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末期的左丘明除了寫《左氏春秋》外,還寫了一部書叫《國語》,這部書里有一篇《敬姜論勞逸》
“勞則思”中的“勞”并不單單是“勞動”,而是說人只有經(jīng)歷艱難困苦
敬姜論勞逸
一個人一定要吃“勞其筋骨”的苦
東晉時期
陶侃運甓
一個人環(huán)境好
“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編撰過一部史書叫《新唐書》
,其中有一篇叫《褚遂良傳》,里面有記載了褚遂良向唐太宗的勸諫名言:“奢靡之始,危亡之漸”。原來,唐太宗的第四個兒子叫李泰,被封為魏王。李泰講究的禮儀和生活待遇幾乎和太子一樣,生活也極為奢侈,唐太宗對他的行為也很寬容,并說:“舜帝制造了漆器,禹帝雕飾俎器,當(dāng)時認為這樣做不對而勸諫的人有十幾個,而舜帝和禹帝并沒有因此而停止這些食器之類的事情,李泰這些小事情又算得了什么呢?”褚遂良還是勸諫說:“雕琢害力農(nóng),纂繡傷女工,奢靡之始,危亡之漸也?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褚遂良向唐太宗的勸諫
無獨有偶
子曰:“愛之
”能勿勞乎:使之勤勞,不能好逸惡勞
。▲能勿誨乎:規(guī)勸
,勸諫,使之知錯能改。【譯文】
孔子說:“愛他
,怎能不叫他懂得吃苦耐勞呢?真心對待他,怎能不盡心勸諫呢?”好逸惡勞,好吃懶做的人只會一事無成
。父母和子女之間,師長和弟子之間,君主與臣子之間都要做到相互勸勉,以驕奢淫逸為恥辱,不能貪圖安逸享樂,懂得勤儉節(jié)約,吃苦耐勞。《憲問篇》子曰:“士而懷居,不足以為士矣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國語·魯語·公父文伯之母論勞逸》:“夫民勞則思,思則善心生
;逸則淫,淫則忘善,忘善則惡心生?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譯文】百姓勤勞就會想到節(jié)儉,想到節(jié)儉就會產(chǎn)生善良的心
;安逸則會放縱,放縱就會忘記善良,忘記善良就會產(chǎn)生壞心。爾今曰:“胡不自安
。”以是承君之宮【譯文】你剛才卻說:‘為什么不自求安逸?’用這樣怠惰的態(tài)度來擔(dān)任國君賦予你的官職
左丘明的《國語》一書中
,有一篇敬姜論勞逸,敘述魯大夫公父文伯的母親——敬姜,對兒子的一番教訓(xùn),政治思想非常高。她說人必須要接受勞苦的磨練:“勞則思,思則善心生;逸則淫,淫則忘善,忘善則惡心生?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所以古代許多懂得為政的人
,都善于運用“勞之”的原則,使得官吏、百姓沒有機會耽于逸樂?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最好自己多做“苦役”
武術(shù)是人體在運動,不過雖是外動而內(nèi)心反易得靜
一個孩子的家庭條件特別好,生活環(huán)境太舒服
在中國的戰(zhàn)爭史上
如果一個人有遠大的志向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daojia/14093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
上一篇:
。" rel="prev">
易經(jīng)入門
,其德乃博”" onerror="nofind(this)" >
。" onerror="nofind(th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