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勢
1、抬掌到胸高,兩臂過直。糾正方法,兩臂放松,肘微屈,微展肩兩臂外旋,兩掌向前抬起到與肚臍同高,與肩同寬,同時微提踵,
2、提踵過高,站立不穩(wěn)。糾正方法,向前抬掌的同時,百會上領,腳趾抓地,微微提踵,腳跟離地約1厘米,慢慢起落,保持重心穩(wěn)定。
3、按掌與抬掌轉換時,旋腕不充分。糾正方法,按掌時保持掌心向下,按至兩胯旁時,指尖向前。以掌根為軸,兩掌坐腕外旋,指尖從向前,轉至向側、向后,然后松腕落掌指尖向下,掌心向前。再接做向前抬掌。
挽弓
1、兩掌收于胸前時,掌心與肩同高。糾正方法,兩肩放松,兩掌收于胸前時,兩肘自然落于體側,掌心與膻中穴同高,兩掌間距離約10厘米。
2、側身挽弓時,身體過于前傾。糾正方法,向左轉身時,左手前伸稍高于肩,指尖與眼同高,頭微后仰,目視前上方,兩膝伸直,髖關節(jié)向右頂出,右肩下沉,右肘向后平拉。
引背
1、提踵拱背時,只向前合肩下插,不向上拱背,或合肩時肩上聳。糾正方法,在提踵旋臂向前下插掌時,目視兩掌食指,合肩含胸時,沉肩墮肘。同時圓背上拱,背與掌指對拉拔長。
2、后坐拱背時,臀部后突超過背部。主要原因,一是上步步幅過大。二是翹臀。糾正方法,一是上步時,步幅不超過自己一腳遠。二是后坐時,向前勾臀,向后拱背,使背部后突超過臀部。
3、后坐拱背時,頭埋于兩臂之間向下看。糾正方法,后坐拱背時,兩臂內旋掌背相對直肘前伸,兩腕微屈相距約5厘米,低頭近視兩腕,起身按掌時,再平視遠方。
鳧浴
1、橫開步落腳不正,收腳并攏后腳尖斜向前。糾正方法,橫開步時,先落腳尖,腳跟外撐落正,使腳尖向正前方。
2、擺掌后轉頭向側前看時,未頂髖。糾正方法,擺掌后轉頭向側前看的同時,要繼續(xù)降低重心,并腿屈膝頂髖,使全身呈現頸、髖、膝三道彎。
3、擺掌頂髖向側前看時,低頭。糾正方法,擺掌頂髖向側前看時,頭要頂懸平轉,使頸椎與胸椎形成一定角度。
4、向左右兩側的擺掌都不到位。糾正方法,右腳向左并步時,兩掌從右向左擺至體側左后約45°,掌心都向后,屈膝轉頭目視右前方,髖向右側頂出。兩掌左上右下屈臂抱球,從左向右擺至右側偏后方,目視右手斜后方,左臂在頭上腦后方,髖向左頂出。
龍登
1、腳尖外展角度小,下蹲不充分,或手捧蓮花時腳跟離地。糾正方法,以腳跟后外側邊沿為軸,使腳尖外展大于90°成八字腳。下蹲時,膝關節(jié)充分外展,與腳尖方向一致。兩臂從兩膝中間前伸,再屈肘捧掌呈蓮花狀。
2、提踵舉臂撐掌時,兩臂夾角過大。糾正方法,兩掌上舉時,目視兩掌,兩掌稍寬于肩,兩臂夾角約30°。提踵撐掌時,兩臂角度不變,指尖側落,收頦微低頭看前下方。
鳥伸
1、腳跟外展后,兩腳間距小于肩寬。糾正方法,一是做龍登時,兩腳尖外展要充分。二是腳跟外展時,不要以腳掌為軸外展,要以腳尖為軸外展,腳跟外展要充分到位,使兩腳平行,不可成外八字腳。
2、身體前俯時,低頭、弓背,目視前下方,上體與地面不平行。糾正方法,身體前俯時,抬頭直背,目視前方,使上體與地面平行,兩臂垂直,兩掌翹腕,指尖向前按于體前。
3、拱身擺掌時,直背起身,沒有脊椎的蠕動伸展。糾正方法,拱背起身時,先弓腰低頭收頦,再由腰椎、胸椎、頸椎逐節(jié)蠕動伸展起身。上身起至45°后,把脊椎伸直,雙掌隨之稍前擺,再下按,還原抬頭直背俯身狀態(tài)。
引腹
1、頂髖側平舉旋臂時,頭部左右轉動,兩臂高低差別過大。糾正方法,頂髖側平舉旋臂時,頭部頂懸端正,面向正前。隨頂髖旋臂,使脊椎形成三道彎曲線。兩臂側平舉,微屈肘,直臂旋轉翻掌,兩臂自然平。
2、頂髖撐按掌時,上面的手臂內旋不充分,撐擺不到位。糾正方法,隨頂髖撐按掌,上舉的手臂要充分內旋,肘向側上后擺,使掌心向上,指尖向內,屈肘,臂成弧形,手掌撐于肩正上方,使小指垂線落于肩后側臑俞穴,目視上手另側前方。
3、身體緊張僵硬,頂髖時,頭部隨之側傾。糾正方法,無論側平舉頂髖,還是上下撐按頂髖,腰腹部都要完全放松,使脊椎形成多弧曲線。頭部頂懸,或面向正前或左右平轉,不能側傾。
鴟視
1、踢腳時,支撐腿直膝,勾腳時,支撐腿屈膝。糾正方法,踢腳同時,支撐腿屈膝,重心下降到位。勾腳時,保持屈膝,重心不起不落。
2、踢腳時,勾腳前踢動作過猛。糾正方法,踢腳時,屈膝重心下降,腳面繃直,腳尖帖地面緩緩踢出,踢到位后,再慢慢向上勾腳。
3、勾腳向后拉肩時,兩手下拉,兩眼向前平視。糾正方法,踢腳時,兩臂上舉到臉側前方。勾腳的同時,兩臂上伸,屈腕兩肩后拉,不要向下拉。同時要,撅頦抬頭向前探,兩臂向后拉至臉側后方,兩眼由平視轉為看前上方。
引腰
1、雙手向前推腰時,仰頭向上看。糾正方法,雙手向前推腰時,向后展肩合肘,身體反弓,收頦向前平視。
2、向前俯身幅度過大,低頭弓背。糾正方法,向前俯身,兩手垂擺至腳尖前時,上身與地面平行。頸部放松,自然伸直,不可低頭,目視前下方。
3、轉腰提肩時,肩臂僵直,手臂左右擺動。糾正方法,轉腰提肩時,以百會、脊椎、尾閭為軸,轉腰提肩向側看。肩臂放松,提落時保持手臂垂直于地面,另一只手臂保持原位不動。
雁飛
1、并步站立,兩臂側平舉,兩臂一高一低。糾正方法,兩臂側平舉時,多數人有自己不覺察的習慣性傾斜。這與脊椎的直立狀態(tài)和習慣有關。糾正方法,可面對鏡子,先閉目做側平舉,再睜眼觀察,找準自己習慣性傾斜方向,然后對鏡做校正練習,可恢復平正。
2、轉頭不充分,不到位。糾正方法,轉頭看傾斜的上、下手時,不能只是轉眼看到手就不再轉頭了。要充分轉頭,把下頦轉到肩上,正眼看手為好。注意,轉頭時一定要緩慢,轉頭的幅度要循序漸進,逐步到位。
3、兩臂不成45°傾斜,或兩臂45°傾斜兩肩仍水平,使兩臂與肩不成一條直線。糾正方法,兩肩要隨兩臂同時起落,使肩臂成一條45°斜直線,肩部不應有折角??瓷鲜謺r,頭微后仰,轉頭看下手時,頭微低,始終保持頸椎與兩肩的連線垂直。
鶴舞
1、兩臂前后平舉時,轉頭向側看。糾正方法,身體側轉,兩臂前后平舉時,頭不轉動,目視正前方手臂擺起。然后轉頭90°面向側方,同時余光看兩掌下按。
2、兩臂前后平舉時,前手高,后手低。糾正方法,因為兩臂側平舉,兩眼只看一只手時,多數人習慣看不見的手較低。因此,做此勢時,要特別注意把看不見的另一只手抬平。
3、轉身不充分,兩掌推按不到前后正方向,或轉身時腳下移動。糾正方法,轉身推按掌時,腳尖和膝關節(jié)均保持向前不動,要靠腰和肩的充分擰轉來轉身,使兩掌推按到前后正方向。
仰呼
1、兩臂從兩側下落時,直身后仰,沒有挺胸塌腰,身體反弓。糾正方法,兩臂從兩側下落時,上體微前傾,頭向后仰,挺胸、塌腰,使身體成反弓形。
2、仰頭回正時,兩側的手臂沒有向后平展。糾正方法,頸部放松,頭回正,兩側的手臂(手心向上)向側后水平外展,此時保持挺胸塌腰身體反弓,目視前方。兩手內旋翻掌時,身體調整正直。
折陰
1、上步舉臂時,身體不夠伸展。糾正方法,上步舉臂時,全身放松,手臂充分上舉,指尖向上,掌心向前,下臂擺至側下稍后,指尖向下掌心向后,挺胸展體兩臂上下對拉伸展。
2、兩掌向前向下向上采氣時,動作小不到位。糾正方法,手臂放松,兩肘自然伸直,從兩腳開步兩掌托至側平舉時起,掌心隨動作旋轉,始終向著采氣方向,兩掌盡量劃出最大的弧線。
3、兩掌從腿前托起過高,到了胸部。糾正方法,兩掌從腿前托起至腹前,約與臍同高。然后內旋翻掌,下按垂落于體側,接做下一個動作。
收勢
1、兩掌三次體前合抱,手的高度完全一樣高。糾正方法,三次體前合掌要抱于三個不同的高度。第一次是兩掌合抱胸前,約于膻中穴同高;第二次是兩掌合抱上腹前,約與中脘穴同高;第三次是兩掌合抱下腹前,約與神闕穴同高。
2、最后兩掌相疊合于腹前,松手垂臂,收腳并步。糾正方法,三次合抱后,兩掌虎口交叉相握撫于肚臍,調息一次后兩掌分開,摩帶脈至腰側下按,垂臂體側,收腳并步,目視前方。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chuantongwushu/6684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武術流派之預備勢——健身氣功的敲門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