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
1 【大柴胡湯組成】2 【大柴胡湯方歌】3 【大柴胡湯方解】4 【大柴胡湯主治】5 【大柴胡湯醫(yī)案】6 【醫(yī)案分析】7 《鄧中甲方劑學講稿》中關于大柴胡湯的論述7.0.1 主治7.0.2 大柴胡湯─處方分析7.0.3 大柴胡湯─方義分析7.0.4 大柴胡湯─臨床運用7.0.5 (2)常用治法7.0.6 臨床應用?。?) 臨床分型
【大柴胡湯組成】柴胡15g 黃芩9g 半夏9g 枳實9g 大黃6g 芍藥9g 大棗5個 生姜15g
【大柴胡湯方歌】大柴胡湯芩大黃,枳芍半夏棗生姜,少陽陽明合為病,和解攻里效無雙。
【大柴胡湯方解】本證多由病邪已入陽明,化熱成實所致,治療以和解少陽,內瀉熱結為主。往來寒熱、胸脅苦滿,表明病變部位仍未離少陽;嘔不止與郁郁微煩,則較小柴胡湯證之心煩喜嘔為重,再與心下痞硬或滿痛、便秘或下利、舌苔黃、脈弦數(shù)有力等合參,說明病邪已進入陽明,有化熱成實的熱結之象。方中重用柴胡為君藥,配臣藥黃芩和解清熱,以除少陽之邪;輕用大黃配枳實以內瀉陽明熱結,行氣消痞,亦為臣藥。芍藥柔肝緩急止痛,與大黃相配可治腹中實痛,與枳實相伍可以理氣和血,以除心下滿痛;半夏和胃降逆,配伍大量生姜,以治嘔逆不止,共為佐藥。大棗與生姜相配,能和營衛(wèi)而行津液,并調和脾胃,功兼佐使。
加減化裁
兼黃疸者,可加茵陳、梔子以清熱利濕退黃;脅痛劇烈者,可加川楝子、延胡索以行氣活血止痛;膽結石者,可加金錢草、海金沙、郁金、雞內金以化石。
【大柴胡湯主治】少陽、陽明合病。往來寒熱,胸脅苦滿,嘔不止,郁郁微煩,心下滿痛或心不痞硬,大便不解或協(xié)熱下利,舌苔黃,脈弦有力。
【大柴胡湯醫(yī)案】林某,男,46歲,2002年11月5日診?;寄懩已啄懯Y12年,近1周來右脅灼熱疼痛,寒熱往來,曾在當?shù)匦l(wèi)生院用大量抗生素及解痙止痛等藥物治療,癥狀無明顯改善。寒熱時作,體溫39.1 °C,鞏膜黃染,右脅脹痛拒按,并向右肩背放射,時有惡心欲嘔,納少口渴。小便黃赤,大便數(shù)日未解,舌紅苔黃,脈弦數(shù)。血常規(guī):白細胞8.9X10?/L、中性粒細胞0.71。B超示膽囊腫大,膽囊壁毛糙,并可見一結石約1.2 cmX1.1cm。西醫(yī)診斷為膽囊炎、膽石癥。中醫(yī)診斷為脅痛(少陽、陽明合?。?。方用大柴胡湯加減:柴胡、黃芩、半夏、大黃、延胡索各10g,金錢草、白芍、海金沙、蒲公英各30g,甘草6g,枳實20g,川楝子15g。水煎分2次口服。服藥1劑后解溏便數(shù)次,痛熱大減。服藥4劑后諸癥基本消失。后以上方加減治療1個月,諸癥悉除。血象、B超復查均正常。囑其注意飲食起居,并繼續(xù)口服舒膽片1個月,觀察1年未見復發(fā)。 (摘自《實用中醫(yī)藥雜志》
【醫(yī)案分析】患者“右脅脹痛拒按,并向右肩背放射,時有惡心欲嘔,納少”,這是膽囊急癥常見表現(xiàn),中醫(yī)認為是肝郁犯胃?!坝颐{灼熱疼痛,口渴,舌紅苔黃,脈弦數(shù)”,為肝經(jīng)實火。“鞏膜黃染,小便黃赤”,為黃疸?!昂疅嵬鶃怼?,少陽膽經(jīng)有疾?!翱诳剩”泓S赤,大便數(shù)日未解,舌紅苔黃”,里熱傷津致大便干結成陽明腑證。故病機有三:肝郁化火;熱迫膽汁外越致黃疸;少陽、陽明合病。治療可以大柴胡湯,加疏肝、瀉火、退黃之品。
作者取大柴胡湯之柴、芩、夏、枳、芍、大黃,未重用生姜者,因無“嘔不止”,僅有欲嘔,半夏已可。大棗次要,不用亦可,以甘草代之以調和藥性。再加延胡索行氣止痛;川楝子疏肝瀉火;金錢草、海金沙辨病論治(膽結石),金錢草并可退黃;蒲公英清熱解毒,從藥理講,對于中醫(yī)實火所致之炎癥可消炎(膽囊炎)。服后起效迅速,5劑而“癥狀”基本緩解。但畢竟是12年的慢性病,尤其膽結石比膽囊炎更不易通過服藥消除。又加減用藥調理1個月,竟然“B超復查提示正常”,膽結石消失了!這個速度是驚人的。請注意,作者不是在諸證緩解、主次病機可能已經(jīng)改變后予以更方,而是仍以大柴胡湯為基礎進行加減,而獲此殊效。常常有人提及,本方于膽囊炎或膽石癥的急性發(fā)作有特效,想不到在急性癥狀解除后它還能消石(作者用的金錢草、海金沙能消石,但若單用此二藥絕無此良好功效)。本案值得同學們反復揣摩熟記。
——本段摘自《方劑學案例分析》
《鄧中甲方劑學講稿》中關于大柴胡湯的論述大柴胡湯《傷寒論》
小柴胡湯的性質,既是常用方,同時又是一種和解少陽的代表方。比較標準的和法的代表方。大柴胡不同,是個典型的常用方,可以臨床用的病種很多。
主治少陽陽明合病。(少陽初入陽明)
少陽證+陽明腑實輕證
往來寒熱,胸脅苦滿,嘔不止,微微郁煩,心下痞硬,或心下滿痛,大便不解或脅熱下利,苔正黃,脈弦數(shù)有力。
它是一個陽明腑實證。和邪聚少陽證。有就是具體講,承氣證和小柴胡證的結合。我們根據(jù)這個證,又要來看看它的歸類,我們現(xiàn)再放在和解少陽里,陽明腑實和和解少陽,相對而言,少陽證偏表一些,半表半里。過去(四版,六版)把這個方放在和解少陽,五版再表里雙解。但過去表里雙解那一章,我每次講起這一章,心里都有一點別扭。因為概念上的表里雙解,表示指的太陽表證,里呢,陽明。那就表里同病才是表里同治。你從和法定義,表里同治之謂和。你這個半表半里和里兩個證的結合,并不典型的表證,包括原來治療外邪入里化熱造成脅熱下利,這個葛根芩連湯證,認為是表里同治,表里雙解劑。但目前來講,葛根芩連湯很重要是里熱為主的,應該說里熱為主,表里之間的比例,里熱占絕對的主要的地位,所以也就是說,如果這個都叫表里雙解,那多了,就像《醫(yī)方集解》上面,藿香正氣這些都是表里雙解,就沒考慮它有專一的一個側重的病位,側重點在哪里。當然有些方通過調整劑量,側重于表,側重于里,都可以。但是它原方比較典型或者現(xiàn)代運用上,應該說是側重于哪個方面,不是表里只要都有證就算,麻杏石甘湯,你也不能說它是表里雙解,那這類方太多了。柴葛解肌湯,從太陽一直到少陽、陽明都病,那為什么不放在表里雙解呢?所以像大柴胡湯、葛根芩連湯,放在表里雙解,有點把表里雙解的概念泛化了。表里雙解應該是表里基本無側重,像小柴胡,典型的它半表半里,并重,有這種特點。所以和法它沒有一個單一主要矛盾方面,起支配地位。
所以單從主治來講,大柴胡湯證是兩個證的結合。兩小加起來等于一個大。這樣把握它。小柴胡湯證加小承氣證證,因為熱實互結并不重。從小柴胡湯證來講,往來寒熱,胸脅苦滿,心煩喜嘔,默默不欲飲食,小柴胡湯證,到這里開始有變化了,為什么呢?由于小柴胡湯證本身有膽胃不和,有膽熱犯胃的,胃氣就上逆,就有心煩喜嘔,這里嘔不止,是由于它又加上了陽明腑實,有一定程度的熱實互結,所以它的胃氣上逆,要比小柴胡湯證要重。它就嘔不止。
從主治證候上,《傷寒論》寫的郁郁微煩,郁郁是一種持續(xù)貌,就是持續(xù)的。在小柴胡湯證里心煩,膽熱上犯可以擾亂心神,所以它心煩喜嘔,這個郁郁微煩,是一個持續(xù)的,這種心煩要比小柴胡湯證的心煩重,持續(xù)。古人用的文字特點,那你說用的微煩,郁郁微煩,微是一個語氣停頓詞,持續(xù)的那種煩,并不是不太煩。并不是比小柴胡湯證的心煩輕。他心下,胸脅,包括胃脘,不是僅僅苦滿脹悶,而是心下有滿痛,為什么?胃脘氣機阻滯更重了。有熱實互結,有陽明證。有大便不解,那就是熱實互結在內,脅熱下利,那又是一種情況,那是熱邪,有熱實互結,熱邪逼迫津液下泄。有脅熱利。苔正黃,里熱重,為什么有半表半里證呢?再加上小承氣證的熱實互結,所以里熱重,脈就弦數(shù)有力。
大柴胡湯證,簡單的說是既有小柴胡證,這種邪聚少陽特點,又有熱實互結在胃腸,當然還不是像大承氣那樣的重證。但有這個,造成里熱較重,胃氣上逆,胃氣上逆較重,所以這是在半表半里證結合熱實互結以后,半表半里,側重于半里。里熱較重。有的叫少陽陽明合病了。
治法
和解少陽,內瀉熱結
組成
小柴胡湯和小承氣湯加減
剛才討論到大柴胡湯的主治證候分析。這里這個表基本是個歸納,少陽陽明合病,具體來講,大柴胡湯證的一種歸納。有的屬于往來寒熱,胸脅脹滿,嘔不止,持續(xù)心煩,這個是少陽證結合了有里熱實證以后,里熱加重,實邪明顯,有產(chǎn)生在少陽證基礎上的變化,心下滿痛,便秘是胃腸方面,熱實互結的表現(xiàn)。苔黃,脈弦數(shù),基本上是中偏重于里熱。
大柴胡湯─處方分析小柴胡湯?去人參、甘草小承氣湯?去厚樸柴胡、黃芩、半夏、生姜、大棗大黃、枳實+ 芍藥這個表實際上就是小承氣湯和小柴胡湯合方加減的一個過程。小柴胡湯本來就是和解少陽的,但是有熱結互實結在胃腸,人參、甘草不宜使用,所以去掉了。小承氣湯是治熱實互結輕證,在這里不用厚樸。里熱在這里用枳實、大黃相配。這個輕下的基礎上,瀉下更加緩和一些,尤其又加了芍藥,加芍藥可以緩急止腹痛。因為芍藥和枳實相配,是仲景用來治療調和氣血止腹痛的。后世也是常用來調和氣血止腹痛的基本組合。這樣調整以后,這方既有柴胡、黃芩,能夠和解少陽,同時呢,半夏、生姜又能和胃降逆,嘔不止,全方偏涼,治療里熱為主的。既是少陽陽明合病同治,又考慮到膽胃不和基礎上,胃腸有腑實。這是一個復方了。
大柴胡湯─方義分析君柴胡、黃芩和解少陽臣大黃、枳實內瀉熱結佐生姜和胃降逆半夏芍藥益陰緩急止痛使大棗(+姜)調和脾胃,調和氣血從具體方義分析來講,大黃、枳實是做為內瀉熱結的基本結構,這個結構還是體現(xiàn)一種輕下,柴胡、黃芩是和解少陽基本結構,生姜半夏是和胃降逆的一種基本結構,芍藥有益陰緩急,熱邪要傷陰,傷津,而且熱實互結本身,這個證就有腹痛,所以可以益陰緩急止痛。姜棗配合,調和脾胃,調和氣血。實際上這個方也反映了很多后世常用的基本結構,所以我們說經(jīng)方里,仲景給后世確實提供了很多常用的基本結構。不僅僅是很多好的基礎方,常用方,配伍結構上做了很大的貢獻。
大柴胡湯─臨床運用證治要點:往來寒熱,胸脅苦滿或心下滿痛,嘔吐,便秘,苔黃,脈弦數(shù)有力。在臨床運用上,證治要點,那是在少陽陽明合病,各提取出一部份代表性的。當然這個和我們現(xiàn)在臨床實際使用,它可以各有側重?,F(xiàn)代臨床使用大柴胡湯很多,包括像膽道疾患,用得比較多,急腹證用得比較多,都是偏重于里熱,熱實為主,運用當中有寒熱往來可以,沒有寒熱往來的很多也在使用。等下這個方一些特點,運用的時候還要討論的。
常用于治療膽道疾患膽道疾患的常見病理特征。
膽熱(上炎,犯胃)
肝膽氣郁
膽阻
膽道疾患的一個特點,特別是膽道多熱證,容易化熱,容易上炎,容易犯胃,但是肝膽疾患,氣郁(氣機阻滯)是常見的。同膽道疾患,膽阻,包括結石一類的,膽汁郁滯不暢,特別是濕熱熏蒸,泛濫,黃膽這類,都和膽阻、膽道不利有關。
(2)常用治法清利膽熱疏肝理氣利膽歸納為:清、疏、通、利四字。
從病理特點,這幾方面多見,所以經(jīng)常用清利膽熱、疏肝理氣、利膽方面,以至膽道疾患,要“清、疏、通、利”這類基本治法。
大柴胡湯在清、疏、通這些方面是常用的。所以用于膽道疾患用得較多。
臨床應用?。?) 臨床分型膽熱型熱盛板藍根、銀竅濕熱茵陳、梔子氣滯型木香、厚樸等成金鈴子散膽阻型結石金錢草、雞內金若痛甚,重用芍藥,加玄胡索、郁金這些不是重點,是一些提供參考。臨床一些類似膽道疾患,分型用大柴胡湯治的狀況。大柴胡湯在膽道疾患方面,我覺得療效很確實的。因為它里面的大黃這些,能夠“六腑以通為用”,降,同時它能夠利膽退黃,也是很擅長的。治療黃疸常用。柴胡也有疏肝利膽的作用,黃芩清泄膽熱,加上像膽道疾患,特別膽阻不通,疼痛是比較劇烈的,發(fā)生膽絞痛這一類。芍藥在這個方里,經(jīng)常起到不可忽視的作用。在緩急止痛上,用到一定量,它可以起很好的作用。這方面報導很多,我們臨床用的病例也很多。有些量就不同,都不一樣。有的時候療效很快,如果用好了,不亞于西醫(yī)藥的療效。
我們代研究生實習,當時正好是現(xiàn)在教研室的主任賈老師,一起在看,有一例膽囊炎急性發(fā)作,那痛得非常厲害,一來,西醫(yī)說這個要住院,很厲害,病人不愿意,是個干部,擔架抬來,痛得叫,當時就開大柴胡湯,當時跟他說,能不能住院觀察更好,他住院,他怕作手術,怕用其它治療,他想吃中藥。他不愿意在醫(yī)院。當時下午四點鐘,你到晚上十二點還在痛,趕快到醫(yī)院來,拿藥(大柴胡湯)回去吃了,第二天早上,我們剛上班在醫(yī)院里,他就來了,一見面,“老師,我還吃藥嗎?”因為他在擔架上,頭上包了個毛巾,我這眼睛都比較差,蓋著被子我沒認出他,看來有點面熟,賈老師一看,你都好了!他說沒有什么了!緩解速度非???。關鍵在芍藥的用量。
比如芍藥用量問題,還有一個體會了,我們學校一個學生處的,現(xiàn)在退下來了,原來學生處處長。一個女老師,80年代時,膽囊炎急性發(fā)作,三天在家里沒有上班,痛得很厲害,然后找人跟我商量,我去看了一下,她說我們有個老中醫(yī)開了個方,吃了藥還是痛,我把那方看了一下,積本就是個大柴胡湯,大柴胡湯應該對這個作用可以的,看了看以后,我說這樣好了,你這個藥,不是抓了兩付嗎?吃了一付還在痛,你還用另一付,但是加一點,把芍藥增加,那方里把芍藥加到二兩,當時相當于用了60克,再加麥芽,麥芽疏肝養(yǎng)胃,少量,10克郁金,麥芽用量可以大一些,我們當時用到15克。還是原來那個方,又加了麥芽郁金,然后芍藥加到60克。第二付藥吃了,緩解疼痛非???。然后80年代到兩年多前,又一次發(fā)作,這么久都比較平穩(wěn)。這次發(fā)作她又來,我們還是大柴胡湯那個構思,吃了還比較快就穩(wěn)定,緩解了。她現(xiàn)在沒有當處長了,還在工作。
所以大柴胡湯對膽道的一類疾患,應該說是療效確鑿。而且大柴胡湯在臨床上還有一些特點,有的人臨床應用已經(jīng)離開了他那個少陽證。就膽胃不和,“六腑以通為用”,大柴胡湯體現(xiàn)很好,因為他瀉下力量并不大,他是芍藥同用的,比較好控制,有些胃腸道的,消化系統(tǒng)的慢性疾病,包括一些惡變的一些病癥,它都會要分泌產(chǎn)生很多病理產(chǎn)物,大柴胡湯用比較慢性的,排出病理產(chǎn)物的方法,緩解癥狀,減少痛苦,延長壽命,相當好。這里涉及到醫(yī)療的質量,有些癌癥晚期了,實在沒辦法,痛得很厲害。這類方用量自己調整好了,它能起到減少痛苦,延長壽命。
80年代我們教研室在陳紹祖教授當主任的時候,大家都是年輕人,老中青,八、九個人有時候一起看病,開始在醫(yī)院看,有意思的是,下次預約都預約到教研室來看,有人出差,其它老師接著看,而且教研室還興起義務出診,有些病重的。所以有些也跟年輕老師,積了一些經(jīng)驗了。所以實際上體內有很多病變產(chǎn)生并里產(chǎn)物,大柴胡湯排出病理產(chǎn)物很好。比如有個胰腺癌病人,癌王了,她的女婿來請我們,女婿是四川航空公司的飛行員,女兒是教育局的,所以請教育局通過這個,我們那時候小孩讀書在那個小學,請我們幫她看一下病,不好不去,就去看了。一個60歲,年齡偏大,胰腺癌,住在省醫(yī)院作手術,手術打開腹腔,看到不好做了,涉及到一個范圍很廣了,又給關上。當時一般情況就比較差,省醫(yī)院說她只有回家養(yǎng),頂多還有一到二個月。因為主要癥狀是疼痛非常劇烈,多的時候一天慈注射嗎啡,按醫(yī)院規(guī)定量四次。她才能緩解,就是控制不叫了。那怎么用中醫(yī)的方法呢,慢慢,先第一步止痛,把這個嗎啡頂下來。后來就發(fā)現(xiàn)她排出亂七八糟的,黑黏液、膿血這些,用大柴胡湯攻下,它帶有一種緩下特點。芍藥能止痛,當然有時候針對具體情況,調配一些理氣的。理氣除濕。結果后來逐漸減,半年,那省醫(yī)院說兩個月。半年以后,嗎啡全部停止了,基本方當時除了一般像香砂六君調理一下,每次都要吃大柴胡湯,都要排出很多東西。所以我對這個排除病理產(chǎn)物,中醫(yī)這個優(yōu)勢,“六腑以通為用”體會挺深。大概到了第二年過春節(jié),將近一年了。那時候我們不在成都的時候,陳老師帶年輕人,每周都要去看一次。也就是教研室集體看的。后來這個病人活了總共加起來一年零三個月左右。而且一年零三個月左右,一個人可以坐著看電視。吃軟的,軟飲食,稀飯,肉末這些,能夠接收一些。后來還是因為食復,吃東西,要過年了,成都人喜歡吃那種鴨子,來有蠶豆一類做的東西,她覺得比較好了,活動等都是比較好的,吃一點,一下子發(fā)作,惡化,以后就不行了。所以以時間來講,減少痛苦,延長壽命,這一點能夠達得到。
這里我們最長的診斷,回盲部腫瘤到現(xiàn)在,將近三十歲的時候,三個醫(yī)院診斷了四次,而且已經(jīng)安排手術了。家里人不愿意,喊回來,是我的老師,彭教授跟他當助理的時候,初期一塊看的。到現(xiàn)在看了二十幾年,這個病人本身已經(jīng)五十了。就完全吃中藥,現(xiàn)在維持一直在上班。生活的還很好。那是完全是以中藥治療。大柴胡是主要的方。當然不光這一個。你要說轉移不轉移,初起即一個回盲部腫瘤,后來緊接著診斷三次其它腫瘤,就四次了,你要說醫(yī)院不是醫(yī)生亂說,當時叫四川醫(yī)學院,還有省醫(yī)院,還有重慶第三軍醫(yī)大學,都診斷了,當然有的醫(yī)院,說她診斷肺出血了,轉移到肺了,以后肺的癥狀好了,再一查,說當時查錯了,但畢竟就他曾經(jīng)出過診斷書,所以從這個大柴胡湯這個效果很好。排出病理產(chǎn)物很好的。別看有時候大便出來亂七八糟,這是好現(xiàn)象。
還有,大柴胡湯具有緩急止痛,或者緩急解除痙孿,很好。也一次也是意外碰到,這種并從來沒見過,一個農民來看病,他別的沒甚么病,就是呃逆,而這呃逆呢,他什么時候發(fā)作?別人碰到他。哪怕在他手上的肌肉按一下,他就嗝一下,一開始,一看脈,一按,他就在響。我就覺得奇怪,看到這個時候,他又響。剛好看到年輕老師,就說這怎么回事?他們發(fā)現(xiàn)了,后來發(fā)現(xiàn)身上按一下,也是一個呃逆,這從來沒見過這個,他說他老毛病了。到處醫(yī)不好。就這個特點。一開始以為是像胳肢窩這里按一下,這個人怕癢嘛,一個呃逆。不是!以是軀干部位按,他也是呃逆。手上這里按也有。其它沒有什么毛病,無證可辨,就是個呃逆。他又不是引起肺胃之氣沖逆,又沒有別的偏寒、偏熱、偏虛,或者什么樣。
后來再想,他這個痙攣,治法方面要緩急止痛。就從芍藥甘草湯這個角度去考慮了,后來想到這大柴胡湯。他確實在兩脅這里按,呃逆的發(fā)作率機率最高,那就考慮到少陽肝膽。一想,用大柴胡湯。大黃用得少,就3克。吃了肚子有一點拉,不重。但吃了以后,因為那次整個一個多月時間,基本上可以緩解。就是說開始按按,有時響有時不響,后來慢慢響的時間很少了。這種都是很奇怪,說不清楚。但是說明這里芍藥量提高以后,緩急止痛,緩解痙攣,效果是很好的。
相關文章:
大柴胡湯在消化系統(tǒng)疾病中的應用
大柴胡湯和解少陽兼清里熱治療重感冒
大柴胡湯方歌,功效與作用
大柴胡湯方歌方解,功效與作用
本人背過幾首《湯頭歌訣》,也自編過數(shù)十首方歌,到現(xiàn)在能記住的卻不多了??脆囍屑字v《方劑學》的時候,他說有人用諧音記誦,但這樣很容易記錯藥物,實際上背方歌仍然是這樣,例如王雪華講《金匱要略》時提到她在某次想開普濟消毒飲時,背著“普濟消毒芩連鼠”,結果硬是想不出“鼠”是什么(應該是鼠粘子,即牛蒡子,又名牛大力、大力子等),這也說明,單純背誦方歌仍然容易記混,臨時要取用了,卻難以復原該方藥味的記憶,而幾個方劑之間互相混淆,忘記開頭中間或者結尾的歌訣,這些都是很常見的,所以,目前我并不建議單純背誦方歌,而應該培養(yǎng)對方劑方解的理解。
《方劑學》的學習目的是什么?是比誰背的方劑更多么?如果是這樣,那臨床醫(yī)生又為什么要強調加減合方呢?為什么又要羅列方解呢?以法統(tǒng)方的實際操作是什么呢?我想,如果理解了這些問題,即使拋開臨床實踐,只說背誦方劑的話,也會很容易的。
舉例來說,葛根湯是桂枝加葛根湯再加麻黃而來,桂枝加葛根湯又是桂枝湯加一味葛根;根據(jù)這一想法,規(guī)納出以下幾種桂枝類方的演變過程:桂枝甘草湯+芍藥甘草湯+生姜大棗湯=桂枝湯→桂枝加黃芪湯→黃芪桂枝五物湯;或者是桂枝湯→桂枝加芍藥湯→小建中湯→黃芪建中湯→桂枝加黃芪湯→黃芪桂枝五物湯……
除了桂枝類方,黃芩類方也可以用這種辦法,例如:芍藥甘草湯+黃芩大棗=黃芩湯→黃芩加半夏生姜湯→小柴胡湯→小柴胡去半夏加栝蔞根湯→柴胡桂枝干姜湯;黃芩加半夏生姜湯+四逆散-甘草+大黃=大柴胡湯,從這里也可以看到,合方形式的方劑演變過程也有了。
以上這些都是經(jīng)方層次的方劑演變。換到時方層次上來:桃紅四物湯+四逆散+桔梗+牛膝-熟地+生地-白芍+赤芍=血府逐瘀湯,血府逐瘀湯這一方劑的背誦就很容易了,同時也方便理解方劑的組方原理。還有一種方法是同病機改換藥物的方法,這一方法目前我只找到大小陷胸湯這一對典型方劑,理解過程就是:
結胸病:基本是水熱互結之證。
治法:去水,解熱,散結。
大陷胸湯:大黃(散結) 芒硝(解熱) 甘遂(去水)
小陷胸湯:栝蔞(散結) 黃連(解熱) 半夏(去水)
*大陷胸湯額外配有白蜜制約緩解甘遂毒性,甘遂半夏湯亦配白蜜,這大概是甘遂劑的共性之一。
缺點當然會有,因為這一構想才建立不久,所以對于很多方劑——絕大多數(shù)是時方——也不能完全使用上述三種辦法,例如銀翹散、桑菊飲、止嗽散、普濟消毒飲、王不留行散、腎氣丸之類,但我相信,隨著不斷的研究學習和閱讀,最終這一體系會逐步完善充實。而解釋方劑的配伍以及基本的臨床作用,這三種辦法是最樸實可靠的。
九味羌活湯:諧音法,防止倉窮,辛勤地干活。(防風 白芷 蒼術 川芎? 細辛 黃芩 生地 甘草 羌活)
銀翹散:湯頭歌訣,銀翹散主上焦疴,竹葉荊蒡豉薄荷,甘桔蘆根涼解法,發(fā)熱咽痛服之瘥。
小青龍湯:長沙方歌括,桂麻姜芍草辛三,夏味半升記要諳,表不解兮心下水,咳而發(fā)熱句中探。
普濟消毒飲:自擬方歌,普濟一兩芩連君,橘玄一錢又三參,一甘連翹粘藍馬,僵蠶升麻再七分,更添柴桔二錢佐,專治風熱大頭瘟。(黃芩 黃連 各一兩,橘皮 玄參 甘草 連翹 牛蒡子 板藍根 馬勃 各一錢,人參 三錢,僵蠶 升麻 各七分,柴胡 桔梗 各二錢)
《金匱要略》橘皮湯→1.《深師》大橘皮湯→橘皮竹茹湯//2.橘皮枳實生姜湯→《外臺》茯苓飲//3.小半夏湯→小半夏加茯苓湯
……
*溫膽湯→二陳湯
*芎歸膠艾湯→四物湯
上面這兩組方的演變過程,在實際操作中,很多人容易搞錯演變方向的,以為先有二陳湯,才有溫膽湯,先有四物湯,后有膠艾湯,這也是《方劑學》總論所提到過的,我們當然不應該忽視這一現(xiàn)象,但我們必須隨時牢記,我們當前的目的是分析方劑的組成功用,而不是以歷史考據(jù)為目的,至于要做純粹的歷史考據(jù),相信大家也能從掌握這整個體系的過程中,得到啟發(fā)。
甲狀腺結節(jié)在中醫(yī)學中可以歸屬于“癭”病的范疇,有關癭病的記載,可追溯到戰(zhàn)國時期。如《莊子·德充符》即有“癭”的病名?!?a href="/ddjy_99/221.html">神農本草經(jīng)》認為“海藻”可“主癭瘤結氣”。癭病分類包括“癭氣”“癭囊”“癭瘤”“石癭”“癭癰”等。而甲狀腺結節(jié)對應“癭瘤”,是氣郁、痰阻、血瘀互結于頸前喉結部位所致的,以頸前腫大或結而成塊為主要表現(xiàn)的病癥總稱。
針對甲狀腺結節(jié)的治療,臨床上采用較多的方法有內服疏肝解郁,活血化瘀的中藥,還有外敷的散結消腫,祛瘀消結的中藥膏,局部治療,臨床效果也是肯定的。
中醫(yī)認為人體是一個有機整體
在結構上不可分離,功能上相互聯(lián)系,病理上相互影響,并以五臟為中心,依靠經(jīng)絡之間的密切聯(lián)絡而實現(xiàn)。整體觀念貫穿于中醫(yī)學的生理、病理、診療及預后等各方面。
清代名醫(yī)徐靈胎在《醫(yī)學源流論》中指出:“……湯藥不足盡病,用膏藥貼之,閉塞其氣,使藥性從毛孔而入其腠理,通經(jīng)貫絡,或提而出之,或攻而散之,較之服藥尤有力,此至妙之法?!?/p>
穴位貼敷的作用
穴位貼敷給藥是中醫(yī)外治法的一種,其通過在特定穴位給藥,起到疏通經(jīng)絡氣血,調理臟腑陰陽,從而達到防病治病的作用。
《靈樞·海論》篇云: “夫十二經(jīng)脈者,內屬于府藏,外絡于支(枝)節(jié)?!毖ㄎ毁N敷療法以此為基本指導,通過相關穴位刺激和藥物吸收,達到治療作用。穴位貼敷的雙重作用,主要分為兩個方面,一是通過刺激特定穴位,激發(fā)經(jīng)氣,起到疏通經(jīng)絡、調節(jié)氣血陰陽的作用,二可通過貼敷藥物,經(jīng)皮毛腠理吸收,達到對全身或局部的藥理作用。
癭瘤的發(fā)生與體質因素及情志失調有關,是氣、痰、瘀互結所致。
其發(fā)病病機與肝、脾兩臟關系密切。臨床上甲狀腺結節(jié)患者多為精神壓力大,焦慮易怒,長期情志不暢致肝氣郁結,疏泄失常,影響人體氣血運行,且與瘀血互為影響;情志不暢,肝失條達,同樣可以影響人體津液的運行,聚濕為痰,痰瘀互結壅于頸前。
正如《濟生方·癭瘤論治》中記載:“夫癭瘤者,多由喜怒不節(jié),憂思過度而成斯疾焉?!北砻髑橹疽蛩厥前`病的重要致病因素。又如《黃帝內經(jīng)·靈樞·經(jīng)脈第十》曰:“肝足厥陰之脈……挾胃,屬肝,絡膽……循喉嚨之后,上入頏顙?!背浞终f明肝與甲狀腺的關系密切,從肝論治甲狀腺疾病的重要性。
癭瘤的發(fā)生首先責之于肝
但正如“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所說,肝郁失于調達,橫逆犯脾,而致脾失健運,水液代謝失常,蘊化為痰,痰氣交阻,壅滯脈絡,痰郁成形而成結塊。
由于癭瘤之病的治療療程較長,正如《雜病源流犀燭·癭瘤》所說“癭瘤者,氣血凝滯,年數(shù)深遠,漸長漸大之癥”,所以治療此病,首先病程較長,短則數(shù)月,長則年余,過長的治療療程,內服藥物患者多不易堅持,外用藥物易于堅持用藥,從而達到較好的療效。其次,由于癭瘤之病,病位不在皮膚毛發(fā),而是深入血肉筋脈,非峻猛之破血散結之藥不可療。
而此類藥物,長期服用多對脾胃有損傷,加之癭瘤患者本身脾失健運者多見,長期服用此類藥物,會加重脾胃負擔,反不利于疾病康復,故穴位貼敷較適合本病患者治療。再次,穴位貼敷有穴位和藥物的雙重作用。所以在臨床上,對于那些脾胃不好的患者,首選的方法就是中藥外敷。
外敷中藥里使用配方最多的有幾味,莪術、姜黃、急性子、天葵子、木鱉子、白芷這六味藥組方而成。
莪術是君藥,在宋代《本草圖經(jīng)》中就已經(jīng)記載莪術為“醫(yī)家治集聚諸氣,為最要之藥”。姜黃和急性子為臣藥,姜黃入脾行氣破瘀,急性子治諸惡瘡,軟堅消腫。此二味藥加強莪術之效,且療其兼癥。天葵子和木鱉子,不僅消除君臣三味的峻烈之性,并且可以起到消腫散結、破血祛瘀的功效。而白芷芳香上達為陽明經(jīng)引經(jīng)之藥,同時入足厥陰肝經(jīng),可以率領眾藥通達表里,運行上下。
貼敷所選穴位:①水突穴,在喉結兩旁,有通利降逆的作用,主治咽喉腫痛、癭瘤、瘰疬。②天鼎穴,在水突穴外側,有調和水火之意,亦有通暢之效,主治功用同水突穴。此兩穴在藥物的作用下,加強了通經(jīng)絡散結節(jié)的作用。同時貼敷部位在甲狀腺局部,藥物可以透過皮膚,直接作用于甲狀腺腺體及結節(jié),起到破瘀散結的作用。
臨床醫(yī)案記錄一
程某,女,53歲,2019年10月就診。患者2年前體檢時發(fā)現(xiàn)甲狀腺多發(fā)結節(jié),右側葉最大實性結節(jié)1.5mm 0.9mm(4a級),在當?shù)蒯t(yī)院穿刺檢查,提示結節(jié)為良性,在當?shù)刂嗅t(yī)院口服中藥湯劑2月,復查結節(jié)稍有減小,自行停藥。今年自覺頸部腫脹不適,復查彩超提示結節(jié)變大,到醫(yī)院尋求外治療法?;颊咂剿匦约币着?,口干口苦,易生口瘡,五心煩熱,偶有反酸,易腹脹,眠差易醒,大便黏滯不暢,小便可。舌質紫紅,苔黃膩。證屬肝郁脾虛,濕熱內蘊。治宜疏肝健脾,清熱化濕。給散結膏貼敷雙側水突、天鼎穴,同時配以大柴胡湯合茵陳蒿湯加減。三個月后,癥狀均有所緩解。
臨床醫(yī)案記錄二
韓某,男25歲,2019年6月來診。患者半年前體檢發(fā)現(xiàn)甲狀腺體積增大并彌漫性病變,甲狀腺右葉囊實性結節(jié)1.9mm 1.0mm,診斷為橋本氏甲狀腺炎伴結節(jié),患者頸部飽滿,平素性格內向,易生悶氣,畏寒肢冷,口干口苦,多夢,易腹脹,大便2~3天/次,便干,小便可。舌淡白胖大,邊有齒痕,苔白膩。證屬肝胃不和,脾虛濕盛。治宜疏肝和胃,健脾祛濕。給予散結乳癖膏貼敷雙側水突、天鼎穴,同時配以逍遙散加六君子湯加減。三個月后,患者頸部變細,復查彩超:甲狀腺大小正常,實質回聲增粗、分布不均勻,其內未見明顯異?;芈暋?/p>
感謝大家關注@內分泌科呂主任 大家有問題可以評論區(qū)留言交流!
俞氏羚角鉤藤湯,桑菊茯神鮮地黃,貝草竹茹同芍藥,肝熱生風急煎嘗 為了幫你解決問題,我一個字一個字打出來的,這個歌訣是現(xiàn)代教材《方劑學》上的歌訣,希望我的辛苦可以幫助你,能幫助解決記得五星采納哦!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ngfangyingyong/8593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