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時期(狹義指夏朝以前),生產(chǎn)力極其低下,人們對自然界的認識也極為狹隘,卻還總想著對各種自然現(xiàn)象找到一種合理的解釋,于是幻想出可能存在某種超自然的能量,并稱之為“神仙”加以膜拜,隨著后來道教的興起,又進行了整理和創(chuàng)造,中國的神仙體系才有了大致的輪廓,后世的文人在此基礎(chǔ)上又加以增刪和藝術(shù)再加工,所以時而統(tǒng)一,時而分歧,眾說紛紜,畢竟,這些只是傳說或文藝作品,一說一樂的事,也不必太當真。
面對璀璨的星空,原始居民意認為,在宇宙深不可測的某位置,很可能存在一位創(chuàng)世神,在領(lǐng)導著日月星辰,指揮著風雨雷電,變幻出四季,并把他尊為最高等級、處于36重天的創(chuàng)世元靈。
據(jù)傳,宇宙誕生之初,有一元靈,無意之中得到一造化神器,經(jīng)過多世修行,終成正果,這便是萬物的始祖,稱“創(chuàng)始元靈”,亦是天地宇宙洪荒之祖。后來,他將神器的靈力一分為四,讓四個徒弟各修一門。大徒弟鴻鈞老祖修“玄清氣”,二徒弟混鯤祖師修“玄靈氣”,三徒弟女媧娘娘修“玄空氣”,四徒弟陸壓道君修“玄明氣”,合之則為“清靈空明”。
大弟子鴻鈞道人(鴻鈞老祖),修玄清氣,創(chuàng)建仙界,是《封神演義》中的原創(chuàng)人物,道場是紫霄宮,坐騎為九重云。其三個徒弟道德天尊(太上老君)、元始天尊(盤古轉(zhuǎn)世)、靈寶天尊(通天教主)皆是法力強大的上古大仙,在《封神》中雖著墨不多,但鋪墊甚多,一現(xiàn)身就是天師級別的人物。
二弟子混鯤祖師,修“玄靈氣”,創(chuàng)建魔界,弟子多是蟒牛蛇獸、蛟鵬獅猴之類的動物,并且來者不拒,所以弟子眾多。最有名的兩個徒弟是大弟子接引道人(如來)和二弟子準提道人(菩提老祖)。
如來和菩提老祖共同創(chuàng)建了西方教,分任大小教主,在《封神》中參與了師大爺鴻鈞老祖的家務事,協(xié)助元始天尊和太上老君共破誅仙陣,只是后來兩人發(fā)生沖突,菩提老祖神秘消失,直到天產(chǎn)石猴橫空出世,才在《西游》中現(xiàn)身,并收他為徒,取名為“孫悟空"。
三弟子女媧,修“玄空氣”,在師侄元始天尊(盤古)開天辟地之后,女媧娘娘用水和黃泥按照自己的樣子造人,后來撐天柱倒、天塌,女媧娘娘又煉燒紅、黃、藍、白、黑五彩靈石補天,一塊彩石遺落東勝神州傲來國,就是后來的靈明石猴孫悟空。
四弟子陸壓道人,修“玄明氣”,隱居北海,也沒留下什么名聲和事跡,成了瀟灑自在的散圣仙。但輩分太高,估計法力也很恐怖。如果有人想寫部有關(guān)上古神話的小說,可以在這里入手,因為《封神》是以鴻鈞老祖的徒弟為主線展開,《西游》是以混鯤祖師的徒弟為主線展開,影響力已經(jīng)足夠大,內(nèi)容足夠熱鬧,發(fā)揮空間也小,如果在陸壓道人這里展開,一戰(zhàn)成名,也算是自成一派,既能填補一些空白,也容易和《封神》或《西游》扯上關(guān)系,話題也足夠多,想象空間也足夠大。
陸壓道路人,身處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不在三教中,不在極樂地,不歸人王管,不服地府中。不朝火云宮天地人三皇,不理瑤池與天帝。正如《封神》中所言:鴻鈞老祖第一仙,弟子盤古初開天,先有鴻鈞后有天,陸壓道君還在前。
鴻鈞老祖的書童,是身居33重天的玉皇大帝(昊天),居住玉清宮,眾神之王,神權(quán)最大,但在道教中的修為境界卻不是最高。
玉皇大帝的老婆,西王母,民間俗稱為王母娘娘,也是元始天尊(盤古)的女兒,其形象是:“其狀如人,豹尾虎齒而善嘯,蓬發(fā)戴勝”。《封神演義》中說玉皇大帝的老婆是瑤池金母,《西游》中,王母娘娘就住在瑤池,并在瑤池開蟠桃會,基本可以認定為是同一個人。
再簡單說一下鴻鈞老祖三個徒弟的情況:道德天尊(太上老君)、元始天尊(盤古)、靈寶天尊(通天教主)。
太上老君(處于33重天),鴻鈞老祖的大弟子,掌管人教,是真正意義上并為大家所公認的道教開山之祖,據(jù)道教記載,共有八十一次化身,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是其第十八次轉(zhuǎn)世。
元始天尊(三清之首,處于35重天),鴻鈞老祖的二徒弟,傳說他是盤古的精魂所化,用斧頭劈開混沌之境,一分為二,腳立于地,手托天,身體越來越高,天地分開,勞累而死,雙目化日月,四肢化四方,肌膚化大地,血液化江河湖海。他同時也是神仙秩序的創(chuàng)造者,創(chuàng)立闡教,其弟子眾多,但擇徒標準嚴苛,戒律甚嚴,口碑向來很好,知名的弟子有:
(1)文殊廣法天尊(入釋成佛后為文殊菩薩):洞府--五龍山云霄洞;法寶--遁龍樁,徒弟--金吒。
(2)普賢真人(入釋成佛后為普賢菩薩):洞府--九宮山白鶴洞;法寶--吳鉤劍,徒弟--木吒 。
(3)慈航道人(入釋成佛后為觀音大士):洞府--普陀山落伽洞;法寶--玉凈瓶。
(4)懼留孫(入釋成佛后為懼留孫佛):洞府--夾龍山飛云洞;法寶--捆仙繩,徒弟--土行孫。
(5)玉鼎真人:洞府--玉泉山金霞洞;法寶--斬仙劍,徒弟--楊戩。
(6)太乙真人:洞府--乾元山金光洞;法寶--九龍神火罩,徒弟--哪吒。
(7)赤精子:洞府--太華山云霄洞;法寶--陰陽鏡。
(8)黃龍真人:洞府--二仙山麻姑洞。
(9)廣成子:洞府--九仙山桃源洞;法寶--番天印,徒弟--殷郊。
(10)道行天尊:洞府--金庭山玉屋洞;徒弟--韋護。
(11)清虛道德真君:洞府--青峰山紫陽洞;徒弟--黃天化。
(12)靈寶大法師:洞府--崆峒山元陽洞。
以上統(tǒng)稱為十二金仙。
(13)云中子:洞府--終南山玉柱洞;弟子雷震子。
(14)南極仙翁:洞府--昆侖山玉虛宮;徒弟--鶴童、鹿童。
(15)白鶴童子:元始天尊身邊的侍從。
(16)姜子牙:主持封神大典。
(17)申公豹:因助紂為虐,和姜子牙作對,被元始天尊趕出師門,后又拜在通天教主門下。
通天教主 (處于34重天),創(chuàng)立截教,在紫芝崖碧游宮開設(shè)道場,鴻鈞老祖的三徒弟,也是鴻鈞老祖最得意的弟子,有三件師傅所賜的頂級法寶:定海珠,混元金斗,穿心鎖。其門下弟子最多,但質(zhì)量參差不齊,多為人詬病。
通天教主知名的八大弟子,排第一的是多寶道人,實力強大,代理師傅設(shè)立誅仙陣。其座下弟子有火靈圣母。
其次是金靈圣母,后被封為坎宮斗姆,為星宿之首。其座下弟子有聞仲、余元。法寶:龍虎玉如意、四象塔、飛金劍、七香車。
還有無當圣母,自萬仙陣一戰(zhàn)中先行撤走,是通天教主親傳弟子中唯一生存下來的,在《西游記》四圣試禪心中考驗過豬八戒。
龜靈圣母,原型為萬載靈龜。
趙公明,截教精英弟子,天皇得道的大羅神仙,座下騎黑虎,于峨嵋山羅浮洞修行,其座下弟子:陳九公、姚少司。法寶:金鞭,縛龍索、二十四顆定海神珠。
云霄、瓊霄、碧霄(三霄娘娘),持有法寶金蛟剪、混元金斗。為報兄長趙公明之仇,布下九曲黃河陣。
除以上八大弟子,還有蓬萊七仙,九曜星官、二十八星宿、九龍島四圣、金鰲島十天君、骷髏山二仙、魔家四將全是截教弟子,包括三十六天罡和七十二地煞中的大部分也是截教弟子。
通天教主聽信弟子的讒言,阻礙姜子牙的伐紂大業(yè),助紂為虐,先擺了下“誅仙陣”,被元始天尊、太上老君、接引道人、準提道人加上闡教十二金仙聯(lián)手所破,后來通天教主背水一戰(zhàn),召喚所有弟子組成“萬仙陣”,元始天尊和太上老君先后進攻,通天教主終于敗下陣來,在這里可以看出,通天教主的法力要強過元始天尊和太上老君,同時也說明,鴻鈞老祖是多么的偏愛這個最小的徒弟。
通天教主一氣之下想要毀滅天和地,學盤古重開世界,被其師傅鴻鈞老祖及時阻止,并帶去紫霄宮禁閉。與其說是懲罰通天教主,不如說是對他的保護,因為鴻鈞老祖也要平衡各方勢力,不能一家獨大,失去控制,并且其師弟混鯤祖師的兩個徒弟也已經(jīng)參與進來,形勢有些復雜。
同時,鴻鈞老祖分別給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通天教主每人一個藥丸服下,命其不得再相互爭斗,否則后果很嚴重。
封神大業(yè),是鴻鈞老祖交給元始天尊的任務,元始天尊又交給弟子姜子牙去辦,來協(xié)調(diào)人闡截三教與昊天上帝的關(guān)系。因申公豹搬弄是非,昊天上帝也是神才短缺,急需構(gòu)建完善體制,各有所需,各有所求,錯綜復雜的關(guān)系引發(fā)了混戰(zhàn)。
其實,封神并不是一件多么光榮向往的事,反倒是有點懲罰的意思,因為大家的目標是成仙。神,有點類似公務員,要上班點卯,服從昊天上帝的管理,還要靠賞賜的蟠桃續(xù)命,而“仙”則無拘無束,逍遙自在,領(lǐng)導也是上古大仙,無論法力還是地位,皆在昊天之上,說不定還能修出不壞金身,法力更上一層樓呢。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ddjy_26/215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