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天,我來介紹幾種中醫(yī)常用的祛濕的藥材
第一種藥材:(綿茵陳)它具有清濕退熱作用,用于三焦的濕熱。
第二種藥材:(蒼竹)這味藥材也是祛濕的良藥,它還有一定的健脾的作用,脾是運(yùn)化濕氣的,脾的功能強(qiáng)建了,濕氣運(yùn)化的多了,就不會有大量的濕氣淤積在身體,適用于濕氣比較重引發(fā)的舌苔白膩,腹痛腹脹,惡心嘔吐的這種癥狀。
第三種藥材:(砂仁)味辛性甘,具有化濕開胃,溫脾止瀉作用,一般都用于寒濕氣滯。
第四種藥材:(白術(shù))一般多用于脾胃虛弱導(dǎo)致的濕氣淤積之癥。
我們在這里要提醒大家一下,中藥千萬不要擅自使用,有什么問題都請尋求專業(yè)醫(yī)師的幫助,我們下期再見。
5 白扁豆白扁豆是生活中常見的蔬菜,可以曬干后做成干制品食用,也可以直接烹飪,做成鮮食。白扁豆性微溫、味甘,入脾經(jīng)、胃經(jīng),具有健脾化濕的養(yǎng)生功效。
2、山藥去皮、洗凈后切成薄片。
3、大米用清水淘洗干凈。
4、放在清水中浸泡2個小時。
5、將白扁豆和大米倒入砂鍋中。
6、加入適量的清水。
7、按煮粥鍵。
8、時間到一半后放入山藥。
9、繼續(xù)熬煮成粥。
10、端出放溫后食用。
6 玉米須玉米須是一味中藥材,是采摘的禾本科植物玉蜀黍的花柱和柱頭,在夏、秋果實成孰時收集,除去雜質(zhì)后鮮用或曬干生用,玉米須味甘、淡,性平,歸膀胱、肝、膽經(jīng),具有利尿消腫、清肝利膽的功效。
做法:
1、玉米須用清水清洗干凈,然后撈出瀝干水分備用。
2、將玉米須放入干凈的茶杯中。
3、注入適量沸水,蓋上杯蓋。
4、沖泡5~10分鐘,即可飲用。
7 女性去濕氣最快的方法沒有去濕氣最快的方法。
1、濕氣是陰邪,具有纏綿難愈的特點(diǎn),如果濕氣重,輕者可以用薏仁米、陳皮、茯苓煲粥來調(diào)理,重者可以用胃苓湯加減治療。
2、如果以濕熱為重,輕者可以用薏仁米、赤小豆、茯苓煲粥來調(diào)理,重者可以用黃連溫膽湯加減治療。
3、對于脾虛所致的濕重,輕者可以用山藥、薏仁米、茯苓、芡實煲粥來調(diào)理,重者可以用參苓白術(shù)丸加減治療。
中藥有白術(shù)、蒼術(shù)、茯苓等藥物可以去濕氣。祛濕氣的時候,需要對病人的具體情況進(jìn)行分析以后,再有針對性的用藥,才能夠最大限度的解決病人的濕氣重的這種病理機(jī)制,比如說寒濕的病人要在祛濕的基礎(chǔ)上加上溫陽的藥物,才能更好的祛除寒濕,而濕熱的病理機(jī)制的病人,則需要在祛濕的基礎(chǔ)上再加上清熱。
1、去濕湯,功效:濕毒。材料:火炭母30g、木棉花15g、桑葉15g、杭菊15g、布渣葉15g、荷葉15g、云苓15g、芡實15g、扁豆15g、苡仁30g、丹皮15g、甘草5g。做法:以水煎服,連服五劑。
2、茵陳茶,功效:解毒清熱,濕熱,濕毒。對熱毒性毒瘡,皮膚紅斑 熱毒,濕重之腸胃熱毒,肛門熱毒等,均有功效。材料:菌陳(一兩),土銀花(一兩),夏枯草(一兩),大生地(一兩),土茯苓(一兩), 綠豆(二兩), 水(12碗)。做法:將所有材料加水一起煎至4碗。
3、若以濕毒為主,有肝區(qū)隱痛,上腹部悶脹,食欲下降,口淡,大便稀溏,舌苔白厚或膩等表現(xiàn),主要目的是去濕解毒護(hù)肝??捎靡吧`芝10克,白術(shù) 10克,豬瘦肉50克,煲湯飲用?;蛴蒙踩?00克,淮山藥20克,炒扁豆20克,鮮雞腳100~150克,煲湯飲用。
中藥的搭配重在量的大小和方劑的增減,因此并不建議您直接使用上述的去濕毒的中藥來進(jìn)行治療,如果說您的濕毒情況比較嚴(yán)重的話最好還是找到比較有經(jīng)驗的中醫(yī)師,讓其根據(jù)您的脈象和癥狀開出相對應(yīng)的中藥方。
夏季天氣炎熱,氣溫高,又常下雨,因此濕氣比較重,機(jī)體會因此出現(xiàn)很多健康問題。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夏季6款幫助祛濕中藥材,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祛濕清熱的中藥材
1、花旗參
吃得過多生冷食物,引致脾虛,可喝花旗參茶,具健脾益胃之效。
2、白術(shù)
乃菊科植物,其根部用作食療。具健胃強(qiáng)身和對四肢乏力及食欲不振等具療效。
3、木棉花
具除濕毒及清熱功能。
4、茅根
即白茅的根部,是利尿去濕之好材料。
5、土茯苓
土茯苓乃白合科植物,其根入藥。具促進(jìn)體內(nèi)水分流動之功效,利尿并具安神之效。
6、荷葉
取自荷花之新鮮葉片,曬干使用。除了去濕利尿的作用外,亦有開胃消食之功效。
夏季清熱祛濕湯
1、冬瓜水鴨湯
老冬瓜1塊(約800克),水鴨1只,扁豆、干蓮蓬、燈心草各適量。做法:冬瓜連皮切塊,其他材料洗凈。上述材料放到鍋里加水,大火燒開后收小火,煲兩小時,加鹽即成。注意:煲的時候冬瓜不要去皮,吃的時候建議不要吃;扁豆、干蓮蓬、燈心草、水鴨的骨頭,都不建議吃。
2、金銀花水鴨湯
金銀花25克,水鴨1只,無花果2粒,陳皮1/4片,鮮姜2片,清水1000毫升,鹽少許。做法:金銀花洗凈,水鴨洗干凈后放入滾水內(nèi)煮5分鐘,取出;陳皮洗干凈、泡軟刮去囊;清水1000毫升煮沸,將金銀花、水鴨、無花果、陳皮、姜加入煲滾,改用文火煲兩個小時,加鹽調(diào)味。此湯具有清熱解毒之功效。
3、荸薺水鴨湯
荸薺(馬蹄)100克,水鴨1只,蔥20克,姜15克,料酒20克,鹽少許。做法:將鴨宰殺去毛及內(nèi)臟;馬蹄去皮,一切成兩半;蔥切段,姜切片。把鴨放入鍋內(nèi),放入馬蹄、蔥、姜、鹽、料酒,加水適量,置武火燒沸,改文火燉熬至鴨熟即成。此湯具有利尿消腫、清熱解毒的功效。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ngfang/879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去濕氣的小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