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s6iya"><pre id="s6iya"></pre></ul>
    • <kbd id="s6iya"><pre id="s6iya"></pre></kbd>
    • 登錄
      首頁 >> 茶常識 >> 常識

      七子餅茶的由來故事

      品茶 2023-05-03 10:50:21

      七子餅茶的由來故事

      七子餅茶的由來有這樣一個故事。相傳

      ,過去在普洱困盧山,有一盧姓人家
      ,家境貧寒,種茶為生
      ,家有七子一女

      七個兒子長大成人后,繼承父親制茶的事業(yè)

      ,分別靠在山中采野茶為生
      ,長期下來分別在所在地方結(jié)婚、安家
      、生子
      ,并各據(jù)一方。

      只有每年父母生日才回到普洱

      ,并用棉布小袋裝好自己采制的最好的茶帶回家中
      ,茶一路上擠壓成了餅,但味道卻更好

      老人十分珍惜兒子們送來的茶

      ,用竹殼包扎在一起存放著
      ,待來年或多年后,家中來了好友
      、上賓
      ,拿出來款待客人。

      客人觀其色

      ,聞其香,品其味后贊不絕口
      ,問起茶的來源和名稱
      ,老人就會自豪地指著竹殼團對客人說:“這是我的七個兒子?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p>

      后來

      ,“七子拜壽”和“七子餅茶”成為當(dāng)?shù)丶言挘曉絹碓巾?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許多茶人
      、茶商紛紛慕名而來,指名要“七子餅茶”
      ,各地茶坊
      、茶商也紛紛仿效,七子餅因此流傳至今

      普洱茶歷史的劃分的三個時期

      行業(yè)內(nèi)人士把普洱茶近百年歷史大致分為號級茶

      、印級茶和七子餅茶三個時期。

      1

      、號級茶——是指從上世紀初起至1938年創(chuàng)立的“中國云南茶業(yè)貿(mào)易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止期間的私人茶莊制茶的產(chǎn)品

      主要茶品有:百年同慶號(有馬龍、雙獅)

      、貢品同慶號
      、福元昌號(有紫票、紅票
      、藍票)
      、宋騁號(有紅票、藍票)
      、孫羲順
      、貢品同興號(有厚紙、薄紙)
      、宋騁敬昌號
      、敬昌號、江城號
      、同昌號黃文興
      、同昌黃記(有紅票
      、藍票)、楊騁號
      、普慶號
      、車順號、鼎興號(有紅票
      、藍票)
      、易武興順祥號、易武永茂昌
      、福祿貢
      、思普貢茗、群記圓茶
      、猛景號
      、新興號、云南河內(nèi)號等等

      2

      、印級茶——從1938年中茶公司成立后,生產(chǎn)首批紅印圓茶為開始
      ,至1967年
      ,在這期間生產(chǎn)的茶品為印級茶。

      以中茶公司成立為起點標(biāo)志

      ,從私人茶莊為主導(dǎo)轉(zhuǎn)變成以國家 *** 工廠為主導(dǎo)生產(chǎn)茶葉
      ,是一個重大轉(zhuǎn)變,生產(chǎn)的規(guī)模和方式
      、產(chǎn)品的質(zhì)量和包裝特點等都有與號級茶的時代不同
      ,至1967年中茶牌圓茶改為七子餅茶后才有標(biāo)志著印級茶時代的結(jié)束。

      主要茶品有紅印圓茶

      、綠印圓茶
      、無紙紅印、無紙綠印
      、大字綠印圓茶
      、小字綠印圓茶、黃印圓茶
      、圓茶鐵餅等
      ,按資料介紹印級茶大多數(shù)茶品都是勐海茶廠制造的。

      3

      、七子餅茶——二十世紀60年代中后期
      ,中茶牌圓茶改名云南七子餅茶為開始,至本世紀初云南各大國營茶廠轉(zhuǎn)制而告一段落。

      主要茶品有昆明簡體字七子餅茶

      、下關(guān)中茶牌簡體字七子餅
      ,上兩款是早期與印級茶交錯生產(chǎn)的,使用的是中茶牌商標(biāo)

      上世紀80年代有:下關(guān)中茶牌繁體字七子餅(8653鐵餅)

      、黃印七子餅(認真配方黃印)
      、大藍印七子餅
      、水藍印七子餅、7542-73青餅
      、8582青餅
      、紅帶七子餅、7532雪印青餅
      、80年代7542和7582的厚紙和薄紙青餅、88青餅等等

      90年代后除了昆明

      、勐海、下關(guān)生產(chǎn)的傳統(tǒng)常規(guī)茶外
      ,印刷包裝還有紅大益
      、紫大益牌子的七子餅。

      另外

      ,還有后建的大渡崗
      、黎明等大型茶廠出品和茶商到各大廠訂造的七子餅茶。

      大益七子 什么意思

      云南西雙版納勐海茶廠的七子餅普洱茶
      云南大益茶業(yè)集團(勐海茶廠):
      云南大益茶業(yè)集團是目前中國首屈一指的現(xiàn)代化大型茶業(yè)集團

      ,旗下包括勐海茶廠(勐海茶業(yè)有限責(zé)任公司)
      、云南大益茶業(yè)有限公司、北京大益茶文化交流中心
      、北京皇茶茶文化會所有限公司和云南大益快樂品茗在線服務(wù)有限公司等成員企業(yè)
      ,擁有享譽海內(nèi)外的“大益”品牌。
      七子餅茶
      ,又稱圓茶
      ,是云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海縣勐海茶廠生產(chǎn)的一種傳統(tǒng)名茶
      。七子餅茶也屬于緊壓茶
      ,它是將茶葉加工緊壓成外形美觀酷似滿月的圓餅茶,然后將每7塊餅茶包裝為1筒
      ,故得名“七子餅茶”
      七子餅茶的來歷另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七子餅茶原先是打唐代開始由邊境貿(mào)易而得來的
      。簡稱茶馬市,交易的時候是七張餅捆扎好外加一張餅一共八張過數(shù)的。另外那張分離的餅做啥用咧
      ?是用來上稅滴

      還有另一種說法:一餅茶為357克,一筒七餅
      ;357克*7餅茶=2499克,約2.5公斤
      。一件12筒約30公斤。一匹馬馱2件約60公斤
      ,剛好可以負重前行
      ,先人早已算好了,舊時馬幫就是這樣運茶的

      普洱茶七子餅是哪七子?

      七子餅茶其實就是普洱茶的一種

      ,之所以叫七子餅是因為普洱茶在清朝被作為貢品上貢朝廷
      ,為了便于運輸和統(tǒng)一規(guī)格故做成餅狀,并規(guī)定一餅重量為357克
      ,七個餅為一提
      ,十二題為一只,一只的重量就約為30千克
      。以此來作為普洱茶的特有身份證
      ,這樣普洱茶就有了自己的身份標(biāo)志。因為是七個餅為一提所以就稱七子餅啦
      。在云南口碑好的普洱茶品牌有大益
      、龍潤。外地游客一般都買這兩個牌子
      ,有質(zhì)量保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chawenhua/811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

      ,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
      ,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
      ,請聯(lián)系管理員
      ,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
      ,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
      ,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
      ,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
      ,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guān)文章
      禪茶一味|熙熙攘攘名來利往
      禪茶一味|熙熙攘攘名來利往世界大千,煙火人間
      。城頭上風(fēng)來雨去,長空暮色
      ,來者執(zhí)于名
      ,去者執(zhí)于利,來來往往
      ,徒生妄想
      。陽光普照,熙熙攘攘的天下
      ,熱鬧時喧囂滿耳
      ,繁華時流水不停,所欲者
      ,由心生
      ,由緣遇,由塵擾
      喝茶最大的智慧:不會喝茶
      佛教中有這樣的修煉境界:“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還是山”
      。佛教中有這樣的修煉境界:“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還是山”。一開始,你看到一壺茶香滿室的好茶
      ,噴香撲鼻
      周總理與六安瓜片的情緣,
      喝茶敲桌子是什么意思
      喝茶敲桌子是什么意思因為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是一個非常注意規(guī)矩和禮儀的國家
      ,所以無論在什么事情上,都非常的精致
      。不僅泡茶上面發(fā)明出來了很多的器具
      喝茶時這些禮儀常識一定要知道別再無知了
      茶桌上的禮儀常識01.衣著喝茶時候的衣著
      ,最好不要太浮夸
      、太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