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古之善為士者①,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②;豫兮若冬涉川③;猶兮若畏四鄰④;儼兮其若客;渙兮其若凌釋;敦兮其若樸;曠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濁;澹兮其若海;飂兮若無止。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孰能安以動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注釋】
①士:懂得“道”,行為符合道之法則的人。
②容:形容,描述之意。
③豫:獸名,性多疑,每有行動,踟躇不敢行,這里用以形容行為之瞻前顧后。
④猶:獸名,其特點與“豫”相似。
【譯文】
古時善于行“道”的人,見解微妙而且深刻玄遠,不是一般人所能了解的。正因為他深藏不露無法了解,所以只好勉強用下面一些比喻來將他描述:他的小心謹慎啊,就像冬天赤腳涉水過河時那樣逡巡不前;他的警覺戒備啊,就好像居于強鄰的包圍之中,不得不時時警惕萬分;他的拘謹嚴肅啊,就像在做客一樣;他的融合可親啊,就好像正在消融的冰;他的醇厚質(zhì)樸啊,就像沒有雕琢過的原木;他的曠遠豁達啊,就像空曠的山谷一樣;他的渾厚寬容啊,就像渾渾濁濁的江河大流一樣。誰能在動蕩中靜止下來,在安靜中慢慢變得澄清?誰能在安定中變動起來,使其慢慢顯出生機?保持上述道的要義的人,不肯自滿。正因為他從不自滿,所以能夠去故更新。
《道德經(jīng)》第十五章“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類似溫養(yǎng)的狀態(tài)。這在見獨之后可以一步到位,是明顯的頓法。
在大成凈土法里面,一旦見獨,后面的事情,就是培養(yǎng)這顆“真種子”,讓它發(fā)展為“嬰兒”,乃至陽神。
只不過,凈土法用的純是玄關(guān),不用象丹道那樣捉虎擒龍。
道德經(jīng)的體系,則是一步到位,一氣呵成。
丹道:漸法;大成凈土:頓漸結(jié)合;
羲黃老莊:頓悟頓成;----三者最終殊途同歸。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daodejing/6201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