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具是用來沏茶的器皿,通常包括茶壺、茶杯、茶盤、茶匙等。茶道文化源遠(yuǎn)流長,茶具制作也有自己的精髓。茶壺的外形與內(nèi)部結(jié)構(gòu)都要考慮到水的流動性和茶葉的沉浮度,以保證沏出的茶湯味道濃郁。而茶杯的形狀和材質(zhì)不同,也對品嘗的體驗有所影響。除了實用功能之外,茶具還承載著人們對生活的追求和對美好的追求,好的茶具還能夠提升茶道文化的魅力和品位。
在茶室中,當(dāng)有茶藝師在沏茶的時候,可以欣賞茶藝師的沏茶過程,還可以聽到茶藝師解說泡茶的步驟與相關(guān)的內(nèi)容。因此也被人們稱為茶藝十八道。
第一道:焚香靜氣,活煮甘泉
在做茶事的時候需要茶具焚香靜氣,通過香道,來營造祥和,肅穆,溫馨氣氛。期望人心能在這環(huán)境下心曠神怡,也但愿你的心會伴隨著這悠悠裊裊的香煙,升華到高雅而神奇的境界。
蘇東坡還曾經(jīng)說到:活水還須活火烹。意思也就是旺火來煮壺中的山泉水。
第二道:孔雀開屏,葉嘉酬賓
向茶客介紹泡茶的時候所需要用的茶具、茶器、茶、茶桌等等。蘇東坡對茶葉的贊美就用到了葉嘉這一詞,因此到現(xiàn)在形容茶葉的好品質(zhì)。
第三道:大彬沐淋,烏龍入宮
就是用開水溫茶壺,然后倒入茶葉,同時大彬制作紫砂壺的一代宗師,制作紫砂壺被人視為至寶,因此人們把名貴紫砂壺稱為大彬壺。
第四道:高山流水,春風(fēng)拂面
高山流水就是提高水壺,然后向紫砂壺內(nèi)沖水泡茶,同時使壺中茶葉在壺中翻滾,主要作用是洗茶。
春風(fēng)拂面是茶湯表面會泛起的白色泡,然后使用壺蓋輕輕地刮去,讓茶湯更清沏潔凈,可以看到茶壺內(nèi)茶葉的形態(tài)。
第五道:烏龍入海,重洗仙顏
品巖茶有一個講究:頭泡湯,二泡茶,三泡,四泡是精華。頭一泡的茶湯一般呈琥珀色,然后倒入茶海,把這個過程仿佛蛟龍入海的形態(tài)。
重洗仙顏意喻為茶壺第二次沖水。在茶壺內(nèi)沖水后蓋上茶壺,還需要在蓋后的茶壺用開水澆淋壺的外部,有利于茶壺中的茶香散發(fā)。
第六道:母子相哺,再注甘露
沖泡巖茶一般都會備兩把壺,一把泡茶使用的紫砂壺,稱為母壺;另一把壺主要是用于儲存茶湯,稱為子壺。如果是使用三才碗的話那么另外一個就是公道杯。
再注甘露就是母壺中的茶水倒干后,接著再沖開水。
第七道:祥龍行雨,鳳凰點頭
祥龍行雨就是把茶湯快速均勻依次倒入聞香杯中,其寓意甘霖普降吉祥之意。
鳳凰點頭當(dāng)子壺茶湯所剩不多時,快速斟茶改為點斟茶,可以看到茶藝師持壺手勢一高一低點斟茶水,也可以稱為向茶客行禮致敬。
當(dāng)然還可以稱為關(guān)公巡城,韓信點兵。但是在茶空間中主要體現(xiàn)的是和氣的美感,而關(guān)公巡城,韓信點兵帶有兵戎相見的意思。
第八道:龍鳳呈祥,鯉魚翻身
把品茗杯倒扣在聞香杯中,稱為龍鳳呈祥。然后再快速把杯子翻轉(zhuǎn)過來,使茶湯從聞香杯倒入杯中,稱為鯉魚翻身。
第九道:捧杯敬茶,眾手圍盅
捧杯敬茶是通過茶藝師用雙手把裝有茶的杯子恭敬地給右側(cè)第一位客人,然后在行注目點頭禮后把茶傳給他??腿私拥讲韬?,需要向茶藝師點頭致謝,然后在按照茶藝師的禮節(jié)依次將茶傳給下一位客人,直到傳給最遠(yuǎn)的客人為止。這樣可使賓主們更融洽。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cha/6435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正山小種泡茶水溫多少度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