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dǎo)讀:本文詳細(xì)介紹了狼毒的功效與作用,狼毒的副作用與禁忌,狼毒的醫(yī)家論述和配伍應(yīng)用。
狼毒的性味歸經(jīng)
性味
苦辛,平,有毒。
②《別錄》:"有大毒。"
③《藥性論》:"味苦辛,有毒。"
④《本經(jīng)逢原》:"苦辛,寒,大毒。"
《得配本事》:"入手太陰,兼少陰經(jīng)氣分。"
功能主治
逐水祛痰,破積殺蟲。
治水腫腹脹,痰、食、蟲積,心腹疼痛,慢性氣管炎,咳嗽,氣喘,淋巴結(jié)、皮膚、骨、副睪等結(jié)核,疥癬,痔瘺。
1、狼毒散
處方
狼毒、秦艽各等分。
上藥治下篩。
功能主治
惡疾。
用法用量
每服方寸匕,以酒送下。日3次。50日愈。
各家論述
《千金方衍義》:狼毒殺蟲辟毒,秦艽逐濕開痹,允為癘風(fēng)專藥。
《千金》卷二十三。
2、狼毒丸
處方
天南星、狼毒、海桐皮、黑附子(炮)各等分(1方加牛膝焙,酒浸1宿)。
制法
上藥各用童子小便浸,安著盞子4只內(nèi)浸1宿,漉出控干,為末,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婦人血風(fēng)攻注,腰腳及背膊疼痛,四肢煩倦麻痹,丈夫元臟風(fēng)攻,遍身痛,筋脈拘急,腰腳無力。
用法用量
每日20丸,空心以豮豬膽汁10余滴,炒蔥1根煎,酒送下,只酒亦得。
注意
如有孕不可服之。
《博濟(jì)》卷四。
3、狼毒膏
處方
狼毒,檳榔,硫黃,五倍子,川椒,楓子肉,蛇床子各9克。
上藥為末。
功能主治
治風(fēng)濕侵襲腎囊,致成腎囊風(fēng),初起干燥癢極,喜浴熱湯,甚則起疙瘩,頑麻瘙癢,破流脂水,皮熱痛如火燎者。
用法用量
用香油300毫升煎濃,入皮消9克,再煎滾,次下公豬膽一個和勻,調(diào)前藥搽擦。
摘錄
《外科正宗》卷四。
狼毒瀉水逐飲,破積殺蟲。水腫腹脹,痰食蟲積,心腹疼痛,癥瘕積聚,結(jié)核,疥癬。
1、狼毒治積聚,心腹脹如鼓者
狼毒四兩(銼碎,醋拌炒干),附子三兩(炮裂,去皮臍),防葵三兩。上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前,以粥飲下五丸,以利為度。(《圣惠方》狼毒丸)
用狼毒、秦艽,等分為末,每服一匙,溫酒送下,一天服一至二次。
3、狼毒治卒心腹癥堅,兩脅下有氣結(jié)者
狼毒二兩,旋覆花一兩,附子二兩(炮)。搗篩,蜜和丸如梧子大。服二丸,稍加至三丸。(《補(bǔ)缺肘后方》)
用狼毒末涂搽。
5、狼毒治心腹相連脹痛
狼毒二兩,附子半兩。搗篩,蜜丸如梧子大。日一服一丸,二日二丸,三日后服三丸,再一丸,至六日,服三丸,自一至三以常服。
6、狼毒治積年疥癩
用狼毒一兩,一半生研、一半炒研,加輕粉三合、水銀三錢,共為末,浸清油中三日(油中加茶末少許),蘸油涂患處。同時以口鼻在藥碗上吸氣以助藥效。
7、狼毒治陰疝,陰丸卒縮入腹,急痛欲死
狼毒四兩,防風(fēng)二兩,附子三兩(燒)。蜜丸如桐子大,服三丸,日夜三度。(《補(bǔ)缺肘后方》)
8、狼毒治干濕蟲疥
用狼毒(不拘多少)搗爛,以豬油、馬油調(diào)搽患處。睡時勿以被蒙頭,恐藥氣傷臉。
綿大戟細(xì)末,每服五分,滾水服。忌鹽一百日,乃瀉去黃水,其腫自消,如瀉不止,冷粥補(bǔ)之。(《滇南本覓》)
10、狼毒治寄生蟲病
用狼毒研細(xì),取一錢,加糖一塊,臨星時空腹服,水送下。次早即有蟲排出。
綿大戟為末,米糊為丸。如馬豆子大,每服七丸,滾水送下,以利為度。(《滇南本草》)
12、狼毒治外傷出血
綿大戟研末撒于傷口。(名云南中草藥選》)
13、狼毒治淋巴結(jié)結(jié)核
方一
未潰或已潰者:狼毒切片,用水煮爛,除渣取藥液,加熱濃縮成膏,洗凈傷口,外敷。
方二
愈合淋巴結(jié)結(jié)核傷口:狼毒一兩,蒲公英根一兩。煎成膏外敷。(內(nèi)蒙古《中草藥新醫(yī)療法資料選編》)
己潰者拔膿毒:狼毒一斤,蛇蛻八分,花椒一兩,松香五錢。將狼毒煎制成膏,其他藥研成細(xì)末,撒入并攪拌均勻。外敷。
14、狼毒治睪丸結(jié)核
狼毒、核桃、白礬各等量。燒存性,共研細(xì)末。每日一次,每次一錢三分,開水送服。(內(nèi)蒙古《中草藥新醫(yī)療法資料選編》)
川狼毒杵末,每服一大錢,用餳一皂子大,沙糖少許,以水同化,臨臥空腹服之,來日早取下蟲效。(《集效方》)
16、狼毒治癘風(fēng)癩瘡
狼毒,童便浸炒,研末。每早晚各服五分,溫酒下。(《張三豐仙傳方》)
17、狼毒治久年干疥干癬及一切癩瘡
狼毒(微炒研細(xì)末),輕粉減半。和勻,干疥癬癩瘡,搔破搽之;濕者干摻,數(shù)次效(《永類鈴方》)
18、狼毒治干癬積年生痂,搔之黃水出,每逢陰雨即癢
狼毒,醋磨涂之。(《圣惠方》)
治療皮膚病
取月腺大戟洗凈,剝?nèi)ダ掀ぃ兴?,加水煎煮,直至用手一捻即成粉末為止,然后用紗布過濾。
或制成片劑,每片含生藥0.18g,頭5天臨睡前內(nèi)服1片,第6-10天早晚各1片,以后增至旱、中、晚備1片,一療程為20-30天,個別延長至35天,總劑量7-12g。
曾用上述稠膏治牛皮癬30例,13例痊愈,16例好轉(zhuǎn),1例無效,用片劑治牛皮癬22例,基本痊愈2例,顯著好轉(zhuǎn)11例,好轉(zhuǎn)7例,無效2例。
稠膏亦用于治療神經(jīng)性皮炎及慢性濕疹15例,均有較好 療效,一般涂藥3-10次即可見效。
本品有毒,口服片劑有胃腸道紊亂(如胃納減退、惡心、腸鳴、腹瀉、腹痛等),頭昏痛,乏力,體重減輕等反應(yīng),除1例因腹瀉次數(shù)較多而終止治療外,其余病例暫停服藥或減少劑量,均自行好轉(zhuǎn)。
治療結(jié)核病
先制成狼毒棗,其法取狼毒放入鍋內(nèi),加水煎煮,把大棗放入籠屜,約蒸二小時半即成;狼毒與大棗按3:4配制。
成人每日3次,開始服狼毒棗每次粒,視副作用有無,逐漸遞增或減少,每次最多20粒,或第一周每日g(約30粒),第二周每日g(約45粒),第3周以后每日g(約60粒)分三次食后內(nèi)服,連服三個月為一療程。
間隔1-2周,視情況可再 給第二療程。曾治療淋巴結(jié)結(jié)核、骨結(jié)核、皮膚結(jié)核、副睪結(jié)核、結(jié)核性角膜炎及肺結(jié)核,均有一定療效。
30例肺結(jié)核服后癥狀改善者22例,體重增加2-23市斤者28例,病灶進(jìn)步18例,痰菌轉(zhuǎn)陰9例,血沉下降14例,惡化者僅1例,對其他肺外結(jié)核,凡能耐心服用者,均有不同療效。
副作用有惡心、頭昏、便溏等,經(jīng)減量或停藥后即消失。
此外,蒸狼毒棗所剩在鍋內(nèi)的狼毒液經(jīng)過濾后,用文火濃縮成稀糊狀泥膏,可作局部治療劑,治療皮膚結(jié)核、癬疥、各種慢性皮炎、酒齄鼻、禿瘡及各種頑固性潰瘍等,均有一定效果。
治療慢性氣管炎
取狼毒大戟制成煎劑或丸劑,每次劑量相當(dāng)于干品0.5g,每日3次,飯后服。
但副作用較大,病人服水劑30分鐘后即出現(xiàn)胃不適,口腔咽部發(fā)麻,頭昏惡心,或腹瀉、腹痛,停藥后3-24小時,可自行好轉(zhuǎn),丸劑均有腹瀉癥狀,對久熱傷津、咽干舌燥、聲啞、嘔吐、惡心者不宜用。
用上述的狼毒棗也可治療本病,每次服3-5個,每日3次,副作用較水劑或丸劑明顯減少。
對278例觀察1個月,基本治愈21例,占7.6%,顯效119例,占42.8%,僅個別有輕微口干,極個別有輕微肝功能改變。
治療腫瘤
取狼毒1錢放入200ml水中煮后撈出,再打人雞蛋2只煮熟質(zhì)吃蛋喝湯。
也可用狼毒與雞血藤、苡米、半枝蓮等制成復(fù)方狠毒注射液,每日1次,每次-40ml,加入5%葡萄糖液行靜脈滴注,或制成復(fù)方狼毒片內(nèi)服。
治療20例晚期胃癌,在術(shù)前用藥可以緩解癥狀,為手術(shù)治療創(chuàng)造條件,在末后用藥,可以鞏固療效,穩(wěn)定病情。用藥后一般具有止痛、增進(jìn)食欲等作用。
常見副作用有惡心、嘔吐、頭暈、輕度腹瀉,未發(fā)觀對肝、腎及神經(jīng)方面的毒性表現(xiàn)。
1、《本經(jīng)逢原》:狼毒大毒,非恒用之品。
3、《藥性論》:狠毒殺鼠。
4、《開寶本草》:別本注云:狼毒與麻黃、橘皮、吳茱萸、半夏、枳實為六陳也。狼毒,葉似商陸及大黃,莖葉上有毛,根皮黃、肉白。以實重者為良,輕者力劣。
5、《綱目》:狼毒,出秦、晉地。今人往往以草茹為之,誤矣。
6、《本經(jīng)》:主咳逆上氣,破積聚,飲食,寒熱,水氣,惡瘡,鼠瘺疽蝕,蠱毒。
8、《藥性論》:治痰飲,癥瘕。
9、《滇南本草》:治胃中年深日久飲食結(jié)住,積久稠痰,狀粘如膠。攻蟲積,利水道,下氣,消水腫,吐痰涎。
10、《本草通玄》:主咳逆,治 蟲疽,瘰疬,結(jié)痰,驅(qū)心痛。
11、《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下氣殺蟲。治痰飲停留,骨膜發(fā)炎,結(jié)核頑瘡,酒齄鼻。
12、《中國植物志》:狼毒的毒性較大,可以殺蟲;根入藥,有祛痰、消積、止痛之功能,外敷可治疥癬。
13、《全國中草藥匯編》:散結(jié),逐水,止痛,殺蟲。用于水氣腫脹,淋巴結(jié)結(jié)核;外用治疥、癬,殺蠅、蛆。
14、《中藥大辭典》:逐水祛痰,破積殺蟲。治水腫腹脹,痰、食、蟲積,心腹疼痛,慢性氣管炎,咳嗽,氣喘,淋巴結(jié)、皮膚、骨、副睪等結(jié)核,疥癬,痔瘺。
毒副作用
本品大毒,內(nèi)服極慎重。中毒后可引起腹痛、腹瀉、嘔吐、煩躁、血壓下降,重者眩暈、行步不穩(wěn)、痙攣。
禁忌事項
本品有毒,不可內(nèi)服。采挖時避免汁液沾染皮膚,否則容易產(chǎn)生過敏反應(yīng)。孕婦及體虛者忌服。
急救方法
1、洗胃、給鎮(zhèn)靜劑和輸液。
2、甘草、干姜各3錢,綠豆5錢,水煎服。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3—8分,或入丸、散。
外用:磨汁涂或研末調(diào)敷。
《本草匯言》:"脾元不足,真氣日乏者,不可妄施。"
《得配本草》:"畏醋。"
1、狼毒棗或狼毒蛋
狼毒1~3克煮后撈出,再于其湯內(nèi)加入雞蛋2只,或大紅棗10枚,煮熟。吃蛋喝湯,或吃棗子喝湯。但是體虛者慎用。
先將狼毒清水浸1—2小時,放入鍋內(nèi),上置蒸籠,放入大棗,水燒開后再蒸3小時,取出晾干即成。成人日服3次,每次10枚,連服2日后每次增加1枚,一般用10—16枚。極量為每次20枚,每日60枚。
若有惡心嘔吐、頭昏等反應(yīng)可減少1—2枚。
3、取狼毒放入鍋內(nèi),加水煎煮,把大棗放入籠屜,約蒸二小時半即成
狼毒與大棗按2:4配制。
成人每日3次,開始服狼毒棗每次10粒,視副作用有無,逐漸遞增或減少,每次最多20粒。
4、狼毒切成碎片,加水2000毫升,煎40分鐘,過濾除渣,入大棗浸泡20分鐘,再用文火煎至藥液蒸發(fā)完為止
小兒及體弱者酌減。
5、狼毒棗、蛋
方藥:狼毒1~3g,雞蛋2只,紅棗10枚。
治法:破堅散結(jié),利水抗癌。
主證:肺癌胸水。
用法:狼毒水煮后撈出,再于狼毒湯內(nèi)打入雞蛋加紅棗煮熟,吃蛋喝湯吃棗子。每日2次分服。
市場上有用天南星植物海芋的干燥根莖冒充狼毒使用者,要注意鑒別。
真品狼毒
外觀呈類圓形或長圓形塊片,表面黃棕色或淡棕色,直徑約4—7厘米,厚0.5—3厘米,偶而有厚達(dá)7厘米者。
偽品海芋
外觀呈長橢圓形或圓形,邊緣多卷折,外皮表面為棕褐色或棕黃色,常附有深棕色的鱗葉殘片。
質(zhì)堅硬而脆,斷面為白色或黃白色,有顆粒狀突起及波狀皺紋,聞之亦氣微,口嘗味淡,嚼之麻舌有刺喉感。
藥理研究辨別
狼毒屬毒性藥物,但從瑞香狼毒根中提取一種狼毒苷,原稱川狼毒素的抗菌物質(zhì),其毒性很低,所含的蒽苷能增強(qiáng)小腸蠕動,可治療便秘。
但偽品海芋不具有狼毒的功效,故不可代替狼毒。
抗腫瘤作用
瑞香狼毒提取物對多種可移植性動物腫瘤有顯著的抑制作用。
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狼毒體外對志賀氏痢疾桿菌有抑制作用,在試管內(nèi)對大腸桿菌、宋內(nèi)氏痢疾桿菌、變形桿菌等革蘭陰性腸內(nèi)致病菌有抑制作用。水浸液對皮膚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如黃色毛癬菌、奧杜盎氏小芽胞癬菌等。瑞香狼毒中提取的狼毒苷能抑制真菌及金黃色葡萄球菌的生長。狼毒煎劑對人型結(jié)核桿菌有明顯的抗菌作用,但其蒸餾液和揮發(fā)油只有很弱的抗結(jié)核桿菌作用。
對免疫系統(tǒng)作用
瑞香狼毒能顯著降低小鼠脾和胸腺重量以及血清凝集素滴度和溶血素HC50值。并影響小鼠脾細(xì)胞抗體形成,還能顯著促進(jìn)小鼠腹腔M吞噬功能。
其他作用
瑞香狼毒分別與蛋白激酶A和蛋白激酶C溫育,能顯著抑制Ⅱ型蛋白激酶A的活力。狼毒不僅對EB病毒有激活作用,而且對腺病毒轉(zhuǎn)化細(xì)胞也有促進(jìn)作用。對Raji細(xì)胞內(nèi)EB病毒也有非常明顯的誘導(dǎo)作用,并能顯著地促進(jìn)EB病毒對淋巴細(xì)胞的轉(zhuǎn)化作用。狼毒煎劑灌服可提高電擊法及熱板法所致小鼠痛閾。
毒性
瑞香狼毒的副作用和毒性并不大。瑞香狼毒水、醇提取物腹腔注射小鼠的LD50分別為184.3g/kg和132.7g/kg。醇提取物兔灌胃的安全劑量為8.4g/kg。有個例報道狼毒可致雙目損傷。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_11/9008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