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風(fēng)熱邪毒外侵
主證 耳部灼熱疼痛
,張口、咀嚼或牽拉耳殼壓迫耳屏?xí)r疼痛加劇。檢查見耳道局限性紅腫,隆起如椒目。
全身證見惡風(fēng)發(fā)熱,頭痛
證候分析:風(fēng)熱邪毒侵犯耳竅
2.肝膽濕熱上蒸
主證 耳部疼痛較劇
全身可有發(fā)熱或寒熱往來
,口苦咽干,小便短黃
證候分析:肝膽濕熱上結(jié)耳道
span急性外耳道炎又稱彌漫性外耳道炎
中耳炎:
耳朵里面流白色或者黃色的液體
目錄 1 拼音 2 英文參考 3 概述 4 外耳道癤的別名 5 疾病分類 6 外耳道癤的病因 7 外耳道癤的癥狀體征 8 外耳道癤的診斷 9 外耳道癤的治療方案 10 外耳道癤患者日常保健 11 相關(guān)出處 12 參考資料 附: 1 治療外耳道癤的穴位 2 治療外耳道癤的中成藥 3 外耳道癤相關(guān)藥物 1 拼音 wài ěr dào jiē
2 英文參考 furuncular otitis [朗道漢英字典]
otitis externa furunculosa [朗道漢英字典]
3 概述 外耳道癤又名局限性外耳道炎,為外耳道軟骨部毛囊感染所致
癥狀:主要癥狀為劇烈的
檢查:牽拉耳廓或壓耳屏?xí)r疼痛加劇
,于外耳道軟骨部皮膚可見局限性充血,腫脹,有壓痛;成膿后其頂部有膿性黃點 破潰后有少量黃色、粘稠膿液流出。嚴(yán)重者耳后淋巴結(jié)腫大及耳后軟組織腫脹、充血。治療:原則是控制感染
,引流膿液。1.早期全身應(yīng)用磺胺類或抗生素類藥物,局部理療、熱敷,促進炎癥消退?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蛘呔植客磕t霉索軟膏4 外耳道癤的別名 局限性外耳道炎
5 疾病分類 耳鼻喉科
6 外耳道癤的病因 皮膚擦傷和潰瘍易致感染
,挖耳是常見原因,糖尿病、慢性便秘和身體衰弱者易患本病和復(fù)發(fā)。高溫和濕度可降低外耳道抗感染能力,故在夏季易發(fā)病,常為葡萄球菌感染。7 外耳道癤的癥狀體征 早期引起劇烈跳動性耳痛
、張口、咀嚼時加重并可放射至同側(cè)頭部。多感全身不適。體溫或可微升,癤腫堵塞外耳道時聽力可減退,癤腫位于外耳道前、下壁者,除下頜運動使疼痛加重外,耳屏前、下方可出現(xiàn)腫脹,可誤診為腮腺炎,癤腫位于外耳道后壁者,腫脹可使耳廓外突,耳廓后溝消失,可誤診為乳突炎,若為多發(fā)性癤腫8 外耳道癤的診斷 根據(jù)臨床表現(xiàn)及體征。
9 外耳道癤的治療方案 原則是控制感染
1.早期全身應(yīng)用磺胺類或抗生素類藥物,局部理療
、熱敷,促進炎癥消退。或者局部涂抹紅霉索軟膏、滴用2%酚甘油等。疼痛劇烈時,口服鎮(zhèn)痛劑以減輕痛苦。抗菌藥物治療首選青霉素或半合成青霉素類藥物
。青霉素類藥物對主要致病菌具有抗菌作用?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2.癤腫已成膿者則需沿外耳道長軸切開引流,防止外耳道狹窄
癤腫表面出現(xiàn)膿頭時
3.若癤腫業(yè)已破潰
10 外耳道癤患者日常保健 1
2
3
4
5
6
7、在愈合之初
8、注意處理全身性誘發(fā)病因
11 相關(guān)出處
外耳道炎指外耳道灼熱、疼痛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18529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
上一篇:
小兒外耳道炎怎應(yīng)對
下一篇:
大蒜素可治真菌性外耳道炎
,還特別癢一定要分清是汗皰疹還是手蘚!.png" alt="手出好多小水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