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析古典詩文
,聆聽先賢心聲
,感受如畫意境!古詩文賞析
,與你一起感受中文之美!
編輯整理:盛唐輝煌

致各位詩友的一封信:感謝大家一直以來的支持和厚愛 。
在公眾號會話頁面,回復(fù)“ 加群”,即可加入粉絲交流群。
有人說
,他是賈寶玉的原型。
他才華橫溢
,出生貴族
,擁有旁人想不到的幸福。
他青年喪妻
,英年早逝
,品嘗了他人想不到的孤獨(dú)。
王國維形容他:北宋以來,一人而已。
他是納蘭容若。
翩翩佳公子
,傷情何其多
。在納蘭容若筆下,有他對妻子的深情
,對故鄉(xiāng)的眷戀
,對友人的真誠。
“家家爭唱飲水詞,納蘭心事幾人知?”納蘭容若的悲歡離合都藏在詞中了。
念念不忘
,總是初見
《木蘭花·擬古決絕詞柬友》人生若只如初見
,何事秋風(fēng)悲畫扇。
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
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霖鈴終不怨
。
何如薄幸錦衣郎
,比翼連枝當(dāng)日愿。
如果每一個(gè)人都能如初見般美好
,這世界上
,就不會有那么多悲劇。
人人盼望著人生如初見
,可世間最易變的就是人心
。
就像當(dāng)年唐玄宗和楊貴妃
,那時(shí)候,海誓山盟
,約好一起變老
,可到最后,唐玄宗為了大唐江山
,卻輕易拋棄了楊貴妃
。
可以沉浸于愛情,但不要沉溺于愛情。真到了要忘記的時(shí)候,就不要再沉迷以前,過去的,就讓它永遠(yuǎn)過去吧!
愁緒綿長,深夜思鄉(xiāng)《長相思·山一程》
山一程
,水一程
,
身向榆關(guān)那畔行,夜深千帳燈
。
風(fēng)一更
,雪一更,
聒碎鄉(xiāng)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鄉(xiāng)愁是所有中國人共同的信仰,納蘭容若也不例外
。
這一天
,納蘭容若隨康熙在塞外,思鄉(xiāng)的情緒被風(fēng)雪吹的更加濃烈
。
風(fēng)聲不斷
,雪花不住,擾得思鄉(xiāng)的將士們無法入睡
,在溫暖寧靜的故鄉(xiāng)
,就沒有這般寒風(fēng)呼嘯、雪花亂舞的聒噪之聲
。
我們一切的情感
,理智和意志上的追求或企圖,不過是靈魂上的思鄉(xiāng)病
。
人在落難的時(shí)候,在孤苦無依的時(shí)候
,最容易想到故鄉(xiāng)
,那里可以遮風(fēng)擋雨
;最容易想到親人
,他們可以撫慰孤獨(dú)
。
當(dāng)時(shí)尋常,再難尋到《浣溪沙·誰念西風(fēng)獨(dú)自涼》
誰念西風(fēng)獨(dú)自涼
,
蕭蕭黃葉閉疏窗
,沉思往事立殘陽。
被酒莫驚春睡重
,
賭書消得潑茶香,當(dāng)時(shí)只道是尋常。
納蘭與新婚妻子琴瑟和鳴
,曾有過一段恩愛甜美的時(shí)光
。
但美好的生活沒能持續(xù)多久
,成婚三年后
,妻子撒手人寰,納蘭悲痛不已
。那些他以為最尋常的快樂
,卻成了此生再難擁有的幸福。
傷心的納蘭把所有的哀思與無奈化為最后一句“當(dāng)時(shí)只道是尋?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薄R痪湓~
,字字皆血淚
,蘊(yùn)含了無限追悔之情。
紅塵中的暖,從來都是這般的簡單
,在一眼的遇見里
,在日常的靈犀中
,在相看兩不厭的默契中,在當(dāng)時(shí)只道是尋常的光景里
。
忘年知己,承諾一生《金縷曲·贈梁汾》
德也狂生耳
。
偶然間
,緇塵京國,烏衣門第
。
有酒惟澆趙州土
,誰會成生此意。
不信道
、遂成知己
。
青眼高歌俱未老,向尊前、拭盡英雄淚
。
君不見
,月如水
。
共君此夜須沉醉。
且由他
,蛾眉謠諑,古今同忌
。
身世悠悠何足問 ,冷笑置之而已。
尋思起
、從頭翻悔。
一日心期千劫在
,后身緣
、恐結(jié)他生里。
然諾重
,君須記
。
讓納蘭容若在意的不止愛情,還有友情
。
1676年,納蘭容若與顧貞觀初一結(jié)識
,便引為知己
,近20歲的年齡差,也未能影響他們的友情
。
初次見面,納蘭便贈給顧貞觀這首詞
。他在詞中直白地表示
,愿意與顧貞觀結(jié)交,直到下輩子,依然做好朋友
,這是他的承諾
。
一直以來,許多人將納蘭引為理想中的愛人,實(shí)際上
,他還是一個(gè)真誠而值得托付的朋友。
漁夫之夢
,悠然自得
《漁父·收卻綸竿落照紅》收卻綸竿落照紅
,秋風(fēng)寧為剪芙蓉。
人淡淡,水蒙蒙,吹入蘆花短笛中。
無人不羨慕漁父自在而美好的生活
,納蘭容若也不例外。
夕陽西下
,漁人收起魚竿準(zhǔn)備回家
。連秋風(fēng)都是溫柔的,不肯讓荷花凋謝了
。
煙水蒙蒙,漁人悠閑自得
,聽短笛的旋律
,被秋風(fēng)吹進(jìn)蘆花蕩的深處。時(shí)人稱納蘭題畫詩詞
,有種“煙水迷離”之感
,從這首小令的詩情畫境中可見一斑。
幾乎每位詩人心中都有一個(gè)漁父夢 。失意落魄時(shí),它是一種慰藉
;志得意滿時(shí)
,它是一個(gè)提醒。
所以蘇軾會寫“酒醒還醉醉還醒
,一笑人間今古”,李煜會寫“一壺酒
,一竿綸
,世上如儂有幾人”
。
畢竟恬淡自由的生活,誰不向往呢
?
相思無望
,未能終老
《畫堂春·一生一代一雙人》一生一代一雙人
,爭教兩處銷魂
。
相思相望不相親
,天為誰春
?
漿向藍(lán)橋易乞,藥成碧海難奔
。
若容相訪飲牛津,相對忘貧
。
納蘭的戀人在天上
,納蘭想要去訪她,卻不能
。
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納蘭
,他悲愴地說:明明是共度一生一世的兩個(gè)人,命運(yùn)卻偏偏安排他們兩地相隔
,不能在一起
。
相思相望,又不能相親相愛
,那么這春天又是為誰而來的呢
?兩情相悅卻偏偏不能在一起,若是能終成眷屬
,拋棄榮華富貴也心甘情愿
。
我們向往的愛情模式并不是轟轟烈烈的,而是平平凡凡的在一起。
月有圓時(shí)
,愛而無期
《蝶戀花·辛苦最憐天上月》辛苦最憐天上月,一昔如環(huán)
,昔昔都成玦
。
若似月輪終皎潔,不辭冰雪為卿熱。
無那塵緣容易絕
,燕子依然,軟踏簾鉤說。
唱罷秋墳愁未歇
,春叢認(rèn)取雙棲蝶
。
對亡妻的思念,深入到了納蘭的骨子里
。
這一天
,納蘭又夢到了妻子,兩人淚眼相對
,昨別時(shí)
,她告訴納蘭:可恨我不是天上的月亮,可以每夜照向你團(tuán)圓
。
夢醒之后,納蘭寫下此詞
,像是對妻子的深情告白:如果能夠像天上的圓月
,長盈不虧,那么
,我作為冰雪
,將不惜為你融化。
癡心的納蘭
,甚至表示
,想要與妻子的亡魂雙雙化作蝴蝶,在燦爛的花叢中雙棲雙飛
,永不分離
。
想到世界的角落有一個(gè)你,覺得整個(gè)世界也變得溫柔安定了。
題畫秋景
,自然恬淡
《水調(diào)歌頭·題西山秋爽圖》空山梵唄靜,水月影俱沉
。
悠然一境人外
,都不許塵侵。
歲晚憶曾游處
,猶記半竿斜照
,
一抹界疏林。絕頂茅庵里
,老衲正孤吟
。
云中錫,溪頭釣,澗邊琴。
此生著幾兩屐,誰識臥游心?
準(zhǔn)擬乘風(fēng)歸去
,錯(cuò)向槐安回首
,何日得投簪。
布襪青鞋約
,但向畫圖尋
。
納蘭的筆下,也有悠然恬淡之作
。
這是一首題畫詩
,西山秋爽圖所畫之景真是絕美,斜暉脈脈
,山林蕭疏
,絕頂之上,一孤僧悠然閑坐
。
看著畫中老僧閑云野鶴般的生活
,讓他無限向往,他也希望能夠擺脫塵累
,去享受恬淡平靜的時(shí)光
。
全詞物我交融,情景相諧,用詞清麗
,有一種云淡風(fēng)輕的靜謐感。心若恬淡
,則生活自然恬淡
。
送別友人,難舍難分《于中好·握手西風(fēng)淚不干》
握手西風(fēng)淚不干
,年來多在別離間
。
遙知獨(dú)聽燈前雨,轉(zhuǎn)憶同看雪后山
。
憑寄語
,勸加餐。桂花時(shí)節(jié)約重還
。
分明小像沉香縷,一片傷心欲畫難。
顧貞觀是納蘭最好的朋友
,這一年
,顧貞觀因母喪南歸無錫,納蘭難舍萬分
,寫詞送別
。
執(zhí)手相送
,戀戀不舍,不由得淚流滿面
。遙想你在家鄉(xiāng)獨(dú)坐燈前
,聽著窗外淅瀝的秋雨,無人可以相伴
;轉(zhuǎn)念一想
,你我曾經(jīng)同在雪后看山,也可稍解別后獨(dú)處的寂寞孤獨(dú)
。
思念之外
,納蘭勸顧貞觀“加餐飯”,這是何等平常的生活瑣事
、瑣言
,卻藏著納蘭最真摯懇切的關(guān)懷。
與你離別的悲傷,是無法描畫出來的
。讓人淚流滿面的,除了愛情
,還有友情
。
懷念亡妻
,哀婉動人
《采桑子·誰翻樂府凄涼曲》誰翻樂府凄涼曲
?風(fēng)也蕭蕭,
雨也蕭蕭
,瘦盡燈花又一宵
。
不知何事縈懷抱,醒也無聊,
醉也無聊
,夢也何曾到謝橋。
這一夜
,伴著這蕭蕭雨夜
,聽著這風(fēng)聲、雨聲
,望著燈花一點(diǎn)點(diǎn)地燃盡
,納蘭失眠了。
夜闌更深
,夜晚的靜謐代替了白日的喧囂
,相思便也蠢蠢欲動,從心底涌上腦海
。
這是一種無法言說的情愫 ,思念中帶著自嘲
,冷淡中帶著自責(zé),想說愛一個(gè)人真的不容易
,但停止思念已經(jīng)遠(yuǎn)去的愛人更難
。
整首詞看不出任何山盟海誓、?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菔癄€的決絕
,反倒是處處透著幾分聚散無妨,由他去吧的淡然
。
晚清詞家陳廷焯《云韶集》卷十五:“凄凄切切,不忍卒讀?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strong>
每次
,只有到深夜時(shí),我才敢將你想起
。
浮生半醒,道盡如夢人生,酸甜苦辣
,都是真情滋味
。
在納蘭容若的詞中,愛情是那么深沉,友情是那么真摯
,思念是那么刻骨。
是否也有一首納蘭詞
,百轉(zhuǎn)千回
,寫到了你的心里?
*來源:古典文學(xué)與詩詞(ID:gdwxysc217)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
。
>>>
精品公眾號推薦,聆聽心靈
,感受文字之美
。
致全體中國知識分子的一封信:讀完驚出一身冷汗!
失傳已久的56首養(yǎng)生音樂
,一曲終了
,病退人安!
讀《周易》就會明白:人要成功
,要懂得定位和變卦
《走近課本里的中外名人》讓偉大的人性和思想的光輝指引孩子的人生道路
一個(gè)教了10年學(xué)的中學(xué)地理老師
,強(qiáng)烈推薦每個(gè)人看看它
年少輕狂?炫妻狂魔
?這樣的杜甫你認(rèn)識么
?
李白杜甫王維蘇軾陶淵明
,他們的傳記,比詩詞更好看
!
大語文那些事兒:別人家的孩子
,培養(yǎng)的秘密原來是這個(gè)
唐詩三百首不夠爽?這里有怪咖金圣嘆選批的唐詩六百首
《小王子三部曲》:所有大人都曾是孩子
,但只有少數(shù)人記得
重磅推薦:《東坡樂府·雅集》——繼《花間集》后
,又一必藏詞集
古典人生智慧一次收齊,這4本書浸透了中國文人的生活態(tài)度
-------------------
你若喜歡 ,記得點(diǎn)個(gè) 在看 哦
納蘭《清平樂·憶梁汾才聽夜雨》詩詞賞析
納蘭詞·清平樂
憶梁汾才聽夜雨
,便覺秋如許。繞砌蛩螀人不語
,有夢轉(zhuǎn)愁無據(jù)
。亂山千疊橫江,憶君游倦何方
。知否小窗紅燭
。照人此夜凄涼。
詞譯
勸君更盡一杯酒
,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
。這世間讓人感動的,原本也有友情
。也許
,昔日伴君今夜須沉醉的友人,早已一馬遠(yuǎn)去
,只剩西風(fēng)古道上的黃塵
。也許
,曾經(jīng)少年風(fēng)流的噠噠馬蹄
,如今只有一行形影孤寂的不舍嘶鳴。
但只要彼此的心靈是貼近的
,就算千山萬水也可以交換心意
。正如詩云:“憶君無所贈,贈次一片竹
。竹間生清風(fēng)
,風(fēng)來君相憶?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币苍S
,總有一天,我們也會化為一片竹林
,在風(fēng)中升華彼此的情誼
。
評析
這是一首秋夜念友之作
,抒發(fā)了作者對顧梁汾深切的懷念和深摯的友情。全篇亦情亦景
,交織渾融
。
“才聽夜雨,便覺秋如許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比萑羲坪跤幸环N“雨情結(jié)”,而“雨”在容若的詞里
,又似乎總有一種凄清哀婉的情調(diào)
,并且常常和“秋”聯(lián)系起來,比如“蕭然半壁兼營秋雨”“一朵芙蓉著秋雨”“夜雨做成秋”“秋雨
,秋雨
,一半西風(fēng)吹去”等等,簡直不勝枚舉
。此處亦然
,一開篇就以“才聽夜雨”為全詞奠定了秋夜感懷的基調(diào),似乎預(yù)示著詞人對友人的懷顧也將似這秋雨一般
,綿綿不斷
,細(xì)若愁思。
“繞砌蛩螀人不語”
,寫完了秋雨
,詞人轉(zhuǎn)寫蟋蟀和寒蟬。在古詩詞里
,蛩吟多是催愁之聲
,比如程垓《卜算子》“樓下蛩聲怨”,用如泣如怨來形容“蛩聲”
,以顯主人公的凄怨情懷。而寒蟬多作凄聲
,比如柳永《雨霖鈴》中的“寒蟬凄切”
,用作寫臨別情景,愈加增其哀戚
。此處
,詞人將蛩螀并舉,謂寒蟬之哀嘶與秋蛩之低吟連成一片
,如此
,則詞人之愁緒幾何,寂寞幾許
,讀者自可想見
。所以在這種不勝寂寥的情形下
,只能是“人不語”
,窗外的秋聲已讓他不忍聽聞了
。于是詞人只好寄希望于夢了。但結(jié)果如何呢
?“有夢轉(zhuǎn)愁無據(jù)”
,終于因憶念故人而成夢了,但是夢醒成愁
,故夢也不可靠
,不能慰人相思了。觀之上闋
,詞作從窗外寫起
,以實(shí)筆出之,由“夜雨”和“蛩螀”有聲而“人不語”的秋聲秋意中
,引來了對故人的懷念
。
過片轉(zhuǎn)而虛寫。詞人于夢中想象
,極目遠(yuǎn)望
,只見水天空闊、亂山無數(shù)
;那么
,對方此去之遠(yuǎn),其覿面之難早已不言自明了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皝y山千疊橫江”,由于江山阻隔而與梁汾不得相見
,遂點(diǎn)到“憶君”之題旨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皯浘尉牒畏健?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游倦”,即倦游
,指仕宦不得意而思?xì)w隱
,張孝祥《水調(diào)歌頭·過岳陽樓作》曾有“湖海倦游客,江漢有歸舟”
,辛棄疾《水調(diào)歌頭》也有“倦游欲去江上
,手種橘千頭”
。此處,詞人遙問友人倦游于何方
,包含著其對湖海飄泊
、懷才不遇的友人的深切關(guān)懷。
“知否小窗紅燭
。照人此夜凄涼
。”在古典詩詞中
,“燈“(”燭”)似乎常與孤獨(dú)寂寞相連
,燈下的情景也是相聚的少,離散的多
,因此“燈”就成為表現(xiàn)相思離別之情的最好意象
。這在納蘭詞中也有所述:“夜寒驚被薄,淚與燈花落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薄扒飰舨粴w家,殘燈落碎花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薄霸聹\燈深,夢里云歸何處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薄耙蚵犠先辏瑓s憶紅樓半夜燈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碑?dāng)然還有此處的“知否小窗紅燭,照人此夜凄涼”
。對友人無形的思念
,通過有形的燈燭傾訴著或傷別、或念遠(yuǎn)
、或期盼的感情
。這夜不能寐的緲緲?biāo)季w,通過夜色中飄搖跳蕩的燭火
,連接著朋友的天涯路和詞人的小軒窗
,表現(xiàn)了一種無以名狀的凄清冷落之情。在發(fā)出了“憶君游倦何方”的內(nèi)心思語之后
,詞人終以“小窗紅燭”之眼前景收束
,更加突出了“此夜凄涼”的氛圍和心境。
納蘭性德《木蘭詞》全文及賞析。
您好
!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西風(fēng)悲畫扇
。 ——這句的意思通俗的說:人生如果都像初次相遇那般相處該多美好
,那樣就不會有現(xiàn)在的離別相思凄涼之苦了。
木蘭詞
作者: 納蘭性德
擬古決絕詞諫友
。
人生若只如初見
,何事秋風(fēng)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
,卻道故人心易變
。
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霖鈴終不怨
。何如薄幸錦衣郎
,比翼連枝當(dāng)日愿。
【賞析】:
無疑
,該闕詞章與白氏《長恨歌》皆涉及唐玄宗和楊玉環(huán)那段毀譽(yù)參半的愛情故事
。
站在政治的角度,李隆基荒淫廢國
。
從感情的意義上來看
,雖然唐玄宗迫于三軍眾怒,無奈將楊貴妃賜死馬嵬坡
,從此生死訣別
、陰陽永隔,唐玄宗卻始終信守當(dāng)初七夕夜半“在天愿作比翼鳥
,在地愿為連理枝”的誓言
,縱“天長地久有時(shí)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這種用情深遠(yuǎn)的愛情故事
,試問誰人不動容?
當(dāng)然
,我們已無法考證這段真摯愛情故事是否屬實(shí)
,權(quán)且和納蘭一樣,首先肯定這段風(fēng)流佳話
。
納蘭此詞以一失戀女子的口吻譴責(zé)負(fù)心的錦衣郎
。
起句非常新奇,本來兩情相悅
,恨不能朝朝暮暮
,然而如若知道遲早分離,倒不如保持“初見”時(shí)那種若即若離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