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茶的飲法除煎茶法外,還有庵茶、煮茶等。
將茶葉先碾碎,再煎熬、烤干、舂搗,然后放在瓶子或細口瓦器之中,灌上沸水浸泡后飲用的,稱為庵茶?!扳帧保ㄒ魕an)字原意為半臥半起的疾病,在此用來稱庵茶,是夾生茶的意思。在唐代庵茶法不僅在民間流傳,在宮廷中也用此法飲茶。
唐代另一種飲茶法是唐以前就盛行的煮茶法,即把蔥、姜、棗、橘皮、薄荷等物與茶放在一起充分煮沸,或者使湯更加沸騰以求湯滑,或者煮去茶沫。這種方法在唐代已經(jīng)過時,陸羽就認為這種方法所煮出的茶“斯溝渠問棄水耳,而習俗不已”,就如同應倒在溝里的廢水一樣不堪飲用,而世人一向的習慣就是這樣的?,F(xiàn)代民間喜愛的打油茶、擂茶等,則為原始煮茶遺風。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chawenhua/715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綠茶茶葉進化史介紹(茶的起源與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