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盞茶為10分鐘,一炷香為5分鐘,一盞茶、一柱香皆為古代計時的一種方法,而喝茶的杯子則被稱為盞,在古代一刻等于30分鐘,一刻有三盞茶,一盞茶有兩柱香,因此一盞茶則指的是10分鐘,而一柱香則指的是5分鐘。
清朝對于計時方法有一句口訣:“一年有十二月,一月有五周,一周有六日,一日有十二時辰,一時辰(2小時)有四刻,一刻(30分)有三盞茶,一盞茶(10分鐘)有兩柱香,一柱香(5分鐘)有五分,一分(60秒)有六彈指,一彈指(10秒)有十剎那。一剎那就是一秒鐘”。
獨在幽處品茶,常在靜室聽雨。尋閑覓靜,擇一塵埃落定處,拂拭初心,喧囂歸靜,一盞茶,一縷風,靜謐的時光了無痕。
慣看蒼生事,甘苦相依,喜憂為繼,心不隨之流轉(zhuǎn),迷時不惑,放下執(zhí)著,煮一壺茶,任時光悠悠,看星生月落,虛以此心,一時不知東方既白。閑靜在心內(nèi),俯仰皆是,坐臥即得。
大約相當于現(xiàn)在的十五分種左右,即古時的“一刻”。
古代除了用日晷計時外,還以漏刻計時。這種計時方法分一晝夜為一百刻(一刻相當于今天的14.4分鐘)
實際上,香的燃燒時間是如“六盤水的孩子”所言的:受材料、長度、粗細、潮濕度、氣溫、氣壓、風力、風速等影響。但考慮到由古至今,香(普通人家一般祭祀用的那種)外形與今日無太大區(qū)別,而今日的香燃燒時間沒有長至一個小時的,大型香不在談?wù)摲秶?,因為說古時燃香計時沒有刻意取大香的。所以在我過往的演證中得出我上述的答案。
一炷香=5分鐘;一盞茶=10分鐘。 曾經(jīng)的計算時間的單位:一年有十二月,一月有五周,一周有六日,一日有十二時辰,一時辰有四刻,一刻有三盞茶,一盞茶有兩柱香,一柱香有五分,一分有六彈指,一彈指有十剎那。一剎那就是一秒鐘。 喝一碗茶的時間,從端上來開始,然后慢慢品嘗,一飲而盡,其實就是一碗茶涼到可以入口的程度所用的時間。夏天要15分鐘,冬天10分鐘都用不了。 至于一柱香是多久并沒有定論,在古文中也是和“一盞茶”、“一頓飯”一樣,是一個時間的大概長度,不用太過在意,大概也就十來二十分鐘差不了。
一剎那者為一念,二十念為一瞬,二十瞬為一彈指,二十彈指為一羅預(yù),二十羅預(yù)為一須臾,一日一夜有三十須臾?!睋?jù)此,可推算出具體的時間來。即一天一夜24小時有480萬個“剎那”,或24萬個“瞬間”,1萬2千個“彈指”,30個“須臾”。再細算,一晝夜有86400秒,那么,一“須臾”等于2880秒48分鐘,一“彈指”為7.2秒。一“瞬間”為0.36秒,一“剎那”卻只有0.018秒。而樓主所說 一盞茶 在下認為所有的小說在描寫 一盞茶的時候都用到 須臾這個詞 須臾之間 那位說10分鐘的仁兄 可能不懂茶道哪有人飲茶像灌水一樣 喝完就走的要品 說白了就是 要把儒雅與高貴發(fā)揮的淋漓盡致之后才算喝完所以一盞茶的時間 肯定在30-45之間形容10分鐘上下 不是用一盞茶 而是用 片刻這個詞一般都在勸人等待時被提及主人家的仆人 都會對客人說 請稍坐片刻 我家主人馬上來招待諸位雖然等的時間可能是個概數(shù) 就和我們讓人等待時倉促出口的 馬上就好一樣雖然可能會讓人等上半天但是所指的馬上和片刻是一樣很短暫的時間用語 為的只是消除等待者心煩的措辭罷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chawenhua/394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茶室插花的目的
下一篇: 倒茶是從左邊還是右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