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是一種傳統(tǒng)的保健方法,艾灸療法也是以穴位為基礎(chǔ)的,是運用艾絨或其他藥物在體表的穴位上燒灼、溫熨,以達到保健養(yǎng)生,防病治病的功效,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一些艾灸養(yǎng)生常用的穴位。
1.灸神闕穴
神闕(肚臍)屬任脈經(jīng).又名臍中。艾灸神闕穴,有溫補元氣,健運脾胃,固脫復蘇之功效。
神闕穴多采用隔鹽灸,或隔姜灸 ,午時灸為宜,多用于身體虛弱者,可強健脾胃功能,預(yù)防疾病。
灸神闕還能治泄瀉、便血及病后大便不通。 虛勞人及病后,艾灸神闕穴,對泄瀉、繞臍腹痛、脫肛、中風脫證、角弓反張、產(chǎn)后尿潴留、慢性腹瀉、皮膚瘙癢、蕁麻疹有效好的防治作用。
針灸培訓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zonghe/5243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