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之名首載于蘇頌《圖經(jīng)本草》,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黃花地丁。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之功效。其味苦,性寒。主產于江蘇、山東、河北等地。
蒲公英為天然殺菌素,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有較強的殺滅作用。對呼吸道感染、膽道感染、敗血癥、泌尿系統(tǒng)感染及胃炎等有一定效果。
唐?藥王孫思邈在《千金要方》里記載了他本人的一個有趣的故事:孫真人在貞觀五年七月十五日夜間,左手中指背碰撞在庭院中的樹木上,到了早晨發(fā)生劇烈疼痛,難以忍受,經(jīng)過10天,腫痛越發(fā)厲害,顏色像煮熟了的赤小豆。有位老人告訴他,用蒲公英可以治疔瘡,孫思邈立即使用,內服外敷,很快腫消痛除,數(shù)日痊愈。自此孫氏就用它治療疔瘡,效果極佳,后世一直將蒲公英看做外科要藥。
蒲公英粥
【組成】蒲公英40?60克,鮮品用量為60?90克,粳米30?60克。
【制法】先取蒲公英,洗凈,切碎,煎取藥汁,去渣,入粳米同煮為稀粥。
【用法】每日2?3次溫服,3?5日為1療程。
【功用】清熱解毒,消腫散結。適用于乳腺炎、急性扁桃體炎、疔瘡熱毒、膽囊炎、傳染性肝炎、急性眼結膜炎等。
蒲公英菊花茶
【組成】菊花15克,蒲公英30克,金銀花20克,甘草3克,綠豆20克。
【制法】將諸味共入鍋中,水煎去渣取汁即成。
【用法】每日1劑,連服5?7日為1療程。
【功用】清熱解毒,抗菌消腫。適用于乳腺炎。
蒲公英有清熱解毒、美容養(yǎng)顏的功效,同時也能起到治療腫瘤和抗菌治病的作用。一般是用來泡茶喝的,由于本身性寒,因此對于清肝熱有很不錯的效果。而且它的葉子里有多種微量元素,可以改善皮膚的炎癥,還能提高免疫力。
一、清熱解毒
蒲公英對于很多種熱毒疾病都有抑制效果,尤其是對于清肝熱的作用尤為明顯,針對由此引發(fā)的發(fā)紅腫痛等情況,也有不錯的治療效果,傷口感染或化膿用它一樣管用。
二、美容養(yǎng)顏
蒲公英的葉子里含有很多蛋白質、脂肪以及各種微量元素,而且碳水化合物和維生素也有很多,這些物質都能改善皮膚的炎癥和濕疹等情況,能起到美容的效果。
三、治療腫瘤
把新鮮的蒲公英葉子摘下,曬干后用水沖泡,可以代替茶飲,不僅有上述的效果,同時還能抵抗腫瘤的作用,增加個人的免疫力。
四、抗菌治病
蒲公英的葉子中含有一些物質,對于傷寒桿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有很好的抑制效果,因此用它泡出來的水,也能起到抗菌和治病的療效。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zonghe/3748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暑濕感冒的食療調養(yǎng)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