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硒是一種化學(xué)元素
發(fā)現(xiàn)人永斯·雅各布·貝采利烏斯(J?ns Jakob Berzelius),并把它命名為Selene
發(fā)現(xiàn)年份:1817年
發(fā)現(xiàn)過程:1817年
硒又分為植物活性硒和無機硒兩種,無機硒一般指亞硒酸鈉和硒酸鈉
植物活性硒的科技水平主要看人體的吸收利用率,從這點上看:中國自主研發(fā)的硒比國外的硒更適合人體吸收
。二、哪些食物含硒比較高
豆類
炒白南瓜子(27.03)
,紅花豆(19.05),虎皮蕓豆(9.75),花豌豆(9.72),黃豆(6.16),紅蕓豆(4.61),蠶豆(4.29),綠豆(4.28),花生仁(3.94),北豆腐(2.62),南豆腐(1.55)。肉類
豬腎(腰子) (111.77)
,牛腎(腰子)(70.25),鴨肝(52.27),雞肝(38.55),火雞肝(36.00)蛋類
鵪鶉蛋(25.48),白皮雞蛋(16.55)
,紅皮雞蛋(14.98)。水產(chǎn)類
中國鱟(113.50)
,蝦皮(74.43),紅娘魚(59.75),鮐魚(鮐巴龜)(57.98),鲅魚(巴魚)(51.81),海蝦(56.41),鯪魚(48.10),大黃魚(42.57),青魚(37.69),帶魚(36.57),鱸魚(33.06),河蝦(29.65),海鰻 (25.85)等。果蔬類
魔芋精粉(350.15)
,苜蓿(8.53),紅菜苔(8.43),白菜苔(菜苔、菜心) (6.68),鮮龍牙豆(玉豆)(5.60),大蒜(紫皮)(5.54),鮮龍豆(4.06),瓢兒白(菜)(3.40),胡蘿卜(黃)(2.80)主糧類
含高硒的主糧是補硒非常好的途徑,比如
上面介紹的這些食物都是可以很好的給人體補充硒的食物
,需要補充硒的人群可以多加攝取,保證硒的充足供給,維持身體健康,需要指出的是食品中硒含量高,并不等于人對其吸收就高。三
、硒對人體有什么好處1、硒能提高人體免疫機能
2
3
4
5、硒能抗氧化
6
、硒能參與糖尿病的治療。缺硒可引起一些胰島細胞合成及分泌胰島素功能的原發(fā)性損害,補硒可保護胰島。糖尿病并發(fā)癥在體內(nèi)的病理反應(yīng)是廣泛糖基化作用和氧化損傷四
一
硒單質(zhì)是紅色或灰色粉末,帶灰色金屬光澤的準金屬
性脆
,有毒。溶于二硫化碳、苯、喹啉。能導(dǎo)電
,且其導(dǎo)電性隨光照強度急劇變化。可制半導(dǎo)體和光敏材料。熔點:217℃。
沸點:684.9℃
。二、化學(xué)性質(zhì)
第一電離能為9.752電子伏特
。硒在空氣中燃燒發(fā)出藍色火焰,生成二氧化硒(SeO2)。與氫、鹵素直接作用,與金屬能直接化合,生成硒化物。不能與非氧化性的酸作用,但它溶于濃硫酸、硝酸和強堿中。硒經(jīng)氧化作用得到二氧化硒。溶于水的硒化氫能使許多重金屬離子沉淀成為微粒的硒化物。硒與氧化態(tài)為+1的金屬可生成兩種硒化物,即正硒化物(M2Se)和酸式硒化物(MHSe)。正的堿金屬和堿土金屬硒化物的水溶液會使元素硒溶解,生成多硒化合物(M2Sen),和硫能形成多硫化物相似。1
、桑葚。桑葚是一種富硒水果,100g干桑葚里的硒含量30多微克,位居水果榜首。2
、獼猴桃。獼猴桃其中含有硒、鈣、鉀、微量元素和人體所需17種氨基酸外,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葡萄酸、果糖、檸檬酸、蘋果酸、脂肪。3
、葡萄。葡萄中含有蛋白質(zhì)4
5、蘆筍
擴展資料:
硒的功效:
1
2、增強免疫力
3
4
5
6、抗衰老
參考資料:
中國食品科技網(wǎng)——硒對人體有什么好處
富含硒的食物:
1
2、谷類的食物有:小麥胚粉
3、蔬菜類的食物有:大蒜
4、水果類的食物有:桑葚
5
6
7
、魚蝦類的食物有:魷魚,海參,蟶干,貽貝,墨魚,梭子蟹,秋蛤蜊,牡蠣,海蟹等。
擴展資料:
硒的作用:
1
自由基被稱為“百病之源”
2
過多的自由基在體內(nèi)蓄積
,可損傷人體組織器官,從而導(dǎo)致機體衰老。硒的抗氧化作用可以幫助清除部分自由基。適當補充硒元素后,可以延緩衰老,延年益壽。國內(nèi)報道也顯示,百歲老人血硒水平比正常人高3倍,富硒地區(qū)往往成為長壽地區(qū)。3
、增強免疫力作用。很多微量元素參與人體生理功能。研究發(fā)現(xiàn)
,缺硒時,人體免疫力低下,由病毒、病菌引起的感冒、感染等疾病發(fā)病率就會增高。而補充硒能夠增強巨噬細胞殺傷力、增強T細胞和B細胞的免疫功能、提高體內(nèi)抗體水平,從而提高免疫力增強機體抗病能力。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wǎng)-常吃富含硒的食物能預(yù)防心肌缺血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28036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