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毒是β-溶血性鏈球菌從皮膚或黏膜破損處侵犯皮內(nèi)網(wǎng)狀淋巴管及淺層蜂窩組織所引起的急性彌漫性炎癥
一 1.頭面部丹毒:多兼風溫 2.腰胯脅肋部丹毒:多兼肝火 3.下肢丹毒:多為濕熱瘀阻。宜清熱利濕 4.復發(fā)性丹毒:多為正虛邪戀 5.復發(fā)性丹毒形成象皮腿:宜活血軟堅 二、外治療法 1.急性丹毒:可用消炎鎮(zhèn)痛膏或消炎酊外涂。消炎鎮(zhèn)痛膏:白芷 2.象皮腿:用活血消腫洗藥煎湯熏洗患肢,每日2次 丹毒為急性感染性疾病 丹毒是一種常見的皮膚傳染病 根據(jù)我的經(jīng)驗 “流火”是丹毒的俗稱
老年人抵抗力低下,“流火”發(fā)生率頗高
要求治療徹底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15802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
上一篇:
玻璃體混濁是怎么回事
下一篇:
玻璃體混濁有哪些危害
中醫(yī)里怎樣利于食療治療外科系統(tǒng)疾病丹毒的
[飲食原則]1.臥床休息
2.宜進半流質(zhì)飲食
3.多吃新鮮蔬菜及菜湯之類
4.忌食牛
[食療驗方]1.烏龍膏:陳小麥愈久愈好
2.陳小粉:取小麥(最好是陳小麥)1000克
3.赤小豆雞蛋清(外敷):赤小豆50克
4.油菜:油菜莖
5.新鮮白菜幫、綠豆芽菜、馬齒莧,洗凈后搗爛,外敷患處,每天1~2次。
6.活泥鰍滑液糖漿:活泥鰍若干條,白糖適量。將泥鰍放清水中令其在游行中自行洗滌。取出置盆中,投入白糖攪拌10分鐘后,白糖即溶解于泥鰍體表分泌的黏液中,稱“滑液糖漿”。取此糖漿敷患處,干了再涂,直至痊愈為度。
7.蕎麥:蕎麥細粉,調(diào)醋外敷丹毒處,早晚更換,治小兒丹毒、熱癤。
8.馬蘭膏:據(jù)《中國醫(yī)學大辭典》記:“馬蘭膏,功用治小兒紅赤游風丹毒,并治大人丹毒?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9.地耳:以鮮地耳研汁涂丹毒處。干則再涂(若有潰爛瘡口處勿用)。地耳,生于原野濕地,狀如木耳,又稱地踏菰。春夏遇雨即生,雨過要及時采之
10.海蟄皮:治流火
11.羊脂:治赤流腫丹毒
12.蚯蚓紅糖水:治丹毒,紅安縣棗林鄉(xiāng)衛(wèi)生所用蚯蚓與紅糖治療丹毒11例
13.泥鰍:泥鰍搗爛后敷患處
14.泥鰍涎:治流火
15.百合:治火丹
16.綠豆粥:粳米100克,綠豆10克
17.油菜粥:鮮油菜葉50~100克
18.絲瓜粥:鮮絲瓜一條急,200分。腳面腫痛原因不明。
骨痛癥
引言
脛骨痛癥并不是一個具體的診斷,它只是用來形容脛骨下三分之一后內(nèi)側部分疼痛及觸痛癥狀的代名詞,其所包含的問題有:
1、脛骨內(nèi)側應力綜合癥
2、應力性骨折
3、間隔區(qū)綜合癥
這些問題普遍見于經(jīng)常在硬地上跑跳的人士
簡介
1、脛骨內(nèi)側應力綜合癥:骨膜
2
3、間隔區(qū)綜合癥:當運動時肌肉內(nèi)的壓力增大,使骨膜間隙的隔區(qū)(前、外側、深后及表后)血液循環(huán)及組織功能受至阻礙,患者只會在活動時有痛楚,休息時便很快消失,但觸痛可能仍然存在;情況嚴重時,被該間隔區(qū)的神經(jīng)線所控制的地方亦會麻痹或有麻刺感。
脛骨痛癥的誘因
1、不合適的運動鞋:穿破舊、缺乏足弓保護及避震的運動鞋不能抵消腳跟著力時的重覆震動,增加對骨的應力。鞋前端腳趾關節(jié)位置部分要能伸屈自如,否則會增加后間隔區(qū)的受力。
2、足型及生物力:足部的柔韌性過高或者扁平足都會加強對脛骨后?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3、下肢過度內(nèi)收會增加足部內(nèi)翻,因而增加了脛骨后肌的活動
4、過重及體能狀況差:跑步時下肢所受的力度是個人體得的倍數(shù),所以過重的人特別容易患上脛骨痛癥。體能狀況越差,在同樣運動量下,身體的超負荷程度便越大,這些負荷在跑步時大部分是由外側及后間隔區(qū)的下肢肌肉承受。
5、肌肉不平衡及熱身不足:趾長屈肌、小腿肌肉過緊及或足內(nèi)附肌過弱會導致脛骨痛癥,適當?shù)臒嵘砜梢栽黾蛹∪獾娜犴g性及血液運流,否則會加速輕微拉傷及發(fā)炎現(xiàn)象。
6、訓練地面不妥:經(jīng)常在硬地上跑步會令肌腱勞損,使腓骨及脛骨承受扭力,在高低不平及山路上跑會增加下肢間隔區(qū)的應力。
7、訓練過度:過多及過急的訓練容易使運動員患訓練過度綜合癥。
治療
1、積極性休息:如果癥狀嚴重及患病已久,運動員必需有一段時間的休息,避免進行引起痛楚的活動
2
3
4
如果已接受傳統(tǒng)性治療四至六個星期
(本文由香港體育學院運動員及科研事務科運動醫(yī)學部提供作參考之用)老年人丹毒發(fā)作時可以采取哪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