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jīng)》六十四卦的第一卦是象征天的乾卦,圣人用卦辭“元亨利貞”描述了天道運行的總規(guī)律。
這四個字,在六十四卦的卦辭、爻辭中出現(xiàn)的頻率極高,可以說是貫穿于整部《易經(jīng)》。
程頤講:“元亨利貞,謂之四德。元者,萬物之始;亨者,萬物之長;利者,萬物之遂;貞者,萬物之成?!?/p>
天道運行,從元到貞,再貞下起元,循環(huán)往復,永不停息。
天道是事物本來的發(fā)展規(guī)律,不論我們?nèi)绾螤?,都爭不過天道。
01
元:君子慎始,方得善終
《周易·文言傳》中講:“元者,善之長也”。
元是創(chuàng)始的意思,是萬物存在的原因,也是一切善行的基礎(chǔ)。
古人云:“慎始善終?!?/p>
人的成長,每走一步,都要謹慎決定是否開始,一旦邁開第一步,不論過程多么艱難,切記保持初心,不斷努力,堅持下去。
所謂終,并非全在結(jié)果,過程中的收獲一樣重要。
學會靜心活在自己的時序里,不與他人爭快慢,找到適合自己的速度,專心走好腳下的路,時間自會給你答案。
宋代著名禪師道謙,曾與幾位好友一起外出參訪,因路途遙遠,舟車勞頓,其中一位叫宗圓的好友,總是被拉在最后,他叫苦不迭,一直嚷著要回去。
道謙禪師停下來,安慰道:“你我皆發(fā)心參禪,如今已走到半路,放棄委實可惜。不如這樣吧,后面的旅程,能幫你做的事,我盡量幫,但有五件事,只能你自己做?!?/p>
宗圓問道:“哪五件啊?”
道謙微微一笑說:“吃、喝、拉、撒以及走路?!?/p>
言畢,宗圓恍然大悟,想起此行的目的,走不快,可以慢一點,走不動了,歇歇腳,盡力前行,總會有所收獲。
于是,一路上他再也沒有說過半句怨言。
人生在世,有不少人選擇半途而廢,走著走著,就忘記了當初因為什么而開始,又為何要堅持。
究其原因,是草率的開始,往往帶來潦倒的結(jié)局,沒有被認真謀劃過的開頭,注定是一場迷途。
慎始才能善終,堅持終達遠方。
02
亨:方以類聚,物以群分
《周易·乾》有云:“同聲相應,同氣相求?!?/p>
環(huán)顧四周,我們會發(fā)現(xiàn),具有相同頻率的人,往往更容易被彼此吸引,產(chǎn)生共振,因此聚集在一起。
公元前343年,齊宣王即位,秉承其父齊威王禮賢重士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廣納人才。
有一次,齊宣王讓政卿大夫淳于髡,舉薦治國能士,不料,他一天之內(nèi)竟然推薦了7名賢才。
齊宣王喜憂參半,擔心淳于髡只重數(shù)量而忽略質(zhì)量,便問道:
“都說方圓千里找不到一位賢人,先生為何一日之內(nèi),就能舉薦這么多人,由此來看,有才有德之人遍地可尋,不難找嘛?!?/p>
淳于髡笑了笑,說:“柴胡、桔梗長于山中,若去陰冷潮濕的地方找,只能無功而返,但若到山上找,便可車載斗量。
世間萬物,皆以同類相聚,我淳于髡也算是個賢人,身邊的朋友自然品行高潔,才能卓著,您找我求賢,就像在火石上取火一樣容易?!?/p>
從古至今,只有圈子相同的人,才能融合到一起,想要知道一個人的品性,看看他周圍的朋友便可知一二。
一個好爭之人,他身邊的人也大都爭強好勝,充滿戾氣。
大鵬展翅,扶搖直上,能與之齊飛的,必為俊鳥;蛇鼠一窩,蠅營狗茍,與之同行的定是豺狼。
人的成長,離不開圈子的影響,“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和誰在一起,決定了人生的走向。
03
利: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只有心存善念的人,才能在欲望面前及時剎車,不為一時的誘惑而喪失理智。
紅頂商人胡雪巖,有天正在書房和幾個大掌柜開會,盤點近期分號收入。一番核算,發(fā)現(xiàn)獲利頗微,大為不滿。
正在此時,門房小廝來報,說外面有個商人,急事求見。
商人進門后,一臉焦灼地說他因決策不當,賠了本錢,需要一大筆錢周轉(zhuǎn),為此,他愿意以極低的價格出讓自己的全部家產(chǎn)。
胡雪巖聽完后,打發(fā)商人先回去等消息后,連忙派人核實到商人所言不虛,當晚,他緊急從各個商號調(diào)來了大量現(xiàn)銀。
第二天,胡雪巖把商人請來,以高于市場的價格,收購了他的房產(chǎn),并承諾等他度過難關(guān),隨時可以贖回,在原價的基礎(chǔ)上付點利息即可。
商人感恩戴德離開了胡家后,眾人不解,紛紛問胡雪巖,大掌柜賺錢少了,要挨罵,現(xiàn)在有這么好的賺錢機會,為何不抓住。
胡雪巖笑著說:“低價買入,固然很占便宜,但那個商人,可能這輩子就翻不了身,一家人生活無著落,我良心上也過不去。誰都有過不去坎,能幫就幫點吧?!?/p>
后來,那個商人,成了胡雪巖的終生合作伙伴。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爭一時之利的人,終將失去長遠的利益和發(fā)展。
陷在一分一毫的算計中,哪怕占到一點便宜,也會因為提防別人算計,而身心疲憊,內(nèi)心不安。
天地無私,故能融載萬物。
人爭到最后,其實被算計的還是自己。
04
貞:天地人道,忌盈好謙
山東京博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韻升說:“做事情必須符合三道,即天道、地道、人道。所謂天道、地道就是遵循事物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要順勢而為,不可逆勢而動。順天道、應地道,了人道,自有商道?!?/p>
《易經(jīng)·謙·彖》有言:“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謙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君子之終也。”
天道、地道、人道,都是忌盈好謙。
所謂盈,就是滿,驕傲自滿、狂妄自大、目中無人,追求圓滿,這是人最大的禍端。
自高自大的人,眼里只能容得下自己,看不見別人,由此一來,必然感知不到危險,禍亂也會隨之而來。
前秦天王苻堅即位后,重用賢臣,只用了8年便一統(tǒng)北方,并遠征西域,前半生功勛卓著,卻在淝水之戰(zhàn)中以二十多萬兵力,敗給了只有八萬兵力的東晉,他的國家也由此衰敗。
苻堅原本是個謹慎的人,善于聽取不同意見,但驟勝讓他變得自命不凡,好大喜功。
他對大臣們說:“我有眾百萬,資杖如山,區(qū)區(qū)東晉根本不足為懼。”
于是,苻堅發(fā)兵長安,決意滅掉東晉。
此時的苻堅,全然忘記前丞相王猛臨死前力勸他,不要伐晉,秦國雖然國力比東晉強,但內(nèi)部統(tǒng)治不穩(wěn),軍隊士氣不高,人民厭戰(zhàn)情緒高漲,缺乏群眾基礎(chǔ),各方面的時機都不成熟。
太子苻宏及大臣們在出征前也苦苦相勸:“晉國無敗亡之相,我軍稍有不慎,國家就會陷入危險境地,大王還是不出兵的好?!?/p>
結(jié)果,苻堅在奸臣的讒言中,一意孤行,最終落得“草木皆兵,風聲鶴唳”的悲慘結(jié)局。
得意時滋生的驕狂,變成了失敗時遭受的責難。
浮在表面的風光里,爭強好勝,妄圖碾壓他人,結(jié)果不僅沒有守住辛辛苦苦創(chuàng)下的基業(yè),也斷送了自己的后路。
很多時候,失敗不是源于對手的強大,而是囿于自己的傲岸。
“天道”的規(guī)律就是“物極必反”,事情一旦苛求十全十美,人一旦追求圓滿的功成名就、好大喜功,就會惹來災禍。
結(jié) 尾
元、亨、利、貞,說的也是人生發(fā)展的四個階段:人要有一個剛健昂揚的開始,才會有一個亨通的過程、一個吉利的結(jié)果、一種貞固的保持。
一元復始,萬物向陽,不爭先后,慎始善終;
亨通八達,擇木而棲,不爭多少,盡享美好;
利之和也,自然相處,不爭方寸,各得其所;
貞固之恒,堅守執(zhí)著,不爭朝夕,意志純正。
人生路長,必要銘記天道規(guī)則,順應天道,才能立天知命,無往不利。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ddjy_103/254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