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人吃茶是慣了的,不過那回在湘西才真正是“吃”了一回茶。
一行人在導(dǎo)游的帶領(lǐng)下游覽世外仙境桃花源。時近中午,玩了半天均感有些肚饑力乏。這時導(dǎo)游仿佛看出了我們的心思,說要帶我們?nèi)コ岳薏琛?/p>
來到茶室鬧哄哄坐下,只見每桌都有十來人左右,團團坐定。桌上擺放了好幾盤大蒜、花生、油條、饅頭、包子之類,有耐不住饑的小伙子伸手想拿桌上的油條,被導(dǎo)游制止:“吃擂茶的規(guī)矩,茶來之前桌上的東西不能動?!蹦遣枋裁磿r候才來呢?導(dǎo)游微微一笑:“來了,來了?!?/p>
果然來了。只見幾位衣著清爽的服務(wù)員手拎茶壺,從門外魚貫而入。她們?yōu)榭腿艘灰唤议_碗蓋,將茶水高高注入茶碗中(那是要有一定功夫的)。茶水冒著騰騰的熱氣,上面浮著黑乎乎的東西,我仔細看了一下,大約是些芝麻和炒米之類。我學(xué)著導(dǎo)游的樣子,將黃豆、蠶豆、綠豆、花生、油條(撕碎),鍋巴等分別放入茶水中,就著包子、饅頭、醬菜、醋黃瓜、大蒜什么的喝下去,不,該叫吃下去。剛一見底,馬上就有服務(wù)員來為你添滿,整個桌上只聽得一片“唏哩唿嚕”的聲響,服務(wù)員手拎茶壺穿梭般不停地添茶加滿。就這樣一碗接著一碗,一盤接著一盤,直將肚子灌得飽飽的。個中滋味自不待言,只記得茶又香又鮮,菜也非常可口,特別是醬菜、大蒜之類,平時在家是不大碰的,那次居然吃得津津有味。
茶足肚飽,大家嗑起剛才冷落一旁的瓜子,又有人問起導(dǎo)游擂茶的來歷。這回他不賣關(guān)子了:原來擂茶是將生米、生姜、生茶葉三味,用水泡濕,佐以食鹽少許入擂缽用山蒼子木為杵搗研而成。因其制作過程中搗研的姿式象擂鼓,故名擂茶。飲之可以解渴,消暑,去瘴。傳說東漢末年,猛將軍張飛率兵攻打武陵郡,行軍至烏頭村(今桃花源一帶),軍中暑疫大盛,當(dāng)?shù)卮迕瘾I上“三生飲”(即擂茶)治之,服者便愈,于是流傳至今。
來源:杭州日報 者作:袁達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chawenhua/714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溫庭筠《西嶺道士茶歌》茶歌作品詳解
下一篇: 印度馬薩拉茶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