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發(fā)熱性中性粒細胞增多性皮膚病也稱隆起性紅斑病
本病病因尚不明確
中醫(yī)認為是外感毒邪濕熱
,郁滯肌膚所致。[診斷]
(一)臨床表現(xiàn)
1.本病好發(fā)于中年以上女性。多發(fā)生在夏季
,皮損易出現(xiàn)于面部、頸、軀干等部位,常兩側分布,但不對稱。2.皮損為散在的紅色斑塊和結節(jié)
,初起為滲出性紅斑或丘疹,以后逐漸擴大,增多,顏色由淡紅色變?yōu)樯罴t色,斑塊為深紅色扁平隆起,邊界清楚而陡峭,表面呈乳頭狀突起或粗大的顆粒狀表現(xiàn),似假性水皰。部分皮損表面可見水皰和膿皰,觸之稍硬,有觸痛。一般不發(fā)生糜爛或潰瘍。有的斑塊中央部分逐漸消退,成色素沉著斑,周圍仍隆起呈環(huán)狀損害。自覺有疼痛感3.本病常發(fā)病急,部分患者發(fā)疹時常伴有持續(xù)性敗血癥樣高熱
4.如不經治療,大約1~2個月可逐漸痊愈,皮疹消退后常遺留下色素沉著斑
,不留瘢痕。(二)現(xiàn)代檢測
1.化驗檢查:從第二周起白細胞計數增多
,可高達(10.0~20.1)×109/L,嗜中性白細胞也明顯增高,血沉快,亦可有一過性蛋白尿。2.組織病理:真皮內可見毛細血管擴張,血管周圍有嗜中性白細胞為主的細胞浸潤
,并常見核固縮及核碎裂,而陳舊性皮損血管周圍淋巴細胞和組織細胞浸潤相對增多。(三)鑒別診斷
1.持久性隆起性紅斑:本病皮疹好發(fā)于四肢關節(jié)伸側
,特別是指、腕、肘、膝、踝部等多見,一般不對稱?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颊咭话闱闆r好,不發(fā)熱本病病程長
2.變應性皮膚血管炎:皮疹易發(fā)生于下肢
3.多形紅斑:皮疹容易發(fā)生在足背、手背
病程一般2~3周自愈
[治療]
(一)中醫(yī)治療
1.湯藥:清熱除濕湯加減(萆解、黃柏
2.中成藥:可選用雷公藤制劑或昆明山海棠
(二)西醫(yī)治療
1.本病通常用抗菌素治療效果不好,有感染征象的才選用抗菌素治療
2.皮質類固醇激素治療有良效,一般采用強的松
3.可用氨苯礬或氯化奎寧口服。
4.外用藥可除皮質類固醇激素霜劑
[護理]
1.病人要遵醫(yī)囑按時按量服藥
2.不食刺激性辛辣食物
3.皮損表面如果發(fā)生小水皰或小膿皰,不要自行隨便處理
4.本病皮損雖有疼痛感覺,不要認為疼痛就是細菌感染
[預防]
1.本病容易發(fā)生在夏季,所以要注意避免過度日曬
2.有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慢性感染病灶要及時治療
。3.避免外傷
4.加強體育鍛煉
,增強抗病能力。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16827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
上一篇:
牛皮癬患者應該增強體質以防復發(fā)
下一篇:
10大疾病發(fā)作前的身體報警
,還特別癢一定要分清是汗皰疹還是手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