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吳茱萸15克
【用法】水煎溫服。
歌訣:吳茱萸湯治太陰,生姜大棗更人參
【方解】吳茱萸辛溫
【仲景原文解析】
《傷寒論》第243條:食谷欲嘔,屬陽(yáng)明也,吳茱萸湯主之。得湯反劇者,屬上焦也 解析:屬陽(yáng)明 按:屬上焦是暗示小柴胡湯證 《傷寒論》第309條:少陰病,吐利 解析:少陰病轉(zhuǎn)屬太陰病而吐利,若手足厥冷 按:文中雖謂吐利,應(yīng)以吐為主 《傷寒論》第378條:干嘔吐涎沫、頭痛者,吳茱萸湯主之。 解析:干嘔或吐涎沫而頭痛者 《金匱要略·嘔吐噦下利病》第8條:嘔而胸滿者,吳茱萸湯主之。 解析:寒飲自里以上迫,故嘔而胸滿 【臨證思考】本方主治寒飲沖逆 劇烈頭痛或頭暈而嘔吐 【辨證要點(diǎn)】胃虛寒干嘔吐涎沫 【驗(yàn)案】李某 吳茱萸10克 結(jié)杲:上方服三劑,諸癥即見(jiàn)好轉(zhuǎn) 相關(guān)文章: 吳茱萸湯在疑難雜癥中的應(yīng)用吳茱萸湯加減治療慢性胃炎療效分析吳茱萸湯臨床驗(yàn)案舉隅吳茱萸湯原文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ngfangyingyong/8559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
上一篇:
薯蕷丸配方,方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