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芪是一種非常常見的中藥,大量的運用于人們?nèi)粘I?,煲湯時很多人都會放少許黃芪。在我們國家,黃芪已經(jīng)有兩年多年的藥用歷史,最早的《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便將黃芪列為中藥上品,黃芪以補藥著名,其有增強機體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應(yīng)激、降壓和較廣泛的抗菌作用。
黃芪粥,可補益中氣。是非常好的食療選擇,也是一道中藥方劑。
黃芪枸杞煮蛋補氣養(yǎng)肝又養(yǎng)顏,但是也要看看適不適合自己的體質(zhì)哦!
由于長期大量采挖,近幾年來野生黃芪的數(shù)量急劇減少,有趨于絕滅的危險。為此確定該植物為漸危種,國家三級保護植物。
拼音Huánɡ Qí
英文名RADIX ASTRAGALI
別名綿芪、綿黃芪
來源本品為豆科植物蒙古黃芪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 Bge. var. mongholicus (Bge.)Hsiao 或膜莢黃芪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 Bge.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須根及根頭,曬干。
性狀本品呈圓柱形,有的有分枝,上端較粗,長30~90cm,直徑1~3.5cm。表面淡棕黃色或淡棕褐色,有不整齊的縱皺紋或縱溝。質(zhì)硬而韌,不易折斷,斷面纖維性強,并顯粉性,皮部黃白色,木部淡黃色,有放射狀紋理及裂隙,老根中心偶有枯朽狀,黑褐色或呈空洞。氣微,味微甜,嚼之微有豆腥味。
性味甘,溫。
歸經(jīng)歸肺、脾經(jīng)。
功能主治補氣固表,利尿托毒,排膿,斂瘡生肌。用于氣虛乏力,食少便溏,中氣下陷,久瀉脫肛,便血崩漏,表虛自汗,氣虛水腫,癰疽難潰,久潰不斂,血虛痿黃,內(nèi)熱消渴;慢性腎炎蛋白尿,糖尿病。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zonghe/4197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