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歷簡介
患者,男,33歲。
2011年3月15日初診 形貌:體瘦膚白,眼圈發(fā)黑,神萎體倦。病史:半月前因受涼出現(xiàn)鼻塞、流涕、頭痛而求診某中醫(yī)得2劑麻黃湯,其母誤將兩劑中藥共煎,麻黃量達30g。服藥1次后汗出一晝夜,出現(xiàn)心跳加快、乏力、怕冷,當夜未眠,納減。近半月來體重下降達4kg,未再服任何藥。今來求治,心悸動則尤甚,乏力怕冷而易汗,納食不振,睡眠欠佳。舌質(zhì)嫩紅,苔薄白,脈軟,重按無力,脈率迭126次/分。下肢無水腫。
處方:肉桂15g,桂枝10g,炙甘草lOg,龍骨20g,牡蠣20g,4劑,水煎日服3次。另囑紅棗桂圓糯米煮粥藥后喝并注意避風寒。
3月19日第二診 服藥后心悸明顯改善,面色轉(zhuǎn)紅潤,胃納、睡眠及精神轉(zhuǎn)好。舌象同前,脈率為90次/分。處方:肉桂15g,桂枝10g,炙甘草10g,龍骨20g,牡蠣20g,生曬參10g,麥冬30g,五味子10g,山萸肉15g,茯苓20g,山藥30g,7劑,水煎每日服3~4次。另囑可進食枸杞、紅棗、西洋參。
后記 3月29日電話回訪到患者,訴心悸幾無,運動加劇時偶有,體力恢復,黑眼圈減退,眠納均佳,但體重仍未恢復。
師徒案例討論
學生 《傷寒論·太陽中篇》有7條原文(第83、84、85、86、87、88、89條)列舉了7種用麻黃湯等峻汗的證候以及誤用峻汗后的變證。警示我們臨床要小心。因受涼在疾病初期出現(xiàn)傷寒表實證選麻黃湯未嘗不可,但使用麻黃湯劑量過大,輒必然出現(xiàn)壞病。這是一則典型的桂枝體質(zhì)誤用大劑麻黃劑后的成功救誤案,也展示了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卓越的定悸功能,但原方的桂枝與甘草的比例為1∶2,而老師處方的桂枝與甘草的比例為2.5∶1,似乎是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再加用、重用了桂枝,是出于什么考慮?
老師 客觀地說,我的處方是桂枝甘草湯合方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為什么要重用桂枝?一是該患者為桂枝體質(zhì),二是心悸動尤甚、不眠這些“氣上沖”的主癥很嚴重。
學生 可否選用桂枝附子湯或真武湯?
老師 患者當前以心悸為主,已無桂枝附子湯證的漏汗,雖虛弱但尚未成真武湯證振振欲擗地,脈軟無力通常為桂枝、龍骨類脈,而真武湯的脈常為有力耐按。
學生 二診中所合的生脈飲、苓桂味甘加山藥、萸肉除加強定悸安神外,更是為了改善虛弱體質(zhì)狀態(tài),特別是老師的食療方的配合亦充分體現(xiàn)了經(jīng)方醫(yī)學的主題特點——人,是嗎?
老師 是的。這個案例讓我想起美國禁用麻黃事件,麻黃能“減肥”,但中藥不是食物,遣用中藥是需要智慧的,尤其是用麻黃,當用則妙不可言,誤用則后悔莫及。
學生 我們在臨床怎樣來安全使用麻黃?
老師 麻黃是傳統(tǒng)的發(fā)汗、平喘、利水消腫藥,同時也是一種興奮劑。在經(jīng)方醫(yī)學里麻黃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傷寒論》里麻黃方有14張,《金匱要略》里有13張。麻黃這味藥,大家確實都很害怕用,尤其我們江蘇蘇州這一帶,用麻黃非常小心,不敢多用。因為歷史上確實有好幾例用麻黃導致虛脫甚至死亡的事件。如何安全有效地來使用麻黃呢?
●用麻黃首先要看人,張仲景很多的條文表面上看上去是個癥狀,其實他是指一種疾病或者一類疾病,甚至有的是指一種體質(zhì)狀態(tài)。張仲景用麻黃是用來治療黃腫人的?!秱摗分新辄S最簡單的配方是甘草麻黃湯治療里水。里水是什么???是一身面目黃腫,是小便不利、脈沉。全身性的浮腫是使用麻黃的一個重要指征,這非常重要。我們還可以看張仲景使用麻黃的最大量的方子,越婢湯。麻黃用多少?六兩。這么大劑量的麻黃用來治療什么病?用來治療風水,惡風,一身悉腫。麻黃的主治除了黃腫以外還有一條,無汗。甘草麻黃湯吃了以后,張仲景強調(diào)一定要“重覆汗出,不汗再服?!闭f明甘草麻黃湯有發(fā)汗的作用,而適合使用麻黃的,應該是無汗的。無汗的人,皮膚往往是干燥的,而且粗糙,摸一下地話,好像有刺,或者甚至是像魚鱗,看上去臉色要發(fā)黃發(fā)暗,沒有光澤,那么這種人,就是無汗。“一身面目黃腫”、“無汗”就是屬于麻黃體質(zhì),這種人服用麻黃是比較安全的。
●用麻黃要看脈,脈浮緊、脈搏一定要有力,張仲景用大青龍湯,特別強調(diào)脈象要浮緊。什么是緊呢?就是有力,就是這個病人的心肺功能良好。因為如果心功能差的話,麻黃用上去是要出問題的。大青龍湯方后,對多汗以后如何救護,就講得非常清楚,要溫粉撲,一服汗出的,不能過劑,中病即止等。
●我們還可以從好發(fā)癥狀上來判斷這個人能不能用麻黃。一般來說,這些人容易受涼,感覺比較遲鈍,等到有癥狀了,這個寒氣已經(jīng)進去了,出現(xiàn)身體疼痛,出現(xiàn)鼻子塞、咳喘。麻黃體質(zhì)的女性,容易出現(xiàn)月經(jīng)問題,月經(jīng)周期長,或者閉經(jīng)。很多人喜歡出汗,汗出以后,癥狀能夠緩解,全身感到舒適。這個往往都是麻黃體質(zhì)者。
●麻黃湯里面有桂枝、甘草,桂枝甘草湯是張仲景用來治療“發(fā)汗過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怎么會發(fā)汗過多呢?沒用準!大量地出汗、心悸、失眠,這個是麻黃服用過量出現(xiàn)的一個不良反應,桂枝、甘草能夠抑制和解除這種不良反應,這是古人的經(jīng)驗和智慧,大大地提高了麻黃湯的安全性。所以,在使用麻黃時一般最好要配上桂枝和甘草。
學生小結(jié)
用麻黃的時候要強調(diào)體質(zhì),一身面目黃腫是麻黃體質(zhì)狀態(tài)的最基本指征。
麻黃體質(zhì)者骨骼肌肉壯實或胖壯,或浮腫,皮膚干燥粗糙,沒有光澤,臉色發(fā)暗。
腹壁脂肪厚,腹肌有彈性,精神困倦,感覺和反應比較遲鈍,這種人用的時候才安全、高效。如果很瘦的人、心下痞硬,或者是經(jīng)常心慌出汗的人,用麻黃輒后患無窮。
文章來源:中國社區(qū)醫(yī)師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ngfangyingyong/8466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桂枝湯的臨床應用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