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yǎng)生之道網(wǎng)導讀:按風池穴有什么好處?風池穴為人體足少陽膽經(jīng)上的重要俞穴之一,那么按風池穴有什么好處?下面一起來了解下風池穴吧。
按風池穴有什么好處
風池穴對頸椎有保健好處,還可緩解 眼睛疲勞。
風池穴怎么找
風池穴位于后頸部,后頭骨下,兩條大筋外緣陷窩中,相當于耳垂齊平。(或當枕骨之下,與風府穴相平,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上端之間的凹陷處即是。)
風池穴的準確位置圖
穴名解析
風:指穴內(nèi)物質(zhì)為天部的風氣。池:屯居水液之器也,指穴內(nèi)物質(zhì)富含水濕。風池名意指有經(jīng)氣血在此化為陽熱風氣。本穴物質(zhì)為腦空穴傳來的水濕之氣,至本穴后,因受外部之熱,水濕之氣脹散并化為陽熱風氣輸散于頭頸各部,故名風池。
取穴方法
定位此穴道的時候應(yīng)該讓患者采用正坐或俯臥、俯伏的取穴姿勢,以方便施者準確取穴并能順利實施相應(yīng)的按摩手法。
穴位解剖
在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上端附著部之間的凹陷中,深層為頭夾?。挥姓韯?、靜脈分支;布有枕小神經(jīng)之支。
功用
壯陽益氣。
主治
頭痛,眩暈,頸項強痛,目赤痛,目淚出,鼻淵,鼻出血,耳聾,氣閉,中風,口眼歪斜,瘧疾,熱病,感冒,癭氣,落枕。
穴位配伍
配合谷穴、絲竹空穴治偏正頭痛;配腦戶穴、玉枕穴、風府穴、上星穴治目痛不能視;配百會穴、太沖穴、水溝穴、足三里穴、十宣治中風。
操作方法
刺灸法:針尖微下,向鼻尖方向斜刺0.5~0.8寸,或平刺透風府穴;可灸。
穴位養(yǎng)生
按摩風池穴治療視神經(jīng)萎縮,將雙手拇指指腹放于兩側(cè)風池穴處,先點按半分鐘,再向外按揉2分鐘,力量由輕漸重。
【風池穴在哪】風池的準確位置圖_風池穴位位置圖_親親寶貝網(wǎng)人體風池穴位于頸部,當枕骨之下,與風府穴相平,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上端之間的凹陷處。
項部枕骨下,斜方肌上部外緣與胸鎖乳突肌上端后緣之間凹陷處。當風府與翳風之間,或顳骨乳突尖(下端)與第二頸椎棘突之間連線的中點?!夺樉募滓医?jīng)》:“在顳颥(腦空)后發(fā)際陷者中”;《外臺秘要》:“夾項兩邊”;《素問·氣府論》王冰注:“在耳后陷者中,按之引于耳中”;《醫(yī)學入門》:“耳后一寸半,橫俠風府”;《針方六集》:“俠風府兩傍各開二寸”;《循經(jīng)考穴編》:“平耳墜微上,大筋外發(fā)際陷中,與翳風相齊”。
風池穴的準確位置:在后腦勺、后枕部兩側(cè)入發(fā)際一寸的凹陷中。
簡易取穴方法:大拇指、中指自然放到枕骨兩邊,輕輕的滑動,到后枕部有明顯的兩個凹陷就是風池穴。
取穴方法:雙手掌心貼住耳朵,十指自然張開抱頭,拇指往上推,在脖子與發(fā)際的交接線各有一凹處(即:風池穴位于項部,當枕骨之下,與風府穴相平,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上端之間的凹陷處。)
風池穴的準確位置是在入后發(fā)際一寸(即:后頸部,后頭骨下,兩條大筋外緣陷窩中,相當于耳垂齊平),最簡單的取穴方法:就是把我們的手大拇指、中指放在頭的枕部兩側(cè),輕輕的往下滑動,這樣就會感覺到兩邊有個窩窩,這就是風池穴。
道醫(yī)培訓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zonghe/4232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做人腰桿要硬,但是這里千萬不能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