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有一個終極的和諧社會之夢,她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君仁臣忠……
這樣的世界即是一個大同世界!
他到底是個什么樣子呢?
“大道之行也,與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薄鳚h·戴圣《禮記·禮運篇》
譯文:在大道施行的時候會是怎么樣的呢?天下是人們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有才能的人選出來,(人人)講求誠信,培養(yǎng)和睦氣氛。因此人們不單奉養(yǎng)自己的父母,不單撫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終其天年,中年人能為社會效力,幼童能順利地成長,使老而無妻的人、老而無夫的人、幼年喪父的孩子、老而無子的人、殘疾人都能得到供養(yǎng)。男子要有職業(yè),女子要及時婚配。(人們)憎惡財貨被拋棄在地上的現(xiàn)象(而要去收貯它),卻不是為了獨自享用;(也)憎惡那種在共同勞動中不肯盡力的行為,總要不為私利而勞動。這樣一來,就不會有盜竊、造反和害人的事情發(fā)生,(家家戶戶)都不用關(guān)大門了,這就叫做理想社會。
而這樣的大同世界,是如何構(gòu)架的呢?
這自然離不開兩個法則:
一曰道德,二曰禮制
道德推行的思想,而禮制推行的是行為。
那道德與禮制到底是什么關(guān)系呢?
有人說,道德孕育了禮制,但禮制不能反推道德!
但在我看來,這正如“到底是雞生蛋還是蛋生雞的問題”,其實,千人千面,不同的人對同一現(xiàn)象,看到的并不相同!
有人想要雞,他認為雞生了蛋;
有人想要蛋,他認為蛋生了雞!
但事實上,雞生蛋,蛋生雞,生生不息,不會因為某些人的觀念分歧而改變過!
所以,這個世界本是每個人虛妄的假象,關(guān)鍵是看,評判者的核心訴求是什么?
現(xiàn)代人,常聽一句這樣聳人聽聞的話:
”封建道德是腐朽的,糟粕的,是奴化的;封建禮教是吃人的……“
豈不知,道德與禮制的根本,來源于對大同世界的夢想,離開了大同世界,談道德,必然落入教條,不能與最高追求相結(jié)合的話,就會帶來道德的虛偽化,這就是所有圣賢之學墮落的軌道。
所以說,回歸大同世界,如果你認同這個價值觀,那么剩下的問題就迎刃而解,所有的經(jīng)典的解讀,必須回歸到大同世界這個中國人最高的夢想中來,所謂道德就是大同世界思想的推行,所有的禮制,就是所有合乎大同世界思想的行為的推崇!
如果了解了這些,我們讀經(jīng)典時就不會脫離語境而落入望文生義的困惑中,甚至列舉出極端的假設前提,為了否定而否定,自圓其說。
人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呢?
第一首先要明白,所有文字的表現(xiàn)力是有限的,她離完整表達作者的思想相去甚遠;
其二,文字有不同的表現(xiàn)手法,有夸張的,有比喻的,脫離了語境而肆意解讀,必然與古圣先賢的思想謬以千里。
所以解讀經(jīng)典,首先緊握作者的核心思想,才不至于出現(xiàn)不該有的偏差,甚至謾罵!
當然回歸主題,思想教化的真正價值,是帶來行動和改變,也就是,道德是靠禮教轉(zhuǎn)化成行動的,人們靠道德得到教化,靠禮制去體會道德的真實,生活的本質(zhì),兩者相輔相成,正如陰陽的兩面,互相推動,螺旋上升。
對于國學經(jīng)典的解讀,出了很多膚淺的、粗鄙的評價,究其原因,就是現(xiàn)代人,已經(jīng)缺乏了中國人的思維,他們很多人已經(jīng)成了西方人,他們雖然是中國人的面孔,卻沒了中國人的傳統(tǒng)思想!西方人思維方式是一維的,對問題的看法不是對就是錯,不是yes就是no;
而中國人卻不是,中國人具有易經(jīng)思維: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易傳·系辭上》;或”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中國人看問題,陰中有陽,陽中有陰,對是有前提的,錯是有條件的!脫離時空情景解讀經(jīng)典,畢將誤入歧途,甚至顛倒黑白。
由此,對禮制的解讀,一定要結(jié)合道德思想的核心,也就是道德的作用在于滋潤人心,而禮制的作用在于,用行動去體會道德的真實,由此解讀禮制,切不可拘泥于外行,而在于其對道德的印證,我們透過道德,看禮制,方能發(fā)自內(nèi)心的接納并欣喜。
最近看了不少關(guān)于《弟子規(guī)》之爭,弟子規(guī),原名訓蒙文,是古時候長輩、先生對童蒙的訓誡文,很多現(xiàn)代的家庭,用現(xiàn)代人的思想,去解讀原文,一定會發(fā)現(xiàn)很多的不適應,甚至自以為是的謬誤,更有甚者是批判乃至謾罵。
比如有人說這是奴化孩子的教育!
這是捆綁孩子創(chuàng)造力的教育!
這是封建糟粕的教育!
其根本原因就是脫離了時空、語義來解讀原文,他們甚至不理會本是文學修辭手法而且單單追求字面本意,自圓其說的曲解!
脫離了道德來解讀禮制,不是迷信的,就一定是邪惡的。他本就是一篇母親、先生對孩子們的諄諄教導,他不能脫離孩子的童蒙時代,更不能脫離他的:“弟子規(guī) 圣人訓 首孝悌 次謹信 泛愛眾 而親仁 有余力 則學文“的核心價值觀。
對經(jīng)典的學習,重要的是“會其神,臨其境”
從經(jīng)典里面,有的人看到了博大精深的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偉大的大同世界思想,而有的人,看到的處處是糟粕!
我沒有評判誰對誰錯。
我只想說,你看看人人是佛,因為佛在你心中,你看處處是惡魔,只因為你處在暗無天日的地獄世界!
而你我實際上處于同一個世界,看到的是同樣的事,從沒改變過。
?
?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ddjy_103/249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