:廣州必吃早茶TOP1,號稱“粵點之王”。外皮晶瑩剔透,內(nèi)里有鮮蝦配著豬肉和筍尖,吃到口里那“鮮美”真叫人欲罷不能。
干蒸燒麥:以豬肉和雞蛋為餡,配著一撮蟹子提鮮,外面包裹著黃色的燒賣薄皮,形如石榴花,肉多且嫩滑,爽口而不膩,真的又好吃又好看。
叉燒包:肥瘦適中的叉燒做餡兒,整數(shù)的包子頂部稍稍裂開露出一點叉燒餡兒,香的你口水直流。別多吃,容易飽哦。
奶黃包:內(nèi)里包裹著奶黃餡,有濃郁的奶香和蛋黃味。
流沙包:皮子柔軟外層有韌性,一口咬下去,細(xì)沙般綿柔的蛋黃顆粒就滋滋滋地冒出來,清甜得入心入脾。如果吃不慣甜口的流沙包,你也可以選擇咸口的哦。
蛋撻:傳統(tǒng)的廣式蛋撻有牛油蛋撻和酥皮蛋撻兩種,外皮酥脆,內(nèi)里香甜,一口咬下去,都是濃郁的蛋香。
榴蓮酥:新鮮軟滑的榴蓮果肉做內(nèi)餡,外面是層次分明、異常松化的酥皮,金黃誘人的色澤,好看得叫人撥不動腿!
馬蹄糕:外呈茶黃色、晶瑩剔透,口感類似于果凍和布丁,但更有彈性。內(nèi)里有馬蹄粒,味甜而不膩。
其他推薦:椰汁糕、黃金糕、蘿卜糕、叉燒酥、馬拉糕、椰絲撻、椰絲球、豆沙酥、水晶糕、千層糕
春卷:酥脆的表皮,葷素皆有的內(nèi)餡,配上_汁,老少皆宜。
炸云吞:在廣東,餛飩或抄手被叫做云吞。炸云吞是廣東的特色小吃,內(nèi)餡鮮甜,入口松化,外脆里嫩,金黃的外皮蘸一口醬汁,吃在嘴里,如臨仙境。
炸鮮奶:長方形的鮮奶糕,外面裹著一層色澤金黃的酥皮,每咬一口,都是甜甜的鮮奶溢出。
其他推薦:咸水角、煎堆、煎蘿卜糕、煎馬蹄糕、煎芋絲糕
艇仔粥:一般艇仔粥有魚肉、蝦仁、瘦肉、油條、油炸花生米、蔥花等,有些還加了海蜇和魷魚。
腸粉:布拉腸粉,多以瘦肉、蝦仁、叉燒等做內(nèi)陷,包裹著一層“雪白如玉”的腸狀薄皮,皮的質(zhì)感有點接近北方的涼粉,好吃到飛起。
云吞面:盈亮微透的鮮蝦配著鵝黃色的面條,雞湯做底,一起下肚,幸福感撲面而來。
廣州早茶去哪里吃陶陶居推薦:榴蓮酥、豬手面、牛腩面、鳳爪、__牛腩煲
地址:上下九第十甫、正佳廣州6樓
陶陶居是廣州飲食業(yè)中的老字號之一,是廣州最古老的茶樓。在上下九的那家陶陶居充滿著嶺南建筑風(fēng)格,不失其舊式茶樓的風(fēng)韻。而我常去的是天河正佳廣場的那家,裝修不僅保留了古色古香的風(fēng)味,還添加了新式茶樓的裝潢,古今結(jié)合的裝潢,讓人耳目一新。
它們家的榴蓮酥絕對是我吃過足料也最好看的榴蓮酥。濃濃的榴蓮香配合著精巧的天鵝造型,讓人舍不得下嘴。
豬手面和牛腩面里的豬手和牛腩都肥而不膩,有一種入口既化的美妙感,面線是竹升面,彈牙而入味。
點都德酒家推薦:紅米腸、香芒椰汁糕
地址:中山大道中443號康盛大廈3-4層
印象中的廣州老字號茶樓不會開太多連鎖酒家,而點都德不一樣,旗下有十幾二十家連鎖店,還有一家在深圳華強(qiáng)北。但是即使開了那么多家連鎖店,它家也不失水準(zhǔn)。我去過三四家不同的點都德,每家都是古色古香又不失大氣的紅木裝潢覆蓋了主要的視野。
廣州酒家1號.
廣州酒家(文昌總店)廣州好酒家,正宗老味道,始建于1935年,素有“食在廣州第一家”的美譽(yù)。我們到的時候都已經(jīng)快兩點了,依舊排著很長的隊,于是就坐的包間位置交40元就可以了,不用繼續(xù)排隊。點的蝦餃皇榴蓮酥和燒麥還有其他的小食都還不錯。推薦點心:蝦餃、鳳爪、榴蓮酥、奶黃包、叉燒包、灌湯包、瀨粉、皮蛋瘦肉粥、干蒸
推薦:艇仔粥、蝦餃、云吞
地址:荔灣區(qū)龍津西路151號(荔灣湖公園旁)
號稱是中國最大的園林式酒家的泮溪酒家,環(huán)境宜人,相鄰風(fēng)光旖旎的荔灣湖公園,喝完茶可以去隔壁公園溜溜彎。酒家里也是有池有船好風(fēng)光,看到有食客是乘坐游船邊欣賞風(fēng)光邊飲茶,也是驚覺店家的生意頭腦和酒家的風(fēng)情。
二:廣州茶樓有什么早茶品牌
1.陶陶居。陶陶居現(xiàn)址在第十甫,開業(yè)于1880年(清代光緒年間),是廣州飲食業(yè)中的老字號之一,擁有百年歷史,是廣州最有名的早茶店之一,主營茶點、月餅、菜肴。多年來陶陶居一直是廣式茶樓中的佼佼者,百年老字號里里外外皆古色古香,馬路邊的柱上刻著當(dāng)代書法家秦咢生手書民國時征聯(lián)的典雅長聯(lián),還有栩栩如生的浮雕顯出這老字號的大家氣派。
2.廣州酒家。廣州酒家,中華老字號,創(chuàng)建于1935年,以經(jīng)營傳統(tǒng)粵菜馳名,素有“食在廣州第一家”的美譽(yù),常年供應(yīng)數(shù)千款佳肴美食,菜肴色、香、味、型、皿俱佳,廣為賓客推崇。廣州酒家有“一品天香”、“麻皮乳豬”、“三色龍蝦”、“白玉羅漢”、“廣州文昌雞”、“百花釀鴨掌”等名菜和“娥姐粉果”、“蟹肉灌湯餃”、“沙灣原奶撻”等名點。
3.蓮香樓。蓮香樓位于廣州上下九步行街,享有“蓮蓉第一家”的美譽(yù),開業(yè)于1889年,1993年被國內(nèi)貿(mào)易部授予“中華老字號”稱號,在廣州茶樓排名中也較為靠前。蓮香樓以蓮蓉食品出色以成名,蓮蓉包只在早市、午市供應(yīng),但其蓮子的香味撲鼻、蓮蓉入口幼滑,而且蓮香樓一直選用湖南的湘蓮作餡,湘蓮呈啡紅色,使制成的蓮蓉包的餡也是一絕。
4.泮溪酒家。泮溪酒家,是廣州知名的老字號園林酒家之一,坐落于五羊城西,是中國最大的園林式酒家,與北園、南園一道,又合稱為廣州三大園林酒家,也是廣州著名吃早茶的地方。早茶時分,泮溪酒家最熱鬧,成群結(jié)隊的老廣們往往趕在七點半開市時前來霸位,點壺茶、兩份點心,慢慢悠嘆“一盅兩件”。其中泮塘馬蹄糕、沙姜鳳爪、綠茵白兔餃?zhǔn)堑昀锏恼信泼恕?/p>
5.北園酒家。北園酒家位于越秀公園小北門口的斜對面,開創(chuàng)于二十世紀(jì)20年代末期,至今已有將近百年的歷史。北園酒家不僅景色優(yōu)美,菜肴點心亦有獨到之處,郭沫若、劉海粟等也曾經(jīng)到北園酒家飲早茶。此外北園酒家的粵菜馳名中外,酒家的菜肴以清淡鮮嫩爽滑為主,具有廣東菜的特色。酒家廳堂陳設(shè)布局,別具一格,古色古香,典雅華麗。
6.幸運樓。幸運樓也是廣州的老字號了,名為“幸運”,因此愛討好彩頭的廣州人特別愛到這里來喝早茶。如今雖然泰康路老店已經(jīng)結(jié)束營業(yè),只剩下北京路的分店,但在不少老廣的心目中,幸運樓依然承載了許多的珍貴回憶。幸運樓的特點是出品穩(wěn)定,品種繁多。推薦點心云吞面、XO醬炒蘿卜糕、排骨蒸陳村粉、桂花糕、牛雜湯、上湯牛肉丸、腐皮卷等等。
7.南園酒家。始創(chuàng)于1963年的南園酒家,占地面積約一萬多平方米,是廣州市四大著名園林酒家之一,同時也是廣州吃早茶的地方之一。南園不僅在園林上保留了當(dāng)年的風(fēng)貌,在傳統(tǒng)的點心上的造詣也值得來這里一嘗。去吃的大多數(shù)都是帶著老小的一家人,要么趁早去,要么就得排幾百個號。南園最著名的早點有流沙包和南乳香等,做工非常十分到位。地址海珠區(qū)前進(jìn)路142號。
三:廣州茶樓有什么早茶好吃
廣州早茶市長供不衰的傳統(tǒng)點心,當(dāng)首推叉燒包、蝦餃、燒麥三種。
叉燒包
本來在早茶市上,包子品種很多,有咸的,有甜的,但以叉燒包最為普及,可以說是各茶樓、酒家必備的早點,所以有早茶市“鎮(zhèn)山寶”之稱。叉燒包以叉燒肉(豬肉燒烤而成)作餡,以發(fā)酵面加糖揉搓成皮,吃起來咸甜交雜,別有風(fēng)味。
其一般配料為:發(fā)酵好的面團(tuán)1斤,加白糖1至3兩,揉勻后,加純堿4分揉勻,再加發(fā)酵粉1錢,加適量白面,揉至潤滑,摘劑搟皮;叉燒肉4兩,切成指甲片狀,將面撈芡1.5兩,栗粉芡1.5兩,白糖5錢,麻油5錢拌勻,再放叉燒肉片拌好,即為餡料。
一個合乎質(zhì)量標(biāo)準(zhǔn)的叉燒包,包子皮松軟而不粘牙,不露餡,包形高,頂尖,腰粗,底細(xì),餡則要求有汁,但掰開包子還不能滴汁。叉燒包雖不算高貴,但要制得符合上述標(biāo)準(zhǔn),卻也不易。
蝦餃
廣州餃類點心中,以蝦餃最為有名。蝦餃呈變梳形,個兒比北方餃子小得多,約相當(dāng)拇指大小,皮薄,半透明,餡料隱約可見。其制法如下:
取干貝1錢放碗內(nèi)加少許水蒸1小時,捏碎;凈竹筍2兩下開水鍋內(nèi)出水,切成5分長的細(xì)絲;豬夾心肉5兩和熟肥肉1兩分別剁碎;蝦仁剁碎。以上諸料合在一起,加適量的鹽、白醬油,糖、麻油、味精、胡椒粉、料酒,拌勻成餡。澄面7兩,淀粉3兩加鹽1錢,放鍋內(nèi)烘熱,沖入沸水燙熟,再用面棍攪勻,倒案上展勻,搓長條,摘劑50個,用濕布蓋好,逐個用刀拍成直徑二十的薄圓片,放餡3錢,捏成梳子狀,上鍋以旺火蒸4-5分鐘即可。
制蝦餃很講究搓面、壓皮和調(diào)餡。一只優(yōu)質(zhì)蝦餃,形狀美觀,色澤潔白而發(fā)亮,皮薄不露餡,入口不粘牙。
燒麥
燒麥的品種也不少,但以干蒸燒麥為正宗。干蒸燒麥以蛋液搓面作皮,豬肉、冬菇、蝦肉作餡(若再加蟹膏,則稱“蟹黃干蒸燒麥”)包成比拇指稍粗、高約兩厘米多的筒形。這款點心的制作,也很講究。按傳統(tǒng)制法:一只皮劑僅重半錢,要逐個用燒麥槌(抻面棍)轆(壓)成圓形,中心稍厚四邊薄,直徑4厘米,轆皮用生粉作焙面。餡用鹽、生抽(淡色豉油),味精調(diào)成,并撻(攪打)到起膠。包餡后,捏成底平,面平,腰細(xì)的筒狀,餡在面上露出,上鍋以旺火蒸熟。優(yōu)質(zhì)的干蒸燒麥,個頭大小一致,不瀉身,外表干結(jié)而不互相粘連。入口,皮干爽,餡爽滑不干。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cha/6372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好生普洱茶的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