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男性 冠心病和腦出血死亡率比正常血壓高出50%
。4)確定性高血壓(收縮期 160mm Hg和/或舒張壓 95mm Hg)的人,無論治療如何
,與正常血壓男性相比,冠心病和腦出血死亡率均高出1倍以上;高血壓心臟病風險升高 4倍以上;終末期腎病風險升高一倍以上
。5)如果受保期間血壓下降到正常范圍,受保男女冠心病和中風的死亡率幾乎正常
。
醫(yī)學界在高血壓認識上的尷尬,直接害死羅斯?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偨y(tǒng)
相對而言,醫(yī)學界對高血壓的認識卻可令人極其尷尬
。比如,直到1940年代
,美國主流醫(yī)學界仍不承認高血壓的 健康 危害。
這種認識甚至直接害死了美國 歷史 上最偉大的總統(tǒng)之一
,二戰(zhàn)三巨頭中的NO.1羅斯福。
另外的兩巨頭
,斯大林和丘吉爾,后來也都死于高血壓腦出血
。
富蘭克林羅斯福,美國 歷史 上唯一連續(xù)4次贏得大選
, 打破美國立國以來總統(tǒng)任期不能超過2屆的慣例連任4屆的 美國總統(tǒng),卻死在他所領導的二戰(zhàn)即將全面勝利的前夜:就職第四任總統(tǒng)僅73天后的1945年4月12日
,溘然離世
,僅有63歲
。
是誰殺死了羅斯福?直接病因是高血壓腦出血
,間接殺手是醫(yī)學界缺乏對高血壓危害的正確認識。
相反
,卻 將其頭痛癥狀歸因于鼻竇問題導致,因而在1933年雇傭一名耳鼻喉科專家McIntyre作為其私人醫(yī)生
。
1935年至1941年間,羅斯福的血壓由136/78mmHg逐漸升至188/105mmHg
。
他的醫(yī)生McIntyre堅持認為總統(tǒng)身體 健康 , 血壓并未高于正常
。
到1944年3月,正值盟軍諾曼底登陸計劃緊鑼密鼓進行當中
,羅斯福出現(xiàn)勞力性呼吸困難和腹脹等癥狀而住院。這時
,才聘請當時為數(shù)不多的心臟病專家Bruenn負責總統(tǒng)的治療。
進一步檢查發(fā)現(xiàn)
,羅斯福已經具有輕度紫紺,血壓186/108mmHg
,胸片提示心影增大,這時 Bruenn這才給出“高血壓
、高血壓性心臟病、心衰”的診斷
。
但是
,由于當時缺乏有效治療手段
,Bruenn醫(yī)生僅建議服用強心劑洋地黃藥物治療,及減少食鹽攝入
。
這些建議在起初甚至沒有被接受。病情的繼續(xù)惡化促使羅斯福最終服用了洋地黃
,病情才得以緩解,2周后胸片顯示心影減小
。
然而
,血壓卻不但沒有得到控制,反而在1個月后進一步升高到240/130mmHg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凑宅F(xiàn)在的標準這時需要立刻送ICU的高血壓危象。
到1945年2月
,雅爾塔會議期間,丘吉爾的醫(yī)生甚至一眼就能看出羅斯福的衰弱
,并預言其命不久矣。
果然
,僅僅過去2個月,羅斯福于1945年4月12日死于腦出血
。
當時血壓甚至高達300/190mmHg。
心血管病研究的Framingham時代
,及后Framingham時代
羅斯福的死,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美國對心血管病的研究
,主要體現(xiàn)在由羅斯福的繼任者杜魯門親自簽署的美國國家心臟法案下開展的心臟病流行病學研究——這就是著名的Framingham心臟研究——現(xiàn)代醫(yī)學對心血管病的很多認識都來自于這項研究。
1957年 Framingham研究發(fā)布了首個研究成果
,即 定義血壓 160/95mmHg為高血壓, 并發(fā)現(xiàn)高血壓人群冠心病發(fā)生率升高近3倍
。幾年后,研究人員又發(fā)現(xiàn)
,腦中風也是高血壓的主要后果之一
。
然而
,這時
,醫(yī)學界仍認為 正常血壓的允許值上限為100+年齡(在答主剛進入臨床時
,這種認識甚至還是我國臨床醫(yī)生的主流。直到今天
,很多老醫(yī)生仍持此論)。 甚至認為對于年齡 70歲人群而言
,可接受的收縮壓上限為210mmHg,舒張壓上限為120mmHg
。
1971年,F(xiàn)ramingham研究發(fā)布另一項研究成果
,研究人員通過對分析14年隨訪數(shù)據分析,發(fā)現(xiàn)血壓基線值升高增加冠心病死亡風險
,收縮壓較舒張壓與冠心病關系更為密切。
另外兩項Framingham研究表明收縮壓升高是心衰和腦中風的預測指標
,舒張壓升高的預測意義并不顯著。
隨后
,世界范圍內很多國家紛紛開展了更多的心血管病研究,結束這方面研究Framingham研究一家獨大的局面
。
高血壓對 健康 影響的認識逐步深入,高血壓標準也隨著時間逐步向下調整
。
其中,重要的是
,1993年,包括35萬人參加多重危險因素干預試驗證實了收縮壓和舒張壓對冠心病死亡率和終末期腎病的持續(xù)和分級影響,這種影響延續(xù)至收縮壓到120mmHg
。
上文所述,進一步延伸到115/75mmHg
,則是來自2002年對包括100萬成年人的61項前瞻性研究的薈萃分析得出的結論
。
實踐中,包括更嚴格的控制血壓等干預也極大地降低了心血管死亡風險
。
最為突出的一項典型事件是1972年芬蘭的一項研究。
我們都知道芬蘭是世界上最長壽國家之一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這種長壽并非自然發(fā)生的而是積極有效的醫(yī)學干預的成就
。
1972年,在芬蘭北卡累利阿區(qū)的一個社區(qū)全面啟動了心血管病預防干預項目
。當時芬蘭的心臟病死亡率極高。主要的干預措施包括控制血壓
,減少吸煙和 健康 飲食等。在 干預開始后五年內
,許多積極變化已經觀察到 。因此
, 政府當機立斷,決定將干預措施擴展到全國
。幾十年后的今天,芬蘭人口年度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比1977年的水平降低了85%以上
。
每次血壓標準的下臺階,總伴隨著爭吵和爭議
而每一次的調整
,都會在短時間內遇到很多自以為是的高明的醫(yī)學家的說三道四。
比如,2017年美國新的高血壓標準頒行
,就引發(fā)巨大爭議。像我國
、歐洲新修訂的標準并沒有跟美國同步。
這種情況在之前的調整中也屢見不鮮
。
比如,2003年
,將120~130/80~85mmHg定義為“高血壓前期”,就引發(fā)諸如“120/80mmHg被并地位不正常血壓”的驚嘆
,以及將多少萬人定義為“高血壓前期”的感慨。
以及將多少萬人定義為“高血壓前期”的感慨
。
這些評論與2017年那些美國將多少萬人“定義”成新的高血壓患者何其相似。
答主想說的是
在這里
,答主想告訴大家一句:
只要沒有明顯的癥狀和不適,血壓還是低一些好
。
打個比方說,一輛新車
, 即便 出廠核準載重是50萬噸,如果日常只拉30萬噸
,總比日常超載拉100萬噸使用壽命會更長久一些吧。
道理就這么簡單
。
經常會有朋友問到這樣的問題,血壓高到多少
,才會對身體產生危害?高血壓多長時間
,會對身體產生危害
?其實對于這樣的問題
,光考慮血壓的高低,或者患高血壓的時間長短
,意義都不是特別大,高血壓的控制
,是一個系統(tǒng)的各方面綜合調理的過程,應對血壓問題
,從生活調理
,到合理用藥
,控制好血壓問題
,減少心腦血管及其他靶向器官 健康 危害,才是最終的目的
。
高血壓會對身體 健康 產生危害,但血壓高到多少會產生危害呢
?通常說來
,我們高血壓的診斷值
,也就是說血壓超過140/90這樣的水平,就屬于確診高血壓的情況了
,我們的血壓如果長期高于這個水平而不控制,就會對身體產生逐漸的 健康 危害了
。
但需要注意的是,高血壓的 健康 危害并不是一過性的
,或者是一次性的
,比如說血壓高到多少會引起心梗
,血壓高到多少會引發(fā)腦出血
,完全不是這樣的,雖然血壓越高對身體形成危害和引起相關急性心腦血管問題的風險就越大
,但并沒有一個值,說高到多少
,人體馬上就會出現(xiàn)立竿見影的 健康 危害,而往往更多的情況是
,在沒有感覺的情況下,高血壓慢慢的影響我們的心血管 健康
,最終導致動脈的逐漸硬化,以及心腦血管和其他器官的危害
。這也是為什么我們把高血壓稱作“靜默殺手”的原因。
高血壓如果不控制
,首先影響的心腦血管方面的 健康 問題,血管長期承受過高壓力
,會影響血管彈性,加速血管硬化
;同時高血壓對于心臟 健康 也會形成不良影響,因為高血壓導致心臟結構
,功能發(fā)生改變;而對于腦動脈血管有較嚴重硬化問題的朋友
,高血壓如果不控制
,出現(xiàn)出血性腦卒中的風險也會進一步加大;除了心腦血管方面的 健康 危害以外
,高血壓長期不控制,還會對腎臟內的小動脈血管形成不良影響
,逐漸影響腎功能,高血壓腎病會逐步發(fā)生
,最終甚至導致腎臟功能的衰竭;另外
,高血壓還可能導致眼內血管壓力增大,導致眼底出血的風險等
。
總而言之,高血壓對于身體的危害是多方面的
,但同時也是漸進式發(fā)生的
,并不是因為血壓高到多少一下子發(fā)生的,因為個人體質的不同
,出現(xiàn)靶向器官損害和出現(xiàn)心血管 健康 問題的幾率和發(fā)生時間也不盡相同,但有一定可以明確的是:發(fā)現(xiàn)有血壓升高問題
,積極的予以控制和應對,保持血壓的平穩(wěn)達標
,是減少高血壓身體 健康 危害的最靠譜方法。
高血壓發(fā)病初期
,多數(shù)時候,就是不控制血壓
,由于身體已經逐漸耐受了逐漸升高的血壓,因此
,很多時候是沒有感覺的
,甚至到了血壓超過160/100的中重度水平時,很多朋友也沒有感覺
,但 千萬不要因為沒有感覺,就不去控制高血壓問題
,高血壓的控制越早越好,盡早的控制好血壓
,就能夠盡量的減少高血壓對身體帶來的 健康 危害。
相比于血壓超過140/90以后
,再去強調加強血壓控制,李藥師更愿意強調我們的血壓在出現(xiàn)上升趨勢時
,比如血壓水平超過130/85這樣的水平時,就應該引起我們的重視
,就應該積極的予以重視了!雖然不一定要吃藥控制
,但可以從生活上進行針對性的改善和調理,比如飲食上注意控鹽
,比如把體重控制好,比如戒煙限酒
,比如加強運動鍛煉,比如試著讓自己保持平和樂觀的心態(tài)
,這些方面,都是調理血壓的重要方面
,對于正常血壓高壓和高血壓初期的血壓調理,有著非常良好的調理效果
。
如果能夠做到對血壓升高的趨勢就積極重視,從還未確診高血壓時就積極的控制和調理血壓
,而如果真的確診高血壓后
,也能夠在積極生活干預和合理用藥的配合下
,把血壓控制的平穩(wěn)達標
,血壓出現(xiàn)飆升的幾率并不大
,高血壓對身體產生的危害也會大大減少。
正常人的血壓應該是100-120/60-80mmHg
,前面這個100-120指的是收縮壓(高壓),后面這個60-80指的是舒張壓(低壓)
,也就是說如果你測量一個血壓
,顯示收縮壓在100-120之間,而舒張壓在60-80mmHg之間
,說明這個血壓是正常范圍的
。如果超出這個范圍,說明血壓是異常的
。
我們先來說說收縮壓
,收縮壓如果超出120mmHg,比如超出140mmHg
,我們就說這個病人是高血壓(診斷高血壓需要反復幾次測量
,而不是單純一次血壓值),如果收縮壓在120-140mmHg之間
,我們說這個是臨界高血壓
。
收縮壓在140-160mmHg是高血壓1級
,收縮壓在160-180mmHg是高血壓2級
,收縮壓在180mmHg以上則是高血壓3級。血壓越高肯定對人體的損害越大
。理論上來講,收縮壓超過140mmHg就診斷為高血壓了
,說明這個高血壓就會對人體有損害了
,舒張壓超過90mmHg就可以診斷為高血壓
,所以舒張壓超過90mmHg就會對人體有傷害。
但是這個高血壓帶來的危害是慢性的
,比如你高血壓幾年
,那么這么高的血壓可能會對我們的心臟、腎臟
、視網膜、大腦等等器官都造成影響
。慢性的影響是緩慢發(fā)展的,比如高血壓腎病
,起初可能是有點微量蛋白尿,后期可能有血肌酐升高
,然后表現(xiàn)為拉不出尿,尿少
,最終是腎衰竭,需要長期血液透析
,否則身體里面的廢物排不出來,會損害身體 健康
。還有,高血壓對大腦動脈的影響
,會導致大腦動脈硬化,導致大腦缺血缺氧
,但是這種缺血缺氧一般不會很嚴重,因為是緩慢發(fā)展的
,病人可能會有頭暈、頭痛等不舒服
。高血壓對心臟的慢性影響是會導致左心室肥厚,最后會導致心功能不全
,然后出現(xiàn)心力衰竭。需要多高的高血壓才會有這樣的影響呢?一般認為收縮壓超過140mmHg就會有影響
,血壓越高影響越大,所以我們對高血壓患者的降壓目標就是把收縮壓降低到140mmHg以下
,部分病人(比如糖尿病病人)我們要求更高,要糖尿病病人的收縮壓降低到130mmHg以下
,因為研究表明更低的血壓會帶來更好的結局。
以上是慢性高血壓對病人的各個器官的慢性影響
。
急性的高血壓升高,急劇的升高
,比如升高到200/100mmHg,這么高的血壓
,是可能對病人造成急性影響的,比如最嚴重的是會導致腦出血
,或者導致急性左心衰
。你會發(fā)現(xiàn)
,很多腦出血的病人,在發(fā)生腦出血的時候
,血壓都是很高的,看電視你都會見到
,一個老人家因為氣急攻心,一下子就昏迷了
,這時候老人家就可能是高血壓導致腦出血了
。前兩天我們才收了一個腦出血的病人
,也是因為生氣之下血壓彪高到210/120mmHg
,當時一下子就倒地了
,昏迷了
,送來醫(yī)院一查
,就是一個腦出血。
此外
,血壓急劇升高也會導致急性左心衰,比如一個高血壓10年的病人
,本身已經有心功能不全了,這次因為血壓升高到200/110mmHg
,因為這么高的血壓,心臟是很難將血液泵出去的
,所以心臟就發(fā)生衰竭了,表現(xiàn)為呼吸困難明顯
,大汗淋漓,這是急性左心衰
,同時也有可能發(fā)生了急性心肌梗死,這些都是高血壓帶來的損害
,或者說并發(fā)癥。
所以
,高血壓患者,只要診斷為高血壓
,就可能對人體造成損害,我們要通過藥物
、飲食
、運動等方法把血壓控制下來
,才能最大程度避免腦出血、心肌梗死
、腎衰竭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一定要堅持服藥,而不要斷斷續(xù)續(xù)
,斷斷續(xù)續(xù)用降壓藥,是很多患者發(fā)生腦出血的前奏
。
人的身體是世界上最精密的儀器,這臺儀器的理論壽命是130-150年
。也就是說人在理想條件下,可以生存130-150年
。
這個理想狀態(tài)中,就包括了
,血壓水平在120/70mmHg。
注意
,這里的的血壓水平指的是平均值
,理想的血壓波動水平
,應該在110-130/65-75mmHg之間。
當平均血壓超過130/75mmHg的時候
,在無聲無息中,危害已經產生了
。
這也就是為什么最新的指南里把高血壓的診斷下限調整到收縮壓大于130mmHg的原因。
我們可以看到血壓的危險程度是隨著血壓水平的高低
,同比升高的。
這里要提出的是
,高血壓的危害主要集中在導致大大小小的動脈血管血管壁硬化和內皮損傷
。其次是對于心臟結構的危害
。
高于理想范圍的血壓,不一定會有什么癥狀
,有些患者收縮壓到180mmHg
,也沒癥狀
。有癥狀和有沒有危害是兩回事兒,一定要分清楚
。
歡迎關注,這里有不一樣的醫(yī)學觀點
。
血壓多高會對身體產生危害?這個問題很生活化
,但是回答起來并不容易
。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嚴格說來
,關于血壓多高會對身體產生危害
,要看每個人的具體情況,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下面張大夫就給大家解釋一下為什么這么說
。
對于一些先天血壓偏低的人,比如說顯示生活中有很多人
,先天血壓偏低
,有些人甚至平時血壓就是90/60mmHg左右。對于這些人來說
,血壓即使升高到130/80mmHg,也會覺得不舒服,也會對 健康 產生危害
。而 社會 上還有一些人,平時血壓就是130/80mmHg左右
,這些人和血壓偏低的那些人,絕對不能說完全一樣
,也不能給出一樣的數(shù)值
,告訴他們血壓到了這個數(shù)值就對身體有危險
,因為他們的體質不一樣。
其實
,現(xiàn)在高血壓的診斷標準一直都是140/90mmHg
,超過了這個數(shù)值就可以診斷高血壓。但是
,在臨床上每個人的具體體質不一樣,的確不能搞一刀切
。如果按照教科書來,那血壓超過140/90mmHg就會對身體有危害
。可是
,對于一些平時血壓偏低的人來說,還要看具體自身情況
,如果血壓上升明顯(超過20%),即使是低于140/90mmHg
,也要給予重視。
【專業(yè)醫(yī)生為您做解答】
血壓是血液在血管中流動時對血管產生的壓力
,有句話說:“血管的年齡就是你的壽命”
,所以血壓的高低對血管的 健康 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就像但凡長壽的老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
,那就是一輩子心態(tài)平和有快樂的心情一樣
,平和的血壓是維護血管 健康 的保證。
國內外研究表明:最有利于血管 健康 的血壓是120/80mmHg
,超過這個理想值
,血壓即會對血管產生微損害,這種損害看似微不足道
,但長期積累起來的損害卻不可小視
。這些細微損害的存在,為血液中大分子的脂肪流動增加了阻力
,減慢其流動速度的同時更容易使它們沉積在微損傷處
。
沉積下來的脂肪會引起血管的炎性反應,最終改變血管的正常結構
,這就是動脈硬化發(fā)生的機制
,如果這種狀況比較嚴重
,則在動脈硬化的基礎上進一步發(fā)生“粥樣改變”
,這就是病理性的動脈粥樣硬化和斑塊,其后果是引起心腦血管病的發(fā)生
,而心腦血管病是目前人類的第一死因。
對此專家們對血壓對血管的影響進行了更多的深入研究
,發(fā)現(xiàn)當血壓大于120/80mmHg時微損害即會發(fā)生
,超過125/80mmHg時血壓即會進入快速增高期,特別是當血壓大于130/80mmHg時不但對血管的損害加重
,未來10年內發(fā)生高血壓的風險大大增加
。
以前血壓較低
,比如有些人是90/60mmHg,但近些年血壓逐年升高
,即使升高到了120/80mmHg的理想血壓水平,對其來說也意味著血壓在升高
,如果升高的幅度比之還高
,盡管達不到140/90mmHg的高血壓診斷標準
,這些人就可能會表現(xiàn)出頭暈、頭痛
、乏力等等高血壓的癥狀
,與明確診斷為高血壓的患者一樣甚至可能引發(fā)靶器官的病變
。
因此,當發(fā)現(xiàn)自己的血壓在逐年升高
,特別是近幾年快速升高時,一定不可掉以輕心
,首先應當檢點自己的生活方式是否存在問題
,并積極進行調整和改變
,要知道生活方式干預也是一種治療
,盡可能減慢血壓繼續(xù)升高的速度非常重要,且必要時應當尋求醫(yī)生的幫助
。
客觀來講
,這個問題不能一句話給您一個明確的界值
,有一點是肯定的
,血壓高了對身體有害
。我們用客觀數(shù)據來說明吧:
l?我們知道高血壓與腦中風
、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等有關,因此應該重視
。國內外部分調查數(shù)據顯示:
1)?血壓水平120-139/80-89 mmHg的人群,10年后心血管風險比血壓水平110/75 mmHg的人群增加1倍以上
。
2)?血壓120-129/80-84 mmHg和130-139/85-89 mmHg 的中年人群
,10年后分別有45%和64%成為高血壓患者
。
3)?血壓從115/75mmHg到185/115mmHg
,SBP(收縮壓)每升高 20 mmHg 或 DBP(舒張壓)每升高 10mmHg
,心、腦血管病發(fā)生的風險倍增
。
因此根據血壓水平與心腦血管時間之間的關系,劃定了一個界限
,非同日 3 次測量診室血壓
,SBP 140 mmHg 和(或)DBP 90 mmHg
,就達到高血壓的診斷標準了。
l?血壓高了到底會對身體有哪些危害呢
?
1)?影響心臟,心臟會增大
;損傷血管
,出現(xiàn)動脈粥樣斑塊;損傷腎臟
,出現(xiàn)微量白蛋白尿。
2)?隨著疾病進展
,引起腦中風(腦出血、腦梗死)
,心肌梗死
、心絞痛、心臟亂跳(心房顫動)
、腎功能繼續(xù)下降
,損害眼睛,出現(xiàn)視網膜病變
。
l?高血壓到什么程度了開始治療呢?
1)?一般來說
,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基礎上
,血壓仍超過140/90mmHg和(或)目標水平的患者應開始藥物治療
。
2)?如果您血壓持續(xù) 140/90mmHg,建議您到醫(yī)院就診
,醫(yī)生會根據您的血壓水平
,您是否合并心血管危險因素或其他疾病
,決定您是先進行生活方式干預還是藥物治療。
血壓多高會對人體產生傷害
,主要取決于血壓具體水平、年齡
、具體靶器官損害情況等綜合因素
。
首先
,血壓是指人們血管內的血液對血管壁的壓力
,是保證各個臟器能正常灌注的一種生理現(xiàn)象,只有保證一定的血壓數(shù)值
,各個臟器才不會發(fā)生缺血缺氧。但這個血壓數(shù)值必須保持在一定范圍內才行
,超過一定的數(shù)值就就可能對人體造成不良影響。成人理想的血壓是收縮壓
吸煙對高血壓有何影響?
高血壓是現(xiàn)如今最常見的慢性疾病
,我國高血壓患者高達2.45億
,也就是差不多每6個人中就有1個高血壓患者。而高血壓作為冠心病
、腦出血
、腦梗等心腦血管疾病的元兇,成為阻礙老年人長壽的頭號“殺手”
。
吸煙對高血壓有何影響
?
吸煙有害 健康 ,這是公認的事實
,而很多老煙民在確診高血壓的時候
,醫(yī)生首要的要求就是要戒煙戒酒
。很多患者覺得
,吸煙影響的是肺部 健康
,對高血壓患者是沒有影響的
,所以就拒絕戒煙
。這其實是絕對錯誤的認識
。
首先
,吸煙會直接升高血壓。
高血壓患者最怕血壓失控
,而吸煙正是導致血壓失控的原因之一
。研究證明,吸一支煙后心率會增加5-20次/min
,而收縮壓會增高10-25mmHg。在高血壓患者中
,一天24小時內吸煙者的血壓都要明顯高于不吸煙者,無論是收縮壓還是舒張壓都要高
。而另有研究表明
,戒煙20min
,血壓就會降低
,心率也會逐漸恢復正常
。
這是因為煙葉內所含尼古丁本身具有興奮神經的作用,吸煙后就會使得心率加快
,同時促使腎上腺釋放兒茶酚胺
,而兒茶酚胺會興奮血管的α受體
,使得血管收縮,心肌收縮力加強
,心率加快,心搏出量增加
,血壓升高。所以說
,高血壓患者吸煙無異于火上澆油
,只會加重高血壓病情
。
其次
,吸煙會傷害血管 健康 。
高血壓之所以害怕血壓失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