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茯苓12克,人參3克,附子(生用)3克,炙甘草5克,干姜8克。
【用法】水煎溫服。
【方解】本方是四逆加人參湯又加茯苓,故治四逆加人參湯證,心下悸、煩躁而小便不利者。
【仲景原文解析】
《傷寒論》第69條:發(fā)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煩躁者,茯苓四逆湯主之。
解析:由于汗下誤施,病仍不解,若陷于里陰證而煩躁者,宜以茯苓四逆湯主之。
【臨證思考】本條述證殊不詳備,臨證應(yīng)依照四逆加人參湯證和茯苓所主而活用之。
【辨證要點】四逆加人參湯證又見心下悸、煩躁及小便不利者。
【驗案】趙某,男性,45歲,1966年3月18日初診。于1963年發(fā)現(xiàn)十二指腸球部潰瘍。現(xiàn)癥:時胃脘病,泛酸,腹脹,欲嘔,吐涎沫,心煩,口中和不思飲,小便少,時心悸,苔白根膩,脈沉細(xì)弦。證為中寒停飲,屬茯苓四逆湯證:
茯苓12克,黨參10克,制附片10克,干姜6克,炙甘草6克。結(jié)果:上藥服一劑,胃脘疼減,三劑后諸癥明顯減輕,繼隨證調(diào)理月余自感無所苦。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ngfangyingyong/8572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四逆加人參湯方歌方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