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新生兒窒息的原因
新生兒窒息(產科),為胎兒娩出后一分鐘
,僅有心跳而無呼吸或未建立規(guī)律呼吸的缺氧狀態(tài)。為新生兒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是出生后最常見的緊急情況
,必須積極搶救和正確處理
,以降低新生兒死亡率及預防遠期后遺癥
。
凡能使血氧濃度降低的任何因素都可以引起窒息
。新生兒窒息與胎兒在子宮內環(huán)境及分娩過程密切有關
。如果缺氧發(fā)生在產程中
,胎兒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刺激呼吸中樞
,以致早期發(fā)生強烈呼吸動作
,喉括約肌失去屏障功能而吸入大量羊水,致使產時窒息或轉為娩出后的新生兒窒息
。如胎兒呼吸中樞已告麻痹,則娩出的新生兒即無呼吸
。引起新生兒窒息的母體因素有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先兆子間
、子間、急性失血
、嚴重貧血、心臟病
、急性傳染病、肺結核等使母親血液含氧量減低而影響胎兒
;多胎
、羊水過多使子宮過度膨脹或胎盤早期剝離、前置胎盤
、胎盤功能不足等均影響胎盤間的血循環(huán)
;臍帶繞頸
、打結或脫垂可使臍帶血流中斷
;產程延長、產力異常
、羊膜早破
、頭盆不稱、各種手術產如產鉗
、內回轉術處理不當以及應用麻醉、鎮(zhèn)痛
、催產藥物不妥等都可引起新生兒窒息
;新生兒呼吸道阻塞
、顱內出血
、肺發(fā)育不成熟、嚴重的中樞神經系
、心血管系畸形和膈疝等也可導致出生后的新生兒窒息。主要為呼吸障礙
,往往先有過度呼吸,隨之迅速轉入原發(fā)性呼吸暫停
,但受感官刺激仍可出現(xiàn)節(jié)律性喘息狀呼吸
。頻率和強度逐漸減退,最后進入繼發(fā)性呼吸暫停
,如不予積極搶救則死亡
。
血液循環(huán)代謝等方面在窒息出現(xiàn)后心血輸出量開始時正常
,心率先有短暫增快
,動脈壓暫時升高,隨著PaCO2上升
,PaO2和pH迅速下降
,血液分布改變
,非生命器官如腸
、腎
、肌肉、皮膚的血管收縮
,而保持腦、心肌
、腎上腺等生命器官的供血供氧
,故皮色由青紫轉成網狀花紋而后蒼白
,體溫下降
;這也是引起肺出血、壞死性小腸炎、急性腎小管壞死的因素
。當缺氧繼續(xù)加重
,心率轉慢
、心血輸出量減少、血壓下降
、中心靜脈壓上升
、心臟擴大
、肺毛細血管收縮
、阻力增加、肺血流量減少
,動脈導管重新開放,回復胎兒型循環(huán)
,致使缺氧再次加重而心衰。在生命器官血氧供應不足時
,腦損害加重
,可留有后遺癥或死亡。低出生體重兒由于血管發(fā)育較差
,在PaCO2升高
,腦瘀血和血管通透性改變的情況下容易發(fā)生缺氧性顱內出血
。在窒息早期由于兒茶酚胺釋放可出現(xiàn)血糖增高
,但因新生兒糖原儲備量少
,又可很快耗盡而出現(xiàn)低血糖。缺氧時血漿滲透壓升高
,細胞的鈉泵和濃縮鉀離子均受影響
,血漿蛋白和水份外滲導致腦水腫。
缺氧后各臟器都可發(fā)生退行性變
,腦在不同發(fā)育時期的缺氧易感區(qū)不同
,因而病變好發(fā)部位和形態(tài)也有所不同。腦的主要病變有腦水腫
、腦組織壞死和顱內出血三類
。壞死后可出現(xiàn)孔洞腦
、多囊腦和皮質層狀壞死
。早產兒體重越小
,血管壁越脆弱
,越易引起腦部出血。出血可散于腦室
、腦實質、蛛網膜下腔和室管膜下出血破入腦室
。全身血循環(huán)障礙導致靜脈瘀血
,右心擴大
、血管擴張
、血管壁滲透性增加而出血
。足月兒缺氧后呼吸極度掙扎,吸入羊水和胎糞
,上呼吸道梗阻,胸廓負壓增加
,胸腔內心、肺
、胸腺的漿膜下淤點出血相應地較為多見
,呼吸系統(tǒng)梗阻與吸入物性質有關
。質較粘稠的羊水和顆粒較大的胎糞容易停留在會厭軟骨以下、環(huán)狀軟骨以上和氣管分叉的兩側支氣管管口
,稀薄的羊水液則容易吸入呼吸道深部
,肺臟切片鏡檢時能看到多量角化上皮或胎糞顆粒
、灶性出血。末梢氣道阻塞可有肺不張
,不完全阻塞者可有肺氣腫。存活時間較長者可有炎癥細胞侵潤
,腸胃系統(tǒng)在肉眼檢查時,胃中可有多量胎糞羊水
,結腸直徑縮小,胎糞量減少
。
新生兒重度窒息的護理有哪些
新生兒重度窒息的護理有哪些
新生兒重度窒息的護理有哪些
,新生的孩子是一個家庭的希望
,新生的寶寶也是非常脆弱的
,很容易生病
,出現(xiàn)很多奇怪的現(xiàn)象。甚至會窒息
,危害寶寶的生命
。下面我們就一起去學習新生兒重度窒息的護理有哪些
。
新生兒重度窒息的護理有哪些1 新生兒窒息是新生兒圍產期死亡的常見因素之一
,作為準媽媽們一定要注意
。那么,新生兒重度窒息的護理有哪些
?
新生兒窒息多為胎兒窒息(宮內窘迫)的延續(xù)
,是引起傷殘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需爭分奪秒搶救護理
。護理措施有:
復蘇的ABCDE方案是指通暢呼吸道
、建立呼吸、恢復循環(huán)、輔助用藥
、評價和監(jiān)護。重點是通暢呼吸
。復蘇前準備對有發(fā)生窒息可能的高危分娩應有兒科醫(yī)師在場
,加強產兒科合作
,避免因錯過搶救時間而造成不可逆轉的損害。
搶救藥品包括:腎上腺素
、納絡酮、碳酸氫鈉
、維生素K1
、可拉明、洛貝林
、氨茶堿等;物品主要有:新生兒復蘇囊
、給氧面罩、不同容量的注射器
、輸液器
、吸痰管等
。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暢通氣道,擺正患兒體位
,頭輕度伸仰位
,不可過度伸展或過度屈曲
。還要注意保暖
,選擇適宜的吸痰管
,先口咽后鼻腔地清理分泌物
。吸引器負壓不超過13.3Kpa
,每次吸引時間不超過10秒
。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復蘇囊加壓供氧時,最初幾次壓力較高為30-40厘米水柱
,以后維持20厘米水柱
,以胸部輕度起伏即可,頻率40-60次/分
,呼吸比1:2
。放置面罩時應注意面罩和面部之間的密閉性和有效性
,位置不能蓋住眼睛或超越頦部
,以防皮膚損傷。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胸外按壓位置應放在胸骨體下l/3處
,按壓深度1.5cm-2cm
,頻率100次/分以上
。心臟按壓與人工通氣頻率比為3:l。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應用藥物。要嚴格按醫(yī)囑執(zhí)行
,用藥劑量應準確無誤,技術操作熟練。
以上就是有關信息知識的相關介紹
,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有需要的朋友可以繼續(xù)瀏覽相關的文章
,幫助增加這方面的認識
。
新生兒重度窒息的護理有哪些2 新生的孩子是一個家庭的希望
,當然
,新生的孩子也是非常脆弱的。他很容易生病
,出現(xiàn)很多奇怪的現(xiàn)象
。一些現(xiàn)象我們都不知道怎么去應對
,新生兒腿抖
,新生兒呼吸暫停,還有新生兒重度窒息搶救
,我們必須了解才能在危急的情況做出正確的方法,今天給大家講一下新生兒重度窒息搶救
。
新生兒窒息是指嬰兒出生時
,由于缺氧而致呼吸微弱或無呼吸
,伴紫紺
、心率減慢、神經反射差或消失等一系列癥狀
,是圍產期嬰兒死亡原因之一
。引起新生兒窒息的.原因很多,包括出生前
、出生時和出生后各種原因所引起的缺氧
。根據窒息的程重,臨床上將其分為輕度和重度兩種
,即紫紺和蒼白兩種
。搶救一般是在醫(yī)院進行
,待好轉后應做好預防感染,嚴密觀察的后續(xù)處理,并注意保暖
。
一般來說
,胎兒和新生兒對缺氧的耐受力比成人強,如果是短時間缺氧而引起的輕度窒息
,是不會留下新生兒窒息后遺癥的。如果持續(xù)時間較長
,甚至達到半小時
,乃至幾小時之上,腦組織缺氧受損嚴重者
,可產生程度不同程度的腦神經系統(tǒng)新生兒窒息后遺癥
,如智力低下、癲癇
、癱瘓
、肢體強直及生長發(fā)育遲緩等
。
兒科醫(yī)生在臨床工作中常遇到就診患兒中有:2個月的嬰兒不會笑,或四五個月的嬰兒不會抬頭
、頭豎不起來
,或3歲多孩子走路不好,足尖朝下
,足跟不著地,走路向前沖
,走不穩(wěn)
,這些患兒中大多數(shù)母親會詳細陳述患兒有新生兒窒息的病史及不正常的分娩過程
,如臀位產
、足先露產、母親有妊娠高血壓或生前胎心不好或產前B超可見臍帶繞頸
、纏肢體或羊膜早破超過12小時甚至有的超過3天
。有的母親能回憶起孩子生后許久都沒聽到哭聲
,聽產科醫(yī)生講孩子臉面發(fā)青,擊打足心后才哭等等
。以上是新生兒窒息的部分原因。
窒息可引起新生兒腦組織缺氧而損傷
,會影響小兒智力發(fā)育
,產生不同程度的后遺癥
,如智力發(fā)育不全、腦性癱瘓
、癲癇
、肢體強直等
。應了解
、認識這之間的關系,對預防發(fā)生和及早治療是非常重要的
。
作為媽媽的各位
,一定要時刻注意自己孩子的行為
,一旦發(fā)現(xiàn)有異常的行為一定要及時尋醫(yī)就診
,可以去相關育兒場所學習一些急救應變的方法
,不要太過著急,一定要沉著冷靜
。平時
,多給自己的孩子做一些身體上的按摩促進血液的循環(huán)
。
新生兒窒息
新生兒窒息多為胎兒窒息(宮內窘迫)的延續(xù)
,是引起傷殘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需爭分奪秒搶救護理
。
新生兒窒息是怎么回事
胎兒娩出時以及出生后1分鐘內,無呼吸或呼吸抑制者稱新生兒窒息
。是一種由于產前
、產時或產后的各種病因
,使胎兒缺氧而發(fā)生宮內窘迫或娩出過程中發(fā)生呼吸
、循環(huán)障礙,導致出生后1分鐘內無自主呼吸或未能建立規(guī)律呼吸
,以低氧血癥
、高碳酸血癥和酸中毒為主要病理生理改變的疾病
。
新生兒窒息是新生兒圍產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發(fā)生窒息后,必須積極搶救和正確處理
,因缺氧可對小兒神經系統(tǒng)及各器官造成不利影響
。做好新生兒窒息復蘇護理
,是減少窒息兒并發(fā)癥,降低圍產兒死亡率和傷殘率的關鍵之一
。
新生兒窒息后遺癥
一般來說
,胎兒和新生兒對缺氧的耐受力比成人強
,如果是短時間缺氧而引起的輕度窒息
,是不會留下后遺癥的。如果持續(xù)時間較長
,甚至達到半小時
,乃至幾小時之上
,腦組織缺氧受損嚴重者,可產生不同程度的腦神經系統(tǒng)后遺癥,如智力低下
、癲癇
、癱瘓
、肢體強直及生長發(fā)育遲緩等
。
新生兒窒息的原因
窒息的本質是缺氧
,凡是影響胎盤或肺氣體交換的因素均可引起窒息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沙霈F(xiàn)于妊娠期,但絕大多數(shù)出現(xiàn)于產程開始后
。新生兒窒息多為胎兒窒息(宮內窘迫)的延續(xù)
。
1 、孕婦因素:
(1)孕婦有慢性或嚴重疾病
,如心、肺功能不全
、嚴重貧血、糖尿病
、高血壓等
。
(2)妊娠并發(fā)癥:孕婦患有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等
。
(3)孕婦吸毒、吸煙或被動吸煙等
。
(4)孕婦年齡≥35歲或<16歲及多胎妊娠等。
2、胎盤因素: 前置胎盤
、胎盤早剝和胎盤老化等。
3、臍帶因素: 臍帶脫垂
、繞頸、打結
、過短或牽拉等
。
4、胎兒因素:
(1)早產兒
、巨大兒等
。
(2)先天性畸形:如食道閉鎖
、喉蹼
、肺發(fā)育不全
、先天性心臟病等。
(3)宮內感染
。
(4)呼吸道阻塞:羊水
、粘液或胎糞吸人。
5、分娩因素: 頭盆不稱
、宮縮乏力
、臀位,使用高位產鉗
、胎頭吸引、臀位抽出術;產程中麻醉藥
、鎮(zhèn)痛藥或催產藥使用不當?shù)取?/p>
6、護理因素:
(1)媽媽給小寶寶喂完奶后把寶寶仰面來放
,寶寶吸進胃內的空氣將奶汁漾出
,嗆入氣管內而造成突然窒息
。
(2)奶嘴孔太大使奶瓶中的奶汁流速過快,嗆入寶寶氣管
。
(3)媽媽生怕寶寶冷
,給寶寶蓋上厚厚的大被子,并把大被子蓋過寶寶的頭部
,使寶寶的口鼻被堵住
,不能呼吸引起窒息。
(4)媽媽熟睡后,翻身時或是無意將上肢壓住寶寶的口鼻而造成窒息
。
(5)媽媽夜里躺在被子里給寶寶喂母乳
,不知不覺地睡著,將乳房堵住寶寶的口鼻而使寶寶不能呼吸
。
(6)抱寶寶外出時裹得太緊
,尤其是寒冷時候和大風天
,使寶寶因不能透氣而缺氧窒息。
(7)寶寶枕邊放塑料布單以防吐奶
,塑料布單不慎被吹起,蒙在寶寶臉上
,但寶寶不會將其取下而造成窒息
。寶寶俯臥時
,枕頭和身邊的毛巾堵住口鼻
,使寶寶不能呼吸
,又無能力自行移開而造成呼吸困難。
新生兒窒息的癥狀
1
、胎兒娩出后面部與全身皮膚青紫色或皮膚蒼白,口唇暗紫
。
2
、呼吸淺表,不規(guī)律或無呼吸或僅有喘息樣微弱呼吸
。
3、心跳規(guī)則
,心率80 ̄120次/分鐘或心跳不規(guī)則
,心率〈80次/分鐘
,且弱
。
4
、對外界刺激有反應,肌肉張力好或對外界刺激無反應
,肌肉張力松馳
。
5
、喉反射存在或消失。
并發(fā)癥:缺氧缺血可造成多器官受損
,但不同組織細胞對缺氧的易感性各異
,其中腦細胞最敏感
,其次為心肌、肝和腎上腺;而纖維
、上皮及骨骼肌細胞耐受性較高
,因此各器官損傷發(fā)生的頻率和程度則有差異
。
1
、中樞神經系統(tǒng):缺氧缺血性腦病和顱內出血。
2
、呼吸系統(tǒng):羊水或胎糞吸人綜合征
、持續(xù)性肺動脈高壓及肺出血等
。
3、心血管系統(tǒng):缺氧缺血怪心肌損害,表現(xiàn)為心律紊亂
、心力衰竭
、心源性休克等
。
4、泌尿系統(tǒng):腎功能不全、衰竭及腎靜脈血栓形成等
。
5、代謝方面:低血糖或高血糖
、低鈣及低鈉血癥等。
6
、消化系統(tǒng):應激性潰瘍
、壞死性小腸結腸炎及黃疸加重或時間延長等
。
新生兒窒息的診斷
1、胎兒宮內窒息
若宮內窒息
,首先出現(xiàn)胎動增加、胎心增快(>160次/分)
、腸蠕動增加
、肛門括約肌松弛,排出胎糞
。羊水可能被胎糞污染為黃綠色。若缺氧繼續(xù)
,心率減慢(<100/分)、胎心減弱且不規(guī)則
、最后消失
。產后窒息一般根據窒息輕重分青紫窒息(輕度)和蒼白窒息(重度)。
2
、新生兒窒息診斷和分度
(1)新生兒面部與全身皮膚青紫
。
(2)呼吸淺表或不規(guī)律。
3
、心跳規(guī)則
,強而有力
,心率80-120次/分。
4
、對外界刺激有反應,肌肉張力好。
5
、喉反射存在。
6
、具備以上表現(xiàn)為輕度窒息
,Apgar評分4-7分
。
7
、皮膚蒼白
,口唇暗紫
。
8
、無呼吸或僅有喘息樣微弱呼吸
。
9、心跳不規(guī)則
,心率〈80次/分,且弱。
10
、對外界刺激無反應
,肌肉張力松馳
。
11、喉反射消失
。
12
、具備7-11項為重度窒息,Apgar評分0-3分
。
新生兒娩出時的窒息程度可按生后1分鐘內的Apgar評分進行區(qū)分,0-3分為重度
,4-7分為輕度
,若生后1分鐘評8-1分,而數(shù)分鐘后又降到7分及以下者亦屬窒息
。
新生兒窒息復蘇
窒息為新生兒常見癥狀,也是新生兒的主要死亡原因
。新生兒窒息的搶救質量還直接關系到新生兒的預后
,成功的搶救可以大大降低窒息新生兒將來殘疾的發(fā)生率和殘疾程度
。
1 、搶救措施
(1)迅速清理呼吸道
。
(2)刺激呼吸
。無自主呼吸者
,可輕彈足底并使用促醒藥納絡酮,必要時進行人工口對口呼吸
,同時給予面罩吸氧
。
(3)循環(huán)興奮藥的應用。對于心率小于每分鐘100次的
,給予腎上腺素0.1ml/kg-0.3ml/kg靜脈注射
。
(4)預防新生兒顱內出血
。給予維生素K1肌內注射。
(5)保暖
。
(6)糾正酸中毒
。靜脈輸入碳酸氫鈉
。
(7)待患兒生命體征平穩(wěn)后護送至新生兒室觀察。
2、護理措施
復蘇的ABCDE方案是指通暢呼吸道
、建立呼吸
、恢復循環(huán)、輔助用藥
、評價和監(jiān)護
。重點是通暢呼吸
。復蘇前準備對有發(fā)生窒息可能的高危分娩應有兒科醫(yī)師在場
,加強產兒科合作
,避免因錯過搶救時間而造成不可逆轉的損害。
搶救藥品包括:腎上腺素
、納絡酮、碳酸氫鈉
、維生素K1、可拉明
、洛貝林
、氨茶堿等;物品主要有:新生兒復蘇囊
、給氧面罩、不同容量的注射器
、輸液器、吸痰管等
。
(1)暢通氣道
,擺正患兒體位,頭輕度伸仰位
,不可過度伸展或過度屈曲
。還要注意保暖,選擇適宜的吸痰管
,先口咽后鼻腔地清理分泌物
。吸引器負壓不超過13.3Kpa,每次吸引時間不超過10秒。
(2)復蘇囊加壓供氧時
,最初幾次壓力較高為30-40厘米水柱
,以后維持20厘米水柱
,以胸部輕度起伏即可
,頻率40-60次/分
,呼吸比1:2.放置面罩時應注意面罩和面部之間的密閉性和有效性,位置不能蓋住眼睛或超越頦部
,以防皮膚損傷
。
(3)胸外按壓位置應放在胸骨體下l/3處
,按壓深度1.5cm-2cm,頻率100次/分以上
。心臟按壓與人工通氣頻率比為3:l。
(4)應用藥物
。要嚴格按醫(yī)囑執(zhí)行
,用藥劑量應準確無誤
,技術操作熟練
。
(5)復蘇成功后
,應嚴密觀察病情變化,如:有無青紫
,呼吸頻率及節(jié)律的變化;有無驚厥
、凝視
、尖叫及肌張力變化等腦受損的表現(xiàn)
。另外
,還要保持呼吸道通暢,及時清除口腔分泌物
,注意保暖
,詳細記錄出入量,并做好家長的健康指導工作
。
新生兒窒息復蘇 如何預防新生兒窒息
1、做好圍產保健
應加強圍產期保健工作
,特別對高危妊娠及高危新生兒必須加強監(jiān)護
,發(fā)現(xiàn)異常情況應及時采取措施,保證分娩時母兒健康或盡量減少發(fā)生窒息的因素
,臨產時慎用麻醉藥或催產素等。
2
、做好胎兒監(jiān)護
加強胎兒監(jiān)護
,避免和及時糾正宮內缺氧
。對宮內缺氧胎兒,可通過羊膜鏡了解胎糞污染羊水的程度
,或在胎頭露出宮口時取胎兒頭皮血進行血氣分析
,以估計宮內缺氧程度
。PG和SP- A在接近出生前偏低,或L/S
、PG
、SP-A均很低
,發(fā)生RDS的危險性非常高。須積極采取措施
。
3、避免難產
密切監(jiān)測臨產孕婦
,避免難產
。
4
、做好日常護理
(1)讓寶寶獨自蓋一床厚而輕松的小棉被在自己的小床上睡
,不要和媽媽同睡一個被窩
,室內潮濕寒冷時可選用電暖器
。
(2)對于經常吐奶的寶寶
,在喂奶后要輕輕拍他的后背
,待胃內空氣排出后,再把他放在小床上
,寶寶睡熟后,媽媽要在旁邊守護一段時間
。
(3)夜間給寶寶喂奶最好坐起來,在清醒狀態(tài)下喂完
,然后待寶寶睡著后,方可安心去睡
。
(4)常吐奶的寶寶不要給他佩戴帶塑料圍嘴,因它容易卷起堵住寶寶的口和鼻
。
(5)給寶寶喂奶時
,切忌讓他仰著喝。
(6)天氣寒冷帶寶寶外出時
,在包裹寶寶嚴實的同時,一定要記住留一個出氣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