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1.處方名稱]五服方
[功能主治]功能祛風通絡(luò)
[處方組成](1)羌活6克
(2)羌活6克
(3)大黃9克
(4)防風9克
、荊芥9克、白附子9克、玄參9克、蒺藜9克、獨活9克、火麻仁9克、枳殼9克、銀花9克、赤芍9克、黃柏9克、甘草9克、天麻6克、姜蟲6克、大楓子4.5克、制川烏4.5克,水煎服(5)玄參6克
、白芷6克、枳殼6克、獨活6克、赤芍3克、銀花3克、制川烏1個、防風30克、蒺藜480克、火麻仁480克、大楓子480克,以上研成細末,再以蘄蛇360克,去頭尾用熱酒浸2-3日(秋冬浸5-6日),浸松后去骨蒸熟焙干研末和前藥、蜂蜜(與藥對半)為丸,每丸12克,日服3次,每次l丸,茶送下,服完為止。五服方1療程時間為100余天
。其中(1)-(4)方為19天,(5)方為80余天,可持續(xù)多個療程,且療程愈多,收效愈大。[辨證加減]無
[療程療效]從65例麻風(除1例為結(jié)核樣型外,余為瘤型)治療前后療效對比看
[處方來源]江西省貴溪皮膚病院鐘汝敏
[處方備注]五服方以祛風
、通絡(luò)、勝濕、解毒、殺蟲,且以祛風通絡(luò)為主,每方都具有其特點。首方以祛風勝濕為主,清熱解毒為輔,服4劑后,轉(zhuǎn)用次方,則以清熱涼血為主,佐以祛風通絡(luò)之品;(3)方是以苦寒瀉下之品清瀉蘊伏于臟腑邪毒之氣,通過瀉下將之排出于體外2.[處方名稱]復(fù)方蟾蜍丸
[功能主治]功能清熱解毒,祛風散溫。主治麻風病
[處方組成]制蟾蜍5公斤、穿心蓮0.75公斤
將鮮蟾蜍洗凈蒸爛去腸胃
服法:日服2次,每次3克
[辨證加減]無
[療程療效]本方單療組11例
[處方來源]安徽省宿遷縣送峰山醫(yī)院
[處方備注]蟾蜍性味辛涼,能治膿毒癤腫
二
、麻風病到底是怎么引起的病原菌是麻風桿菌
。離體后的麻風桿菌,在夏季日光照射2~3小時即喪失其繁殖力,在60℃處理一小時或紫外線照射兩小時,可喪失其活力麻風病人是麻風桿菌的天然宿主
麻風病的傳染源是未經(jīng)治療的麻風病人
,其中多菌型患者皮膚黏膜含有大量麻風桿菌,是最重要的傳染源。傳染方式主要是直接接觸傳染,其次是間接接觸傳染。1.直接接觸傳染
通過含有麻風桿菌的皮膚或黏膜損害與有破損的健康人皮膚或黏膜的接觸所致
,接觸的密切程度與感染發(fā)病有關(guān),這是傳統(tǒng)認為麻風傳播的重要方式。目前認為帶菌者咳嗽和噴嚏時的飛沫和懸滴通過健康人的上呼吸道黏膜進入人體,是麻風桿菌傳播的主要途徑。2.間接接觸傳染
這種方式是健康者與傳染性麻風患者經(jīng)過一定的傳播媒介而受到傳染
。例如接觸傳染患者用過的衣物、被褥、手巾、食具等。間接接觸傳染的可能性很小必須指出
三、麻風病的治療辦法
需隔離
,早期、及時、足量、足程、規(guī)則治療,可使健康恢復(fù)較快,減少畸形殘廢及出現(xiàn)復(fù)發(fā)。為了減少耐藥性的產(chǎn)生,現(xiàn)在主張數(shù)種有效的抗麻風化學藥物聯(lián)合治療。1.化學藥物
(1)氨苯礬(DDS)為首選藥物
。副作用有貧血、藥疹、粒細胞減少及肝腎功能障礙等。近年來,由于耐氨苯砜麻風菌株的出現(xiàn),多主張采用聯(lián)合療法(2)氯苯吩嗪(B633)不但可抑制麻風桿菌
(3)利福平(RFP)對麻風桿菌有快速殺滅作用。
2.免疫療法
正在研究的活卡介苗加死麻風菌的特異免疫治療可與聯(lián)合化療同時進行
3.麻風反應(yīng)的治療
酌情選用反應(yīng)停(酞咪哌酮)、皮質(zhì)類固醇激素
4.并發(fā)癥的處理
足底慢性潰瘍者,注意局部清潔
四、麻風病做什么檢查好
1.體格檢查
要系統(tǒng)全面
2.檢查神經(jīng)時
既要注意周圍神經(jīng)干的變化
(1)覺檢查法 膚感覺障礙的順序
(2)測驗方法 ①組胺試驗 用1/1000的磷酸組胺水溶液0.1毫升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26009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
上一篇:
畸胎瘤術(shù)后第五天開始流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