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甘草二兩(炙),干姜三兩(強人可四兩),附子大者一枚(生,去皮,破八片),豬膽汁半合。
上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淬,內(nèi)豬膽汁,分溫再服,其脈即來。無豬膽,以羊膽代之。
[主治]390條:“吐已下斷,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脈微欲絕者,通脈四逆加豬膽湯主之。”是陰盛格陽、陽亡陰竭的證治。
[證侯分析]本條是吐利厥逆而致陽亡陰竭的危候?!秱撨x讀》指出:“其證因陽衰陰盛,而致吐利頻作,陰液大量喪失,則不僅亡陽而且陰液涸竭,使之無物可吐,無物可下,故吐利俱停,此與陽復欲愈,有著嚴格的區(qū)別。陽亡液竭而吐利俱止,更見汗出而厥,其證最屬危篤,陰陽離決之勢堪虞。四肢拘急不解,脈微欲絕,俱是陽亡液竭的反映?!辈≈寥绱耍鐔斡猛}四逆湯,則達不到既扶陽而又滋陰的目的,于是用通脈四逆加豬膽湯治之。
[方解]本方即通脈四逆湯加豬膽汁而成。以通脈四逆湯速破在內(nèi)之陰寒,而回欲脫之陽氣,加豬膽汁益陰和陽而兼降逆之能。
醫(yī)案:陰盛格陽、霍亂
蔡阿新,霍亂,腹痛水泄如米湯,嘔吐清水,食不得入,呃逆,四肢厥冷,手指白胖,汗泄淋漓,旋即目陷肌削,氣急失音,咽痛口渴,面赤煩躁,欲坐臥泥水中,舌苔灰白黏滑,脈沉微。顧振呼急投通脈四逆湯(用生附子)加豬膽汁,服后煩躁漸定,四肢漸溫,汗收呃止,咽痛緩,面赤退,脈漸出。但未及半時,脈又雙伏,煩躁復作,乃于原方加人參,速煎冷服,并于臍部貼回陽膏后,病始漸愈。(《全國名醫(yī)驗案類編》)
按:此為寒霍亂,而見陰盛格陽證?!皣I吐而利”,仲景說“此名霍亂"。《素問》曰:“太陰所至,為中滿霍亂吐下。"《靈樞》曰:"清氣在陰,濁氣在陽,……清濁相干……亂于腸胃,則為霍亂?!庇梢蚩梢?,該病主癥是嘔吐、下瀉,病位在于腸胃,病機主要是“上下混亂,清濁相干",故可見食不得入、嘔逆等胃腸癥狀;由于吐利而招致中陽失守,衛(wèi)陽不固,而汗出淋漓,乃亡陽之征;陰寒內(nèi)盛,陽氣式微,則不能達于四末,而見四肢厥冷。陽不足便是寒霍亂,可用四逆輩治之。
因其病來勢兇猛,吐利汗出,旋即出現(xiàn)目陷肌削、氣急失音、亡陽失液之象。然本案之注意點應是:四肢厥冷,脈已沉微,陰寒盛極,反見咽痛、口渴、面赤、煩躁、格陽之象。訴其產(chǎn)生之由,乃是吐瀉津液受損太甚之時,汗出亡陽,元陽大虛,陰陽氣血不相順接貫通,故生格拒。因此,對于這種陽氣陰津俱竭的危證,若單用四逆湯回陽救逆,恐難負重,急取通脈四逆湯收復其陽,以急攻陰寒之邪外出,更加豬膽汁于扶陽之中,沃陰增液。豬膽汁乃有情之物,直可益陰補液,庶幾將絕之陰,不致為陽藥所劫奪。
雖然如此,然服藥后,迎得陰陽相交,一時相續(xù),終因真陽衰竭,陰液大傷,藥效不續(xù),而復現(xiàn)脈伏煩躁、格拒不入之象,仍用原方加人參,補陽氣,生陰津,增強藥效。速煎冷服,反佐以誘導之,即《內(nèi)經(jīng)》“熱因寒用”之旨。臍部貼回陽膏者,也是拖住元氣之意。
——本段摘自《寒熱真假辨證一百案》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ngfangyingyong/8628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白通湯組成,主治,方解,醫(yī)案