蘑菇因其營養(yǎng)豐富,成分內(nèi)富含蛋白質(zhì)、脂肪、碳水化合物、粗纖維以及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zhì)元素。實際上蘑菇的種類也很多,常見的有香菇、猴頭菇、金針菇、杏鮑菇、草菇等等,那么大家都知道不同種類的蘑菇都有哪些功效嗎?
1.香菇——滋養(yǎng)皮膚
香菇具有很強的美容抗衰老成分,這主要是因為它含有多種對皮膚有益的物質(zhì),如蛋白質(zhì)、維生素B、礦物質(zhì)等。實際上香菇中含有一種可以促進皮膚新陳代謝的物質(zhì)——硒,這是一種可以保持皮膚潤滑細嫩的物質(zhì)。
2.猴頭菇——抗衰抗癌
猴頭菇中養(yǎng)分含量極高,有高蛋白、低脂肪、富含礦物質(zhì)等等,可以在促進血液循環(huán)的基礎上,降低血液中膽固醇的含量,可以有效增強人體免疫力。另外,猴頭菇中的多種氨基酸以及多糖體,對胃炎、胃癌、胃潰瘍等疾病還具有非常好的治病功效。
3.雙孢蘑菇——降低血脂
在中醫(yī)上雙孢蘑菇具有提神消化、降血壓的作用,如果經(jīng)常食用雙孢蘑菇還尅預防腫癌,改善神經(jīng)功能,幫助降低血脂的功效。這主要是雙孢蘑菇中含有人體不可缺少的銅元素,這種物質(zhì)對血液、中樞神經(jīng)和免疫系統(tǒng)有著非常好的改善作用。
4.草菇——提高機體免疫力
草菇中的維生素C含量非常高,可以在促進身體新陳代謝的同時,提高身體的免疫能力。專家表示,草菇還有解毒的作用。另外,經(jīng)常吃草菇還可以起到滋陰壯陽,增加乳汁,防止壞血病的功效。
5.金針菇——健身抗病
金針菇可以說是生活中非常常見的食物,因其成分內(nèi)的氨基酸豐富,可以有效的增強機體的生物活性,對生長發(fā)育方面效果很大。另外,金針菇中還有一種特殊的樸菇素物質(zhì),這種物質(zhì)可以增強身體的抗癌細胞能力。
除了上文中小編詳細為大家介紹的五種蘑菇之外,生活中常見的鮑菇具有潤腸美容的功效,平菇具有消脂、改善內(nèi)分泌的功效,大家可以根據(jù)自己的需求適量的食用。蘑菇的制作方法也很多,可以煲湯、燉菜、炒菜中都可以適量的添加。希望小編的介紹可以在生活中幫助到大家。
1、香菇
香菇為側耳科植物香蕈的子實體,是世界第二食用菌,也是我國特產(chǎn)之一,在民間素有“山珍”之稱。香菇是一種生長在木材上的真菌。味道鮮美,香氣沁人,營養(yǎng)豐富。富含維生素B群、鐵、鉀、維生素D原、味甘,性平。主治食欲減退,少氣乏力。
2、草菇
草菇別稱蘭花菇、苞腳菇的,起源于廣東韶關的南華寺中,300年前我國已開始人工栽培,在20世紀約30年代由華僑傳入世界各國,是一種重要的熱帶亞熱帶菇類,是世界上第三大栽培食用菌,我國草菇產(chǎn)量居世界之首,主要分布于華南地區(qū)。因常常生長在潮濕腐爛的稻草中而得名,多產(chǎn)于兩廣、福建、江西、臺灣。肥大、肉厚、柄短、爽滑,味道極美。
3、杏鮑菇
杏鮑菇因其具有杏仁的香味和菌肉肥厚如鮑魚的口感而得名,是近年來開發(fā)栽培成功的集食用、藥用、食療于一體的珍稀食用菌新品種。市場上杏鮑菇產(chǎn)品比較多,常見的如百山祖菌菇小菜——杏鮑菇、杏鮑菇提取物、即食杏鮑菇小包裝、還有獨立包裝的小包杏鮑菇等。
4、雙孢菇
雙孢菇是最常見的食用菌種之一,肉質(zhì)肥厚。菌絲銀白色,生長速度中偏快,不易結菌被,子實體多單生,圓正、白色、無鱗片,菌蓋厚、不易開傘,菌柄中粗較直短,菌肉白色,組織結實,菌柄上有半膜狀菌環(huán),孢子銀褐色。原生于歐洲及北美洲,人類至少自古希臘時代起便開始食用,人工栽培則約始于17世紀的法國等地,現(xiàn)在則已經(jīng)廣泛在世界各地栽培。
5、紅菇
紅菇的子實體一般中等大,菌蓋直徑5~12厘米,初扁半球形后平展,幼時粘,無光澤或絨狀,中部色深紅至暗(黑)紅,邊緣較淡呈深紅色,蓋緣常見細橫紋。菌肉白色,厚,常被蟲吃。味道及氣味好。菌褶白色,老后變?yōu)槿辄S色,近蓋緣處可帶紅色,稍密至稍稀,常有分叉,褶間具橫脈。
6、牛肝菌
牛肝菌是牛肝菌科和松塔牛肝菌科等真菌的統(tǒng)稱,其中除少數(shù)品種有毒或味苦而不能食用外,大部分品種均可食用。云南省牛肝菌類資源豐富,主要有白、黃、黑、紅牛肝菌。因肉質(zhì)肥厚,極似牛肝而得名,是名貴稀有的野生食用菌,為“四大菌王”之一,主要有白、黃、黑牛肝菌幾種。
7、平菇
平菇屬于四極性異宗結合的食用菌,生活史與許多高等擔子菌相似,由子實體成熟產(chǎn)生擔孢子。擔孢子從成熟的子實體菌褶里彈射出來,遇到適宜的環(huán)境長出芽管,初期多核,很快形成隔膜,每個細胞一個較平坦有序而濃密,無“黃梢”現(xiàn)象,長滿數(shù)日后易出現(xiàn)老的菌皮,菌皮較緊而硬。
8、雞油菌
雞油菌是世界著名的四大名菌之一,為真菌界雞油菌目的子實體,子實體肉質(zhì),喇叭形,杏黃色至蛋黃色,菌蓋寬3~9厘米,最出扁平,后下凹。菌肉蛋黃色,味美。含有豐富的胡蘿卜素、維生素c、蛋白質(zhì)、鈣、磷、鐵等營養(yǎng)成分,具有清目、利肺、益腸胃的功效,常食此菌可預防視力下降、眼炎、皮膚干燥等病。
9、金針菇
金針菇因其菌柄細長似金針菜而得名,屬傘菌目白蘑科針金菇屬,是一種菌藻地衣類,具有很高的藥用食療作用。在自然界廣為分布,中國、日本、俄羅斯、歐洲、北美洲、澳大利亞等地均有分布。在中國北起黑龍江,南至云南,東起江蘇,西至新疆均適合金針菇的生長。
10、口菇
口菇有幫助青少年助發(fā)育的作用。由于口菇含鋅量比香菇要多很多,而鋅是人體內(nèi)一個非常重要的微量元素,小孩缺鋅影響其生長發(fā)育,所以吃一些補鋅的口服液,不如多吃一些口菇來的實惠。
11、白黃側耳
白黃側耳,又稱美味側耳、紫孢側耳。子實體中等大至較大。菌蓋直徑5-13cm,初期扁半球形,伸展后基部下凹,光滑,幼時鉛灰色,后漸呈灰白至近白色,有時稍帶淺褐色,邊緣薄,平滑,幼時內(nèi)卷,后期常呈波狀。
12、猴頭菌
又稱猴頭蘑、刺猬菌。子實體中等大、較大或大型,直徑5-10cm,或可達30cm,呈扁半球形或頭狀,有無數(shù)肉質(zhì)軟刺生長在狹窄或較短的柄部,刺細長下垂,新鮮時白色,后期淺黃至淺褐色,子實層生刺之周圍。秋季生長多。多生于櫟等闊葉樹立木或腐木上,少生于倒木。在海拔3000米左右的高原該菌色調(diào)加深。
13、皺柄白馬鞍菌
又稱皺馬鞍菌。子實體較小。菌蓋初始馬鞍形,后張開呈不規(guī)則瓣片狀,2-4cm,白色到淡黃色。子實層生菌蓋表面。柄白色,圓柱形,有縱生深槽,形成縱棱,長5cm,粗2cm。在林中地上單生或群生。
14、大白口蘑
又稱洛巴口蘑、大口蘑。子實體中等至大型,白色。菌蓋直徑8-23(32)cm,厚,初期半球形或扁半球形,邊緣內(nèi)卷,后期扁平至稍平展,中央微下凹,表面平滑或偶有小突起,白色,污白至淺奶油色。成熟后顏色變暗,邊緣波狀或部分卷曲。菌肉白色,致密,微具淀粉味。菌褶直生或彎生,污白至象牙白色,密至稍密,初期窄后變寬。菌柄幼時粗壯明顯,膨大似瓶,伸長后長8-28(45)cm,粗1.5-4.6cm,基部往往連合成一大叢。表面有細線條紋,同蓋色,實心。
15、松口蘑
又稱松磨、松茸、雞絲菌(西藏)。子實體中等至較大。菌蓋直徑5-10cm,扁半球形至近平展,污白色,具黃褐色至栗褐色平伏的絲毛狀鱗片,表面干燥。菌肉白色,厚。菌褶白色或稍帶乳黃色,密,彎生,不等長。菌柄較粗狀,長8-13.5cm,粗2-2.6cm,菌環(huán)以上污白色并有粉粒,菌環(huán)以下具栗褐色纖毛狀鱗片,內(nèi)實,基部有時稍膨大。菌環(huán)生在菌柄的上部,絲膜狀,上面白色,下面與菌柄同色。
16、雞縱菌
又稱傘把菇(四川)、雞肉絲菇(臺灣、福建)、豆雞菇、白蟻菰(福建、廣東)子實體中等至大型。菌蓋寬3-23.5cm,幼時圓錐形至鐘形并逐漸伸展,頂部顯著凸起呈斗笠形,灰褐色或褐色至淺土黃色,長老后輻射狀開裂,有時邊緣翻起。菌肉白色,較厚。菌褶白色至乳白色,長老后帶黃色,彎生或近離生,稠密,窄,不等長,邊緣波狀。菌柄較粗壯,長3-15cm,粗0.7-2.4cm,白色或同菌蓋色,內(nèi)實,基部膨大具有褐色至黑褐色的細長假根,長可達40cm。
17、金頂側耳
又稱榆黃蘑、金頂蘑。子實體一般中等大。菌蓋草黃色至鮮黃色,光滑,漏斗形,邊緣內(nèi)卷,直徑3-10cm。菌肉白色,菌褶白色,密,延生,不等長。菌柄偏生,白色,內(nèi)實,長2-10cm,粗0.5-1.5cm,往往基部相連。秋季叢生在榆樹、櫟樹等闊葉樹倒木上。
18、雙孢蘑菇
又稱洋蘑菇、二孢蘑菇。子實體中等大,菌蓋寬5-12cm,初半球形,后平展,白色,光滑,略干漸變黃色,邊緣初期內(nèi)卷。菌肉白色,厚,傷后略變淡紅色,具蘑菇特有的氣味。菌褶初粉紅色,后變褐色至黑褐色,密,窄,離生,不等長,菌柄長4.5-9cm,粗1.5-3.5cm,白色,光滑,具絲光,近圓柱形,內(nèi)部松軟或中實,菌環(huán)單層,白色,膜質(zhì),生菌柄中部,易脫落。
19、松乳菇
子實體中等至大型,菌蓋直徑4-10(15)cm,扁半球形,中央粘狀,伸展后下凹,邊緣最初內(nèi)卷,后平展,濕時粘,無毛,蝦仁色,胡蘿卜黃色或深橙色,有或沒有顏色較明顯的環(huán)帶,后色變淡,傷后變綠色,特別是菌蓋邊緣部分變綠顯著。菌肉初帶白色,后變胡蘿卜黃色。乳汁量少,桔紅色,最后變綠色,菌褶與菌蓋同色,稍密,近柄處分叉,褶間具橫脈,直生或稍延生,傷后或老后變綠色。菌柄長2-5cm,粗0.7-2cm,近圓柱形并向基部漸細,有時具暗橙色凹窩,色同菌褶或更淺,傷后變綠色,內(nèi)部松軟后變中空,菌柄切面先變橙紅色,后變暗紅色。
20、綠菇
又稱變綠紅菇、青蓋子、青菌(東北)、青面梨菇(福建)、青蛙菌、綠豆菌(廣西)、青臉菌(四川)、青頭菌(昆明)、青湯菌(貴州)等。子實體中等至稍大。菌蓋直徑3-12cm,初球形,很快變扁半球形并漸伸展,中部常稍下凹,不粘,淺綠色至灰綠色,表皮往往斑狀龜裂,老時邊緣有條紋。菌肉白色。無特殊氣味。菌褶白色,較密,等長,近直生或離生,具橫脈。菌柄長2-9.5cm,粗0.8-3.5cm,中實或內(nèi)部松軟。
蘑菇有許多不同的形狀和顏色,在充滿腐爛有機物的溫暖潮濕的土壤中生長最好。它們是自然界的回收者,分解已經(jīng)死亡的東西,用來創(chuàng)造新的生命。由于它們不含綠色植物的葉綠素,因此它們不能進行光合作用。所以,它們必須從土壤中獲取所有養(yǎng)分。棲息地決定了什么樣的蘑菇種類可以在那里生長。蘑菇發(fā)芽是通過孢子而不是種子進行的,它們的根被稱為菌絲體。
科學家們尚不清楚世界上可能有多少種真菌。到目前為止,只有大約12萬種真菌被賦予定義。只有2%是有毒的,而許多其它種類則因其藥用價值而被使用。雖然大多數(shù)蘑菇是可食用的,但實際上只有很少物種被食用,因為大多數(shù)蘑菇可能是堅硬的、木質(zhì)的或凝膠狀的,氣味難聞或味道不好。只有大約20個品種是真正美味的。
蘑菇在世界各地的文化中已經(jīng)存在了數(shù)千年。特別是在東方國家,蘑菇被視為對長壽非常有價值的補品。其中一些蘑菇由于其藥用特性而在中國傳統(tǒng)醫(yī)學和阿育吠陀醫(yī)學中廣泛使用。
中國最古老的藥典《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描述了365種藥用物質(zhì),其中就包括幾種藥用蘑菇,最有名的要屬靈芝了。截至2015年,研究已發(fā)現(xiàn)850多種蘑菇的藥用價值。
今天,最常食用的蘑菇品種是洋菇,約占世界各地種植的蘑菇的40%。在藥用蘑菇中,香菇是目前世界領先的栽培食用菌,約占世界供應量的22%。
食用蘑菇中的寶石是松露。被稱為“廚房的鉆石”的松露是世界上最昂貴的蘑菇。它們生長在樹根附近,人們通常訓練狗或豬識別松露的獨特氣味,以摘采這種珍貴的蘑菇。
蘑菇還具有一種鮮味,這是一種在肉類中存在的味道。這種鮮味使蘑菇成為令人滿意的肉類替代品。波多貝羅蘑菇(Portobello)是一種流行的“漢堡”肉餅和肉類替代品。
在過去幾年里,人們對蘑菇的藥用特性的興趣激增。蘑菇又被稱為“能量食物”。
蘑菇通常含有有益的營養(yǎng)素,如B族維生素、抗氧化劑和膳食纖維,它主要由水,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zhì)組成。藥用蘑菇具有獨特的特性,對人體的新陳代謝和免疫系統(tǒng)有益。
蘑菇還可以在身體排毒過程中幫助清除自由基。
研究表明,β-葡聚糖通過激活殺傷性T細胞來幫助對抗炎癥,并增強免疫系統(tǒng)。它們調(diào)節(jié)“適應性免疫”的多個方面,包括對細胞內(nèi)病原體、過敏原和腫瘤的反應。
東方臨床研究已經(jīng)對藥用蘑菇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它們的許多 健康 益處已經(jīng)得到證實。然而,每種蘑菇都是獨一無二的,并擁有自己獨特的 健康 優(yōu)勢。有關蘑菇的研究對西醫(yī)來說仍然是一個新領域。我們需要更多地在人類身上進行研究,以取得確鑿證據(jù),因為目前大部分研究工作都是在老鼠身上完成的。
1. 靈芝。 靈芝已被傳統(tǒng)中醫(yī)使用超過2000年,它能幫助對抗肥胖和炎癥。2015年發(fā)表在《自然·通訊》上的一項研究表明,靈芝通過調(diào)節(jié)腸道微生物組,可以降低小鼠的肥胖程度。
2. 猴頭菇。 這種蘑菇可提高思維清晰度。它富含抗氧化劑,并有助增強免疫系統(tǒng)。它可能有助于減緩失智癥的發(fā)作,并具有抗抑郁和抗焦慮的特性。它還可以幫助病人從神經(jīng)損傷中恢復過來。
3. 白樺茸。 它可對抗自由基、氧化應激和炎癥。對小鼠的研究表明,它可能對糖尿病,某些腫瘤和心臟疾病有幫助。
4. 香菇。 香菇從公元1000年左右開始被廣泛種植。對心臟特別有益。它已被證明可以降低小鼠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壞膽固醇),并含有抑制肝臟中膽固醇吸收和產(chǎn)生的化合物。
5. 云芝。 它含有一種叫做多糖-k的物質(zhì),可以激發(fā)免疫系統(tǒng)。
6. 舞菇。 它在日本醫(yī)學中很受歡迎。舞菇通常能長到一百磅。一些有限的臨床證據(jù)表明,它可以降低血壓,改善膽固醇水平,降低血糖。
7. 金針菇。 它味道鮮美。在幾乎沒有其它蘑菇能夠生長的冬季,金針菇依然可以生長。它還有一系列藥用益處,可以幫助治療從腫瘤到失智癥再到胃潰瘍的各種疾病。
8. 冬蟲夏草。 冬蟲夏草是一種寄生真菌,生長在昆蟲的幼蟲身上。它是中醫(yī)中用于治療慢性腎臟疾病最常用的蘑菇之一,許多人服用它來提高精力。
一些藥用蘑菇,如香菇、金針菇、猴頭菇和舞菇,可以通過簡單烹飪來食用。其它如靈芝或 云芝 ,太硬、又苦澀,需要制成茶、湯、粉末或酊劑,可以添加到冰沙、茶、咖啡或撒在谷物上。
蘑菇是市場中常見的一種時蔬,也是菌類中我們常吃的一種,我們常見的蘑菇的種類有很多,不同種類的蘑菇具有不同的功效。下面我們就來和您一起具體的分享幾種不同的蘑菇的功效和作用的情況吧~
?蘑菇的營養(yǎng)價值
蘑菇中含有豐富的硒、銅、鉀、磷、色氨酸和維生素B2、B3、B5的營養(yǎng)物質(zhì),蘑菇中還富含鋅、錳、鎂、鐵、鈣及蛋白質(zhì)和維生素B1和B6、葉酸、膳食纖維等。
不僅如此蘑菇還是極強的解毒劑,據(jù)報導,經(jīng)常飲酒又不勝酒力的男人,多吃香菇對肝臟具有較好的保護作用。研究還發(fā)現(xiàn),靈芝菇可以將致癌自由基減少50%。
蘑菇中豐富的B族維生素的功效包括:抗疲勞、保持身體能量、有助于降低膽固醇、穩(wěn)定血糖、調(diào)節(jié)神經(jīng)肌肉活動、促進神經(jīng)細胞發(fā)育、保持良好心情及心臟功能。關鍵礦物質(zhì)硒的作用包括:有助治療男性不育、防止帕金森氏癥、修復受損DNA和阻止癌細胞擴散和 *** 癌細胞凋亡等。
蘑菇的功效與作用
香菇:滋養(yǎng)皮膚。
香菇之所以有美容抗老之功效,原因在于它含有多種對人體健康和皮膚滋養(yǎng)都十分有益的營養(yǎng)成分,比如:蛋白質(zhì)、維生素B、鈣、磷、鐵、硒以及多種酶等。尤其對于女性來說,“菇”中含有的“駐顏王牌”——硒,它不僅可以促進皮膚的新陳代謝,還可以抗衰老,經(jīng)常食用可以使皮膚保持潤滑細嫩同時還能令秀發(fā)烏黑亮澤。
猴頭菇:抗衰抗癌。
猴頭菇是一種高蛋白、低脂肪、富含礦物質(zhì)和維生素的一種優(yōu)良食品。其所含的不飽和脂肪酸,有利于血液回圈,能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含量。能提高人體免疫功能,可延緩衰老。猴頭菇中含有多種氨基酸和豐富的多糖體,能助消化,
對胃炎、胃癌、食道癌、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等消化道疾病的療效令人矚目。
雙孢蘑菇:降低血脂。
中醫(yī)認為雙孢菇味甘性平有提神消化、降血壓的作用。經(jīng)常食用雙孢菇,可以防止壞血病,預防腫癌,促進傷口愈合和解除鉛,砷,汞等的中毒,兼有補脾,
潤肺,理氣,化痰之功效,能防止惡性貧血,改善神經(jīng)功能,降低血脂。雙孢蘑菇富含銅,銅是人體健康不可缺少的微量營養(yǎng)素,對于血液、中樞神經(jīng)和免疫系統(tǒng),頭發(fā)、皮膚和骨骼組織以及腦子和肝、心等內(nèi)臟的發(fā)育和功能有重要影響。
草菇:提高機體免疫力。
草菇的維生素C含量高,能促進人體新陳代謝,提高機體免疫力。它還具有解毒作用,如鉛、砷、苯進入人體時,可與其結合,形成抗壞血元,隨小便排出。草菇還能消食去熱,滋陰壯陽,增加乳汁,防止壞血病,促進創(chuàng)傷愈合,護肝健胃,增強人體免疫力,是優(yōu)良的食藥兼用型的營養(yǎng)保健食品。
金針菇:健身抗病。
金針菇含有人體必需氨基酸成分較全,其中賴氨酸和精氨酸含量尤其豐富,
有利于食物中各種營養(yǎng)素的吸收和利用。金針菇能有效地增強機體的生物活性,促進體內(nèi)新陳代謝,對生長發(fā)育也大有益處。金針菇中還含有一種叫樸菇素的物質(zhì),有增強機體對癌細胞的抗御能力,常食金針菇還能降膽固醇,預防肝臟疾病和腸胃道潰瘍,增強機體正氣,防病健身。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zonghe/3516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無論男女都要補腎,黑色食物效果好
下一篇: 便秘問題影響健康,這些食物來幫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