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虛火旺是指陰精虧損而致火亢盛的病理變化。常會出現(xiàn)性欲亢進,煩躁易怒,兩顴潮紅,口干,口渴等癥狀。
陰虛的表現(xiàn)與為何回光返照
陰虛是中醫(yī)的名詞,因為精血和津液都屬陰,所以屬陰虛,常見于勞損久病或熱病之后而致陰液內(nèi)耗的患者。陰虛不能制火,因為火熾后灼傷陰液會更虛,且兩者?;ハ嘤绊?。
陰虛多因血虛,“陰虛生內(nèi)熱”,常表現(xiàn)為五心煩熱、口干、咽燥,神煩氣粗,尿黃便干等;月經(jīng)紊亂、面色無光、黑色素沉著,黃褐斑、蝴蝶斑滋生;體質(zhì)虛弱、心悸氣短、頭暈眼花、無精打采;過早進入更年期與更年期困擾;常發(fā)生在女士身上,各種機能亢進性疾病,如肺結(jié)核、長期低燒等癥狀。
陰虛者常由熱病之后或其他病癥過久而傷耗陰液,或因五志過極、房事不節(jié)、過服溫燥之品等導(dǎo)致陰液暗耗成為陰液虧少情況,機體失去原有的濡潤滋養(yǎng),又因為陰不制陽而陽熱之氣相對偏旺而生內(nèi)熱,所以表現(xiàn)為多次一派虛熱、干燥不潤、虛火躁擾不寧的癥狀。
陰虛可與氣虛、血虛、陽虛、陽亢、精虧、津液、虧虛以及燥邪等證候共同存在或互為影響,常會表現(xiàn)為病人氣陰虧虛證、陰血虧虛證、陰陽兩虛證、陰虛陽亢證、陰精虧虛證、陰津或陰液虧虛證、陰虛內(nèi)燥證等陰虛,這些都有可能成為陽虛,陰虛可導(dǎo)致動風氣滯血瘀水停等病理變化。成為陽虛后,常表現(xiàn)為手腳夫涼、怕冷,并不是全身燥熱,其他的癥狀也符合腎陰虛。
我們把人死之前會有一個突然精神狀態(tài)變好的階段,也許是幾天也可能是幾個小時,這種狀態(tài)叫做“回光返照”,其實這就是把自己最后的一點陰精轉(zhuǎn)化為生命力,以這種代價顯出一些生機。其實這是虛火浮越的表現(xiàn),也就是最后的生機,接下來就會陰陽俱虛,生命難以維持。
生活當中,慢性病屬陰虛的比較麻煩,不僅僅是虛,而且還有火,進補的時候有頤慮,但不補也不行,一旦補多了又怕再傷陰。而且陰虛是病進展的標志,患有陰虛疾病的患者對身體的耗竭非常大。
陰虛者的食補
元?朱丹溪《丹溪心法》中記載:“相火易起,變化莫測,無時不有,煎熬真陰,陰虛則病,陰絕則死?!闭f的是相火很容易就會引起,一旦發(fā)生變化便難以把握,從而煎熬真陰,使人因為陰虛而發(fā)病,最終導(dǎo)致死亡。
中醫(yī)常說“陽損及陰”,說的就是一開始肯定是陽虛、氣虛,人沒精打采的,進而發(fā)生貧血、血虛,也就從陽虛到陰虛了;這時是可以通過補來改善的。如果“陰損及陽”就比較嚴重,此種疾病對身體的消耗非常大,這時不僅要補,還要使疾病停止損耗。如不及時控制,很快就會傷到陽氣,而此后也就最危險了。
在此,陰虛者應(yīng)該多吃一些滋補腎陰的食物。通常選擇的食物有芝麻、糯米、綠豆、藕、馬蘭頭、大白菜、黑木耳、銀耳、豆腐、甘蔗、李、桃子、西瓜、黃瓜、百合、山藥、烏賊、甲魚、海參、鮑魚、螃蟹、牛奶、牡蠣、蛤蜊、海蜇、鴨肉、豬皮等。這里的食物性味多甘寒性涼,都有滋補機體陰氣的功效,同時也可以適當配合補陰藥膳地調(diào)養(yǎng)。
對于陰虛火旺的人,應(yīng)少食辛辣的食物,火鍋與雞肉不要多吃,蒸、炸、爆、烤的食物也應(yīng)少吃,水果中龍眼肉與荔枝能不吃就不吃。而陰虛則不需要忌食冷飲,冷飲對陰虛有調(diào)整的作用,雖然可以多吃但也不能過量陰虛火旺的人在干熱少雨的夏季癥狀很容易就會加重。
所以可參考以下幾種食療方,既能滋陰又能調(diào)理脾胃:
生地黃粥:
用生地黃汁150毫升(或干地黃煎濃汁150毫升)、大米100克。大米煮粥,粥熟加入地黃汁,攪勻即可食用。
天門冬粥:
取天門冬60克、大米100克。將天門冬煎濃汁去渣后,加入大米煮粥,作早餐食用。
百合粥:
鮮百合60克、大米100克、冰糖少許,先將大米煮粥,將熟時放入百合,煮熟后放入冰糖調(diào)味后即可食用。
虛火之產(chǎn)生,本源于臟腑陰陽氣血之虧損,故在致病過程中,臟腑組織受損而表現(xiàn)出虛火證候群。虛火之產(chǎn)生,也并非陰虛一因而致,陰虛、陽虛均為虛火產(chǎn)生之因。
1.陰虛之火
因素體陰虛或久病傷陰,或感受陽邪及五志過極化火,都可使臟腑功能失調(diào),津液虧損,陰精衰少,導(dǎo)致陰虛?!秲?nèi)經(jīng)》云:“陰虛則陽亢”,指陰虛不能制陽,陰陽失去平衡,則陽相對偏亢而出現(xiàn)熱象,成為陰虛之火。如《景岳全書·火證》曰:“陰虛者能發(fā)熱,此以真陰虧損,水不制火也”。
2.陽虛之火
因先天不足,素體陽虛;或感受陰邪,日久傷陽;或過用寒涼攻伐,或年老體弱,均可導(dǎo)致腎陽不足,陰寒內(nèi)盛,久之可發(fā)展為陰盛格陽,使陽不能潛藏而反浮越,以致虛陽亢奮,成為腎虛格陽的陽虛之火。正如《景岳全書·火證》所云:“寒從中生,則陽氣無所依附而瀉散于外,即是虛火,假熱之謂也”,“陽虛者,亦能發(fā)熱,此以元陽敗竭,火不歸原也”。
治療:
1.陰虛之火
證候:午后或夜間發(fā)熱,手足心熱,五心煩熱,心煩,少寐,顴紅,盜汗,口咽干燥,舌紅少苔,脈細數(shù)等。治則:總的治則為滋陰降火(“壯水之主,以制陽光”《黃帝素問二十四卷》王冰注)。
心陰虛,治宜滋陰養(yǎng)心清熱;肺陰虛,治宜滋養(yǎng)肺陰清熱;脾陰虛,治宜滋陰健脾生津;肝陰虛,治宜養(yǎng)陰清熱柔肝;腎陰虛,治宜滋補腎陰降火。
?。?)心陰虛主方:天王補心丹。方藥:生地、人參、玄參、天冬、麥冬、丹參、當歸、黨參、茯苓、石菖蒲、遠志、五味子、酸棗仁、柏子仁、朱砂、桔梗。
?。?)肺陰虛主方:沙參麥冬湯。方藥:北沙參、玉竹、麥冬、天花粉、扁豆、桑葉、甘草。
(3)脾陰虛主方:四君子湯。方藥:人參、白術(shù)、茯苓、甘草)加山藥,扁豆等。
(4)肝陰虛主方:一貫煎。方藥:當歸、生地;沙參、枸杞、川楝子);
?。?)腎陰虛主方:六味地黃丸。方藥:山藥、山茱萸、熟地黃、澤瀉、丹皮、茯苓。
2.陽虛之火
證候:發(fā)熱,形寒怯冷,四肢不溫或下肢發(fā)冷,面色浮紅如妝,神志躁擾不寧,口舌生瘡。舌質(zhì)胖潤或有齒痕,苔白潤,脈沉細而弱,或浮大無力。治則:總的治療原則為補陽益火(“益火之源,以消陰翳”《黃帝素問二十四卷》王冰注),輕者治宜溫補腎陽;重者治宜引火歸元。
(1)輕者主方:金匱腎氣丸。方藥:山藥、山茱萸、干地黃、澤瀉、丹皮、茯苓、附子、桂枝?;蛴覛w飲。方藥:熟地、山藥、山茱萸、枸杞、甘草、杜仲、肉桂、制附子。
(2)重者主方:通脈四逆湯。方藥:附子、干姜、炙甘草?;騾⒏綔?。方藥:人參、附子。
1 陰虛肝火旺是什么癥狀一般是陰虛與肝火旺的癥狀并存。
對于陰虛肝火旺的人群來說,除了有頭暈耳鳴、身體乏力、腰膝酸軟、失眠多夢等陰虛癥狀之外,通常還會伴隨著潮熱盜汗、口干舌燥、口干口苦、咽喉腫痛、兩肋脹痛等肝火旺的癥狀。
如果肝火太重犯胃的話還可能會出現(xiàn)反酸、燒心、惡心、嘔吐等不適的癥狀,一般來說需要滋陰養(yǎng)血、清熱瀉火并柔肝。
2 陰虛火旺是肝火旺嗎兩者并不一樣。
陰虛火旺主要是因為陰虛,此時人體內(nèi)的陰津不能滋潤、制陽,就會使人體出現(xiàn)火氣過大的癥狀,但這主要是虛火。
而肝火旺主要指的是肝臟內(nèi)有火,一般指的主要是實火,所以兩者的性質(zhì)、臨床表現(xiàn)以及治療原則等都是不同的,如果不確定自身是陰虛火旺還是肝火旺的話,那么建議最好是及時地去醫(yī)院就診。
3 怎樣判斷肝陰虛和肝火旺
4 女人吃什么補陰虛最快最好建議可以吃一些滋陰清熱的食物。
對于陰虛的女人來說,平時建議可以多吃一些具有滋陰清熱作用的食物,比如石、梨子、羅漢果、荸薺、枇杷等,避免吃辛辣、刺激、油膩的食物。
此外還需要保持充足的睡眠時間,避免勞累、熬夜等,平時也可以適量地做一些運動,以此來促進身體的血液循環(huán),增強人體的身體素質(zhì)。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zonghe/2044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黑靈芝泡水喝有哪些禁忌
下一篇: 有助于抗衰老的四種食材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